90%的老西藏都没去过的仙境到底什么样?探访西藏神秘之地——色乡



[h3]前言[/h3]
一个远离尘世的信仰之乡


一处遗世独立的美丽秘境


一次意外摞着意外的探索之旅


一场与信仰和神圣的完美邂逅


你知道羊卓雍错如玉似碧美轮美奂


却未必知道白马林错藏于深山的惊世美颜


你知道大昭寺祖拉康的宏大壮阔


却未必知道洛卓窝龙隐于世外的虔诚与恬静


到了色乡,才可以很骄傲的说,我到了西藏


这一次,我将用我的脚步,带着你们走上第三极神圣的山峦,寻找那曾经微波荡漾的提特斯古海。


用我的脚步,和你们一起,在崇山峻岭深处,将虔诚的足迹,如花般步步盛开





收起
[h3]色乡在哪[/h3]


这一次,我们的目的地,是位于山南腹地、承载着藏传佛教噶举派信仰的桃源世外——色乡


即使是在高精度的卫星地图上,想要找到色乡也绝非易事,这个遗世独立的小乡村隐藏在山南的群山之中,甚至连一般的老西藏也没法知道它的位置,这个隐藏在库拉冈日神山以南的小村庄,过去只是库拉冈日徒步线路的一个中转点,最近几年,才开始为人们所发现,所探究。





收起
[h3]长途跋涉是前往色乡的必要过程[/h3]


要前往色乡,必须先翻过著名的羊卓雍措,这里虽然已经闻名遐迩,但绝大多数游客所不知道的是,羊卓雍措并非一个湖,而是由羊卓雍措、沉错、空母错三个湖组成的湖群,关于这一点,会在后面的文章里进行详细的介绍。
转过羊卓雍措,经过浪卡子边防检查站,我们进入了很少有人涉足的边防管理区,这里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边疆,然而在这里,一个宛如少女般亭亭玉立的湖隐藏在群山之间,当我们转过垭口,看到她时,那份美丽宛如一个盛装的藏族少女,让我们屏住了呼吸,说来也巧,她的名字叫做普姆雍错,翻译过来,恰好是“少女之湖”的意思。



在车窗中多看了这位少女几眼,普姆雍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水来自雪山融水,据当地人讲,每到冬天,当地的牧人们会把羊群赶到湖心岛上去放牧,浩浩荡荡的羊群经过冰面,有时候会打滑,人们戏称为“羊群漂移”。可惜我们来的时候是夏天,没能目睹这可爱的景象。在这个美丽的少女旁边,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村庄——推瓦村,正安静的矗立在旁。





收起
[h3]推瓦村——世界海拔最高的村庄[/h3]


来西藏,最怕的就是高原反应,在海拔3600的拉萨,我就已经感觉到了它的可怕,一度被搞得吃不下睡不着,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在海拔5010的普姆雍错湖边,竟然还有着一个村落,有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



这个小村不大,但是宗教氛围却很浓,在当地村民的门上,这种日月标记随处可见,这个标记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符号象征,太阳和月亮作为宇宙中的主要发光体,成为典型的星象符号。在金刚乘佛教中,太阳和月亮是最重要的象征星相。红色或金色太阳代表着阴性的智慧,而白色月亮代表着阳性的方法或慈悲。

庄的街道上,到处可以看到无忧无虑的孩子们在到处遛弯,这一对看起来明显是有事儿啊,不知道被家长发现了会不会被打屁股。

乌鸦在藏传佛教中是和秃鹫一样有灵性的神鸟,也是藏族天葬的重要“执行者”,5010的高海拔上,也只有他们能够如此自由的翱翔了

一位穿着传统服饰的“阿佳”带着孩子悠然走过,她的裙子前面,是用西藏毛呢制品“氆氇”制成的围裙,上身则都是这种类似马褂的衣服,也由毛呢制成。这种装束是山南和拉萨一带、雅砻文化圈藏族女性的典型标志。




