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说对家庭教育的启迪

一、当前青少年家庭教育中的误区浅析

    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任重而道远。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家庭不仅是青少年安全的港湾,更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现今,青少年的教育良莠不齐,笔者从中总结了几个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教育误区,希望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思考。

    (一)家庭功利性的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也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显着提高,受教育水平也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变得拜金,追求金钱与利益的最大化,甚至采取一些非正常手段,这一点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也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当前家庭教育的目的已经偏离本质。家庭教育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而当今的家长,一味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分数、排名和考取重点大学甚至成了孩子成功与否的唯一准则。孩子学习好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一个人要想成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是成为一个合格的被社会认可的人。

    (二)家庭教育不重视精神世界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家庭教育的氛围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一代青少年的父母所生活的年代更为贫苦,他们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因此,在教育他们孩子的时候,不愿意让孩子再重复自己当年所历经的困境,他们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给孩子提供更为富足的物质环境。家长的精力是有限的,过于对物质环境的打造必然导致忽视孩子精神世界的发展,对孩子缺乏内心世界的引导。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网络时代,青少年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极为丰富的知识,他们的思想也不断发展,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是张白纸。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断发展,发展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潜移默化的,这更需要家长在其内心世界的形成中对其内心进行良好的疏导和正确的引导,让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环境共同发展,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三)家庭教育中父母子女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其心理活动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大学时期呈现出独特的心理特征,叛逆、孤独等尤为突出。大学时期因此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特殊时期。为安全度过这一时期,家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然而,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因为双方没有正确的沟通技巧而加重孩子的负面情绪。在沟通中,家长没有认识到孩子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一味地把孩子看成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孩,从而武断地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反感,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父母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方法的错误,使双方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在沟通中了解孩子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当孩子面临困惑时,家长可以通过自身的人生经验正确指导孩子,只有这样,家庭教育在青少年这一特殊时期的重要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二、《刺猬的优雅》对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启示

    11岁的少女帕洛玛,《优雅的刺猬》的主人公之一,有着超乎其年龄的睿智与思考。她像公主一样生活在巴黎的上流社会,可是她并未沉溺于富贵,她喜欢思考,她思考很多被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所忽视的事物,她思考人的内心,渴望一种安静不凡的生活。在她看似稚嫩的外表下掩饰的是一颗令人诧异的心灵,她与人们的循规蹈矩格格不入。这部小说是帕洛玛的成长自叙,她通过一条鱼的生命开始反思自己,并决定在自己12岁生日那天自杀,打破命运的束缚,寻求生命的真谛。通过与勒妮的交往尤其通过勒妮的死,她明白了生活的另一种含义,寻找爱,开始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这部小说是法国现实主义的代表,折射出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中各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部小说不仅引起我们对当今社会的思考,而且通过帕洛玛的一系列消极思想以及困惑让我们意识到,当前提高对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的重视迫在眉睫。首先,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教育至关重要。小说中的帕洛玛的父母都是身份显赫的人,母亲是文学博士,父亲是国会议员。虽然他们为帕洛玛创造了极为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帕洛玛的精神世界十分空虚。父亲的冷漠,母亲常年精神抑郁,频繁看心理医生,以及各种无趣的社交活动让帕洛玛的精神世界无法得到满足。帕洛玛从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到,上流社会的高贵但从中流露出无限的冷漠,人与人之间存在无法翻越的高墙,即使是邻里之间也是陌生的,更无什么睦邻友好可言,大家一味沉醉于自己的身份,忽视了人际间最美的情谊。她开始以写日记发泄,她对这个世界和人类的想法是奇怪的,人们无法理解。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家庭所能给孩子创造多么优越的物质环境、家庭的社会地位及其财富,而应该是家庭的温暖,家庭成员彼此信任,彼此理解,创造一种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这样才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其次,青少年自我表达的重要性。孩子进入到大学时期,接受和吸收能力显着提高,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们的内心结构也因这些想法而日益丰满。在这一特殊时期,他们的想法或者观点可能不成熟甚至偏激,但这就是他们的所思所想,家长应充分尊重孩子表达的意愿,并且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我观念,并作出正确回应。

    小说中的帕洛玛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小女孩,她的想法是奇奇怪怪的,身为文学博士的母亲和国会议员的父亲无法理解甚至忽视她的想法。在一次家庭聚会上,针对围棋的起源,帕洛玛提出自己的见解,父亲粗暴蛮横地打断了她,帕洛玛更加坚定要在12岁生日那天了断自己的生命。在小说的结局,勒妮的死亡唤起了帕洛玛对这个世界的重生。但现实生活中文艺性的结局是稀少的,尤其是在一些重点学校里,学生承受着超乎他们年龄的负担和压力,他们讨厌这样的生活,甚至产生厌世心理,为了证明这个世界的残暴,他们很轻易选择死亡。选择死亡,这不可否认地证明了学生抗压能力的低下,心理素质的欠缺,但是仅仅是这样的吗?作为家长的我们就没有责任吗?家长们也应该反思,看看悲剧发生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最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几千年来,最为中国所推崇的人才教育原则和方法便是因材施教。掩卷沉思,在当今社会,许多家长举着因材施教的旗帜,但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在现实中,家长忽略了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将所有的孩子,不管其优缺点,都按照读书、上大学、高薪的方向培养。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初衷是无可非议的,但每一个都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因材施教,选择对孩子最有利的教育方式。小说中的帕洛玛遇见门房勒妮,一个外表臃肿平庸,实际却拥有惊人书房的人,帕洛玛和勒妮惺惺相惜,成为看穿彼此内心的人。帕洛玛对勒妮的看法是:“从外表看,她满身都是刺,是真正意义上坚不可摧的堡垒。从内在看,她也是不折不扣地有着和刺猬一样的细腻,喜欢封闭自己在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帕洛玛喜欢勒妮的生活,并憧憬自己也能有那样的生活。她曾几次认真而严肃告诉自己的父母,想要成为像勒妮那样的门房。身为上流社会的父母不可能同意自己的女儿成为被人看不起的门房,他们恼怒地回应帕洛玛:“我们这样培养你就是为了你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门房?”帕洛玛想要成为门房的愿望是不被人理解和支持的,但她的行为偏激吗?或许不是的,因为她早已决定在12岁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活。或许,这样不可思议的梦想只是她在寻找这个世界还能有什么能够满足她,满足她的精神生活,给她一个活在这个世界的理由。
已邀请:

孩子有未来

赞同来自:

家庭功利性的教育

心牵子女

赞同来自:

家庭教育不重视精神世界

宁静淡陌

赞同来自:

对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启示

荷影琴声

赞同来自:

家庭教育中父母子女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寒冬爸

赞同来自:

感谢分享学习了

下雨不撑伞

赞同来自:

说的十分有道理!

summer梵

赞同来自:

楼主辛苦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紫色薰衣草16

赞同来自:

感谢分享,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