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心理

【心理科普】父母是怎样影响我们自信的形成?

视频教程Peace邮递员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52 次浏览 • 2018-11-26 09:25 • 来自相关话题

【心理向】在亲密关系中,承认“我错了”到底有多难?

视频教程远诗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49 次浏览 • 2018-11-25 17:18 • 来自相关话题

蓓蕾电影课堂 | 学会在大自然中生存

家庭教育周双羡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4 次浏览 • 2018-11-15 14:00 • 来自相关话题

10月27日下午,在古娄一村,由蓓蕾心灵成长公益服务中心定期举办的电影课堂又开课了。提到电影课堂,大家一定会说不就是看电影嘛,其实不然。
电影课堂,这是一种另类的电影课,从电影中提炼出密切贴近生活、高度契合成长的系列主题,如“人际关系”、“社会通识”、“科学基础”、“情绪管理”等等,使孩子们在混龄、开放、多元、没有标准答案的讨论中获得对事物的全局性见解,与国家新一轮教育改革中强化素质教育的导向高度契合。从2017年推出至今,迅速席卷了国内30余个城市,受到学生、家长、学校的好评和媒体的关注。
蓓蕾心灵成长中心的周老师就电影课堂、学习金字塔(主动学习、被动学习)做了专业地诠释。电影课堂不仅是看电影,重要的是让孩子在电影中学会理解问题,并展开讨论,从而改善孩子的素质教育问题,使孩子获得应对未来生活的智慧。它属于主动学习范畴,值得推广。







签到了,看到两页签到表没,电影课堂可受孩子们欢迎了,每次活动前在互动吧的报名都是满的,甚至很多时候都要扩大名额,虽然最终有个别小朋友因临时有事不能参加外,整体签到率还是挺高的。
而蓓蕾心灵成长中心的志愿者,从场地布置、设备调试、到签到、课堂中的纪律维护、工具礼品发放,拍照录像等,他们都做得一丝不苟,努力地服务好每一个活动参与者。尽管这是公益活动,但志愿者们都认真负责,都当成自己的工作在做。
哎呀,扯远了,还是回到电影课堂上来吧。有句话这样说的:讲道理不如讲故事,而好的故事都在电影。赶紧来看一下这期的电影《生存家族》吧。







《生存家族》讲述了某天全世界突然停电,一切用电的工具都不能使用,人们开始惊慌。在东京生活的铃木一家四口,忙于工作的父亲铃木义之,被家务所困的母亲光惠,沉默寡言的弟弟贤司和自私自利的姐姐结衣,决定逃离东京,骑自行车去光惠在乡下的娘家,那里最起码可以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匆匆上路,一人一辆自行车,只带了几件衣服、几瓶水。一路上,面对缺水、日晒、暴雨、狂风、死亡等等威胁,他们互相指责和推诿,濒临崩溃。但是,一家人为了生存而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后,最后成功到达目的地,一家人变得平静又亲密。
陪伴是最好的亲情,成长是最美的人生。故事非常精彩,在骑行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到成长。比如儿子,把走到哪都离不开的手机扔了,将手机皮套剪下来补车胎,因为他渐渐认识到亲情的弥足珍贵,手机没了可以再买,亲情丢了要想再找回却很难。比如父亲,从对孩子不管不顾,对家庭生活笨手笨脚的大男子主义者,变成了一个疼儿疼女疼老婆,为儿为女为妻子,甚至敢献出生命的有责任感的好男人。







看看孩子们看得多么地认真,好像全部被电影给迷住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遇到过停电的情况,对于停电后如何生存充满了好奇。而电影情节也的确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把观众的心都揪紧了。
在看到排队换米时,别人拿出手表和跑车都不给换,只能食物换食物,明白了人在饥饿时,有再多的钱都没有用;在看到父亲饿得实在不行了,手里抓着一只虫子就往嘴里塞时,孩子们都惊叫出了声;在看到父亲送完家人过河后,自己却淹进河里不知是死是活时,大家的担心和遗憾......
电影放到此时,中场休息。孩子们却开始了激动的讨论,父亲到底是死是活啊?他们到底能不能走到目的地?没有电他们怎么生存下去呢?假如是我又该怎么做呢?是啊,如果真的停电了,我们能坚持四个月甚至三年吗?还是什么都不会早早地就饿死掉了?
电影放到最后,父亲还活着,他们一家也走到了目的地,然后在这个地方住了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生存下来。直到两年后的某一天,闹钟开始响了,电来了,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电影落下帷幕。