推瓦村虽然不大,但在当地却十分有名,修建在普姆雍错湖边悬崖上的推瓦寺是当地重要的宗教中心,不得不说,这个悬崖的颜值不是一般的高。有种意大利五渔村的既视感。

据当地人讲,推瓦村是山南人均寿命最短的村,甚至还不到四十岁,政府几次想让他们搬迁,他们都不肯,就一直保留了下来,或许在他们看来,这个小村,哪怕有诸多不好,也终归是自己无法割舍的家乡吧。

翻过一道海拔5363米的垭口,一座气势雄伟的雪山突然就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完全没来得及有一丝防备,如墙般的雪山横亘天际,锐利的山峰宛如长矛刺入云端,雄壮的美丽,让空气都为之凝固,这就是库拉冈日雪山,西藏四大神山之二,仅次于“宇宙的中心”冈仁波齐的存在。

换个角度来一张,可惜云层太厚,没能看到她完整的全貌。

翻过垭口向下,大片的油菜花填满了我们的视野,内地的油菜此时已然结籽,而这里的油菜花却刚刚盛开,时令的差异让人不禁感觉时光在这一瞬间局部倒流了,按照路牌,这里已经到了洛扎县,再往前走,就要到我们的目的地色乡了。

住在这样的梦境之中,人们的戾气显然要比外界少了许多,路边阿佳的笑容带着几分淳朴,提醒我们,你们已经到了世外桃源之中。






收起
[h3]跨过神山观圣湖,追寻前世今生的道路[/h3]


抵达色乡以后,我们的第一站就是隐藏在附近深山里的三个圣湖,在卫星地图上看,它们是这样的。那道白色的屏障就是我们之前路过的库拉冈日神山,这个湖群被称为“朱雀白马林”,据说是莲花生大师的还魂地,虔诚的信徒将信物投入湖中,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


从色乡出发,一路盘山而上,道路就修建在深不见底的山谷中间,在车上往下看一眼都会头晕目眩,圣地之所以是圣地,其神圣之处,就在于不历经千难万险,休想一睹盛颜。

终于到达了山口,远处隐藏在云雾中的库拉冈日雪山露出了一小块容颜,宛如传说中的仙境香巴拉。让人身居其中,被大自然的美好和伟大深深的震撼着。

站在山脚下,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整个“朱雀白马林”湖群的主湖白马林错了,虔诚的信徒在湖边立起了祈福的经幡阵,每隔一段时间,人们就会来此转湖祈福,向莲花生大师献祭祈福。

整个“朱雀白马林”湖群的湖水都直接来自库拉冈日雪山上的冰川融水,因此十分清澈,目视可见其底

在这样遗世独立的地方,独自安坐,仿佛整个世界的喧嚣都与我无关。要想看全整个朱雀白马林,就必须爬上山脊才行,在地面看起来一点也不高的山脊,当真正开始爬上去的时候才发现,高耸而且艰险,全程手脚并用,在巨大的石头间来往穿行,累得人全身酸疼,累到极致只能用伟大的四字真言——来都来了——来自我安慰,没错,我来都来了,又怎能放弃?

爬了三个小时,终于登上了山脊的顶部,猝不及防的杜鹃花的海洋给了身体的疲惫以最大的奖赏和慰藉。

山脊的另一侧,介久错呈现在眼前,这个由内外两个湖组成的冰川融水湖没有主湖那么有名,但是论美丽却丝毫不差。




坐在山顶休息,这时,库拉冈日雪山一点点的从厚厚的云层中浮现,太阳在雪山和云端来回反射,恍惚间仿佛一片佛光普照大地。这一刻,只有眼前的美景和耳边呼呼的风声了。













收起
[h3]那一份遗世独立的纯真[/h3]


下山时,突然遇到了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圆头圆脑萌萌哒,也许正是它给我们带来了好运,才有了后面的际遇