电影放完了,孩子们却好像还没回过神来,原来这个故事真的引起了他们去深思。于是,周老师给孩子们出了三道题目: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孩子要培养的第一能力是什么?什么是生存力?让孩子们把答案写在纸上,再交上来。
孩子们都写得很认真,孩子代表和家长代表都上台做了精彩的发言。孩子们的回答虽然五花八门,但基本上都回答出了生存能力。现在的孩子太养尊处优了,不要说面对停电生存了,就连平常的野外生存能力都非常欠缺,甚至很多根本没有实践过。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以上三道问题应该怎样回答。
1、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孩子们回答的上好的大学,有好的工作,有车有房,过上好日子。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孩子走向社会之后能不能生存好,能不能活出幸福感。
而家长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培养出“能养活自己的大人”。不管把他们丢到世界哪一个角落,都能够活得下去。就算是赤手空拳,也能靠自己挣一口饭吃。
2、孩子要培养的第一能力是什么?
第一能力当然就是生存力了。人先得活着,先有生存,然后才有生活。
3、什么是生存力?
生存力不仅仅是指活着,而是指一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度或者在哪个阶层生活的能力。这个自由包含时间自由、空间自由和心灵自由,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生存生活。只有具备强大的生存能力,才能够体验生命生活的美好。
最后总结一下,通过此次的电影课堂,让孩子们明白了,除了要在学校里学好知识外,还要学会在大自然中生存,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自立更生的能力、抗挫折能力和面对困难时的应变能力。
好了,本期的蓓蕾电影课堂上完了,下课,咱们下期再见。 查看全部








10月27日下午,在古娄一村,由蓓蕾心灵成长公益服务中心定期举办的电影课堂又开课了。提到电影课堂,大家一定会说不就是看电影嘛,其实不然。
电影课堂,这是一种另类的电影课,从电影中提炼出密切贴近生活、高度契合成长的系列主题,如“人际关系”、“社会通识”、“科学基础”、“情绪管理”等等,使孩子们在混龄、开放、多元、没有标准答案的讨论中获得对事物的全局性见解,与国家新一轮教育改革中强化素质教育的导向高度契合。从2017年推出至今,迅速席卷了国内30余个城市,受到学生、家长、学校的好评和媒体的关注。
蓓蕾心灵成长中心的周老师就电影课堂、学习金字塔(主动学习、被动学习)做了专业地诠释。电影课堂不仅是看电影,重要的是让孩子在电影中学会理解问题,并展开讨论,从而改善孩子的素质教育问题,使孩子获得应对未来生活的智慧。它属于主动学习范畴,值得推广。







签到了,看到两页签到表没,电影课堂可受孩子们欢迎了,每次活动前在互动吧的报名都是满的,甚至很多时候都要扩大名额,虽然最终有个别小朋友因临时有事不能参加外,整体签到率还是挺高的。
而蓓蕾心灵成长中心的志愿者,从场地布置、设备调试、到签到、课堂中的纪律维护、工具礼品发放,拍照录像等,他们都做得一丝不苟,努力地服务好每一个活动参与者。尽管这是公益活动,但志愿者们都认真负责,都当成自己的工作在做。
哎呀,扯远了,还是回到电影课堂上来吧。有句话这样说的:讲道理不如讲故事,而好的故事都在电影。赶紧来看一下这期的电影《生存家族》吧。