在返回的路上,我们意外的在一处山谷发现了当地牧民赶夏季草场的帐篷,这种牦牛毛编织的帐篷别看看着不起眼,可是价格不菲,据说一顶值数十万人民币。这就是他们的家。




牧民们正在帐篷里打着酥油,这种近乎原始的木质酥油桶如今已经不多见了,其功能十分多样,打酥油,打奶渣都要用到它,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了数十年,我们也不小心穿越了数十年,在科技已经污染了几乎整个世界的今天,还能看到这份质朴的原生态,实在是三生有幸。


一个老阿佳把他们刚刚做好的奶渣递给我让我吃,说实话这种酸味很重而且带着发酵的怪味的食物真的让我有些敬谢不敏,我们的领队小魏看到,就跟我说,这种纯牦牛奶的奶渣可不是哪里都吃得到的,纯天然绿色无污染,吃了强身健体还能减肥,多来点绝对是赚到,可吃在嘴里那股味道,让我觉得,他这绝对是在胡说八道。

在一旁给牦牛做嘴套的大爷是这家牧民的一家之主,他跟我们说,这一片都是他家的操场,我们问他有多少牦牛?他说,二百多头。一旁的小魏吐了吐舌头,悄悄对我们说,一头牦牛两万多,这两百多头牦牛就是四百多万。我们听到都吓了一跳,乖乖,这家人家看着不起眼,可是大大的有钱啊。


虽然已经确认他们“大户人家”的地位,可是从他们身上却感觉不到一点的铜臭味或者说市侩气息,我拿出带来的礼物送给这家的孩子,他的笑容足以承包半个北京的爽朗与天真。有人说,儿童和诗是市侩庸俗的天敌,而如今,滚滚红尘早已让我们的孩子不再单纯,这份世外的纯真,真心希望永远不会被污染。

我在家一贯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在这里,遇到这宛如古董的酥油桶,却忽然就想试试,但是事情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在镜头前摆好了POSS的下一秒,我就被这位阿佳赶了下去,听她打手势的意思,好像是我这样会打坏了酥油,天可怜见的,我就这么与厨房里的一切格格不入么?

继续往山下走,突然看到一群喇嘛在做法事,从布置上来看,似乎是在为什么人诵经祈福,我们的司机黄大师是个公关高手,跑过去一通比划,这群喇嘛居然同意我们拍照了,而且表示可以专门为我们演示念经祈福。

藏地诵经很少用木鱼,都会用这种诵经用的经鼓。用一种弯曲的鼓槌来敲,很像东北跳大神用的神鼓

远处煨桑的烟雾滚滚升起,按照西藏的习俗,这是为了向神佛献祭。





收起
[h3]唯一一个允许拍摄的藏传佛教寺庙——洛卓窝龙寺[/h3]


听说去寺庙,我一点提不起兴趣,但是去过之后,便真的对藏传佛教文化颇有兴趣!按照藏语,色乡的地名涵义是“公子所在的地方”,而这位公子,就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祖师玛尔巴大译师的儿子,按照噶举派的记载,地处色乡的洛卓窝龙寺,就是噶举派的祖寺。

噶举派在藏传佛教四大派中相对知名度不高,但在现代的各教派寺庙的竞争中他们却独树一帜——洛卓沃龙寺是唯一一个允许拍摄的藏传佛教寺庙。

这个依山而建的寺庙十分庞大,主殿也是恢弘大气,是十分典型的藏传佛教佛殿式样。

在寺庙入口处,有一个据说是玛尔巴大译师梦境重现的雕塑,这个雕塑按照藏传佛教世界观搭建,中间的山是“宇宙的中心”冈仁波齐,四个瀑布一样的豁口则是狮泉、象泉、马泉和孔雀四河。我们现代人没事儿爱在家里摆个地球仪,其实这个就是藏传佛教的“地球仪”。

与其他寺庙不同,洛卓沃龙寺有免费讲解,这位师傅就是我们的讲解员。格桑哈尔吧喇嘛,也是见到他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喇嘛不是哪个藏传佛教僧人都能叫的,只是现在大家看到他们都叫喇嘛,才形成了今天这个习惯,真正按照藏语,他修习的层次只是一个“哈尔巴”。

噶举派也有辩经的修行方式,这种一问一答的辩论方式,提问者在提出问题后,击掌向佛祖致敬,要对方回答。而回答只能是“是”、“不是”、“不确定”三个答案,干脆利落。很多时候,道理不需要那么多的探讨。


噶举派在国内声名不显,但在香港影响力却十分巨大,经常能看到有港客来这里朝拜顶礼,据说,有个港客捐了1400万来修缮这座寺庙,小魏对此的吐槽是:“得干多少坏事儿才要拿这么多钱出来捐啊?”。不得不说,角度清奇,这波吐槽我服。


讲解师傅首先带我们去了大殿,也就是这座寺庙的核心部分。寺庙上方的红色粗糙部分是象征寺庙级别的白马草墙,这种墙也用于军事用途,可以防御弓箭的袭击。

大殿一角,椅子上放的帽子是噶举派的法帽。

大殿中供奉的佛塔,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这些佛塔是神佛在世间的“宾馆”

大殿顶部是无数的坛城组成的,显得富丽堂皇,坛城梵语叫做“蔓荼萝”,每一个坛城都代表着一个世界。

大殿的一角放置着喇嘛们的法杖,中原佛教的禅杖的变种。

摆在佛像前方的是酥油和糌粑捏在一起制成的佛塔雕塑,也就是俗称的酥油花,这一习俗是雍仲苯教创始人辛饶弥沃如来佛祖所创,酥油花的原意是取代真实的动物和植物用来献祭,以便减少杀生。




重建洛卓窝龙寺的活佛、噶举派尼玛仁波切尊者的孙子在洛卓窝龙寺的法座。

悬挂着宝伞的大殿,走在其中,能够感到其中透出的威严和肃穆。


从大殿出来,讲解师傅带着我们沿山路向上,去参拜噶举派的主圣地——那若桑普,据说,这里是玛尔巴大译师修行的地方。

直至今天,这附近仍然有专门为闭关修行的僧人准备的闭关房。


道路两旁都是信众堆起来的玛尼堆,信众会将首饰等供养在这里,以求得功德。



远处的那一大片白色,是洛卓窝龙寺历代修行者的骨灰,混合泥土制成的擦擦佛像,封在了这片悬崖峭壁上。寓意他们至今仍在守护着这座寺庙。

信众们用绳子穿起石头悬挂在崖壁上,每当风吹过时就会祈福一次。

洛卓沃龙寺的山泉,按照经文记载,佛之净土有八功德池,八定水充满其中。所谓八种殊胜,即: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同时,包围须弥山之七内海,亦有八定水充满其中,彼具有:甘、冷、软、轻、清净、无臭、沐浴清香、用之不伤体等八特质。

主圣地外的悬崖,可以看到五彩经幡环绕的地方,有一个天然形成的人像,据讲解师父说,这是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大译师的形象。

进入主圣地,一股清凉迎面而来,首先看到的是噶举派米拉日巴大修行者的佛像,据说此人曾修行苯教咒术,咒杀抢夺其家产的叔父一家三十六口,后大彻大悟,潜心苦修,佛家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概就是如此吧。

主圣地的泉水,据说喝了可以长寿,喝了不少,感觉,嗯,圣地山泉有点甜。

走出主圣地,在外面随处可见这样悬挂的饰品,当地的说法,将饰品放在这里求得加持,可护得佩戴人一生平安


这片石头中可以找出很多玛瑙、玉石,据说是尼玛仁波切大师讲经的地方,来朝拜的香客可以带一块走护身,但不可多拿,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讲解师父说,这是一片考验人们贪欲的地方。


找到一块剔透的小水晶,想了想还是放了回去,贪欲不可涨哦~

色乡无疑是个神奇的地方,神山圣湖、虔诚的信徒充满了这一路的行程,这个安静的小村有着太多说不完的故事。

微博@刘小阳yaka
公众号:xiaoyangyaka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