《生存家族》讲述了某天全世界突然停电,一切用电的工具都不能使用,人们开始惊慌。在东京生活的铃木一家四口,忙于工作的父亲铃木义之,被家务所困的母亲光惠,沉默寡言的弟弟贤司和自私自利的姐姐结衣,决定逃离东京,骑自行车去光惠在乡下的娘家,那里最起码可以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匆匆上路,一人一辆自行车,只带了几件衣服、几瓶水。一路上,面对缺水、日晒、暴雨、狂风、死亡等等威胁,他们互相指责和推诿,濒临崩溃。但是,一家人为了生存而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后,最后成功到达目的地,一家人变得平静又亲密。
陪伴是最好的亲情,成长是最美的人生。故事非常精彩,在骑行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到成长。比如儿子,把走到哪都离不开的手机扔了,将手机皮套剪下来补车胎,因为他渐渐认识到亲情的弥足珍贵,手机没了可以再买,亲情丢了要想再找回却很难。比如父亲,从对孩子不管不顾,对家庭生活笨手笨脚的大男子主义者,变成了一个疼儿疼女疼老婆,为儿为女为妻子,甚至敢献出生命的有责任感的好男人。







看看孩子们看得多么地认真,好像全部被电影给迷住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遇到过停电的情况,对于停电后如何生存充满了好奇。而电影情节也的确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把观众的心都揪紧了。
在看到排队换米时,别人拿出手表和跑车都不给换,只能食物换食物,明白了人在饥饿时,有再多的钱都没有用;在看到父亲饿得实在不行了,手里抓着一只虫子就往嘴里塞时,孩子们都惊叫出了声;在看到父亲送完家人过河后,自己却淹进河里不知是死是活时,大家的担心和遗憾......
电影放到此时,中场休息。孩子们却开始了激动的讨论,父亲到底是死是活啊?他们到底能不能走到目的地?没有电他们怎么生存下去呢?假如是我又该怎么做呢?是啊,如果真的停电了,我们能坚持四个月甚至三年吗?还是什么都不会早早地就饿死掉了?
电影放到最后,父亲还活着,他们一家也走到了目的地,然后在这个地方住了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生存下来。直到两年后的某一天,闹钟开始响了,电来了,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电影落下帷幕。







电影放完了,孩子们却好像还没回过神来,原来这个故事真的引起了他们去深思。于是,周老师给孩子们出了三道题目: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孩子要培养的第一能力是什么?什么是生存力?让孩子们把答案写在纸上,再交上来。
孩子们都写得很认真,孩子代表和家长代表都上台做了精彩的发言。孩子们的回答虽然五花八门,但基本上都回答出了生存能力。现在的孩子太养尊处优了,不要说面对停电生存了,就连平常的野外生存能力都非常欠缺,甚至很多根本没有实践过。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以上三道问题应该怎样回答。

1、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孩子们回答的上好的大学,有好的工作,有车有房,过上好日子。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孩子走向社会之后能不能生存好,能不能活出幸福感。
而家长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培养出“能养活自己的大人”。不管把他们丢到世界哪一个角落,都能够活得下去。就算是赤手空拳,也能靠自己挣一口饭吃。

2、孩子要培养的第一能力是什么?

第一能力当然就是生存力了。人先得活着,先有生存,然后才有生活。

3、什么是生存力?

生存力不仅仅是指活着,而是指一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度或者在哪个阶层生活的能力。这个自由包含时间自由、空间自由和心灵自由,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生存生活。只有具备强大的生存能力,才能够体验生命生活的美好。
最后总结一下,通过此次的电影课堂,让孩子们明白了,除了要在学校里学好知识外,还要学会在大自然中生存,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自立更生的能力、抗挫折能力和面对困难时的应变能力。
好了,本期的蓓蕾电影课堂上完了,下课,咱们下期再见。

自我实现的预言

家庭教育jsmvxw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1 次浏览 • 2018-11-15 13:57 • 来自相关话题

      1954年之前,人们相信在四分钟以内跑完一英里是不可能的,科学家运动学家也证实了四分钟是人类跑一英里的极限。就在这时Roger Bannister出现了,他说 “有可能,在这件事上人类没有极限,我们能在四分钟之内跑完一英里”。他坚持练习。直到1954年5月6日,牛津大学医学院学生Roger Bannister用了三分59秒跑完一英里,全人类都认为没有人能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他使不可能成为可能。轰动一时,登上全世界的头版头条。它成为梦想一英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在此之前,还有很多人也在默默奋斗梦想一英里,而为什么只有Bannister成功了呢?

      这是因为这些人虽然很努力,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潜意识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人类是不可能在4分钟之内跑完一英里的,那是人类的极限。"数十年来,自从开始一英里跑计时以来,没有人突破四分钟界限,那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只有Roger Bannister相信可以做到。

      事实上Bannister的记录只保持了六周。六周后澳大利亚跑手John Landy就打破了这个记录,他一英里跑了3分57.9秒。第二年,37名跑手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1956年,超过三百名跑手突破四分钟界限。人们的潜意识已经知道人类是可以少于4分钟跑完一英里的,因此人们相继冲破极限。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老师对不同学生的期望,对学生也会有很大的影响,1960年代,哈佛大学的Robert Rosenthal(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Rosenthal随便走进几间学校,到学生中间,让他们接受一次测验,然后告诉他们的老师,“你们的学生刚接受了一个新测试,叫作快速迸发者测试”,测试能让我们找出最有潜力的学生,他对老师说“这只是仅供参考,不能向学生透露,我们不希望学校有歧视行为,只是让你们知道,这些学生有巨大潜力,只有你们知道就好”。老师们不知道的是,对学生进行的测试,只是普通的现成的智商测试,“快速迸发者”或者潜力巨大的学生,都是从一个帽子抓阄抓出来的。他们都是普通学生,和别的学生没有区别。但老师们以为他们有巨大潜力,Robert Rosenthal离开学校,学年结束时再回来,他发现,他查看他们的英语成绩,“快速迸发”学生有明显进步,比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快。他查看他们的数学成绩,这些学生进步也是最大的。Robert Rosenthal又对所有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商测试,他发现被标签为,被随机地标签为“快速迸发”的学生,智商在一年间有很大增加,而且在长期研究中保持着增加。
      仅仅是因为老师们相信那些孩子是具有潜力的孩子,就让这些孩子智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的进步因为老师的信念而提高。
      你按照一个人本来的样子对待他,他就是本来的样子,你按照他能够或者应该成为的样子对待他,他就能成为能够或者应该成为的样子,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查看全部

      1954年之前,人们相信在四分钟以内跑完一英里是不可能的,科学家运动学家也证实了四分钟是人类跑一英里的极限。就在这时Roger Bannister出现了,他说 “有可能,在这件事上人类没有极限,我们能在四分钟之内跑完一英里”。他坚持练习。直到1954年5月6日,牛津大学医学院学生Roger Bannister用了三分59秒跑完一英里,全人类都认为没有人能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他使不可能成为可能。轰动一时,登上全世界的头版头条。它成为梦想一英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在此之前,还有很多人也在默默奋斗梦想一英里,而为什么只有Bannister成功了呢?

      这是因为这些人虽然很努力,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潜意识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人类是不可能在4分钟之内跑完一英里的,那是人类的极限。"数十年来,自从开始一英里跑计时以来,没有人突破四分钟界限,那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只有Roger Bannister相信可以做到。

      事实上Bannister的记录只保持了六周。六周后澳大利亚跑手John Landy就打破了这个记录,他一英里跑了3分57.9秒。第二年,37名跑手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1956年,超过三百名跑手突破四分钟界限。人们的潜意识已经知道人类是可以少于4分钟跑完一英里的,因此人们相继冲破极限。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老师对不同学生的期望,对学生也会有很大的影响,1960年代,哈佛大学的Robert Rosenthal(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Rosenthal随便走进几间学校,到学生中间,让他们接受一次测验,然后告诉他们的老师,“你们的学生刚接受了一个新测试,叫作快速迸发者测试”,测试能让我们找出最有潜力的学生,他对老师说“这只是仅供参考,不能向学生透露,我们不希望学校有歧视行为,只是让你们知道,这些学生有巨大潜力,只有你们知道就好”。老师们不知道的是,对学生进行的测试,只是普通的现成的智商测试,“快速迸发者”或者潜力巨大的学生,都是从一个帽子抓阄抓出来的。他们都是普通学生,和别的学生没有区别。但老师们以为他们有巨大潜力,Robert Rosenthal离开学校,学年结束时再回来,他发现,他查看他们的英语成绩,“快速迸发”学生有明显进步,比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快。他查看他们的数学成绩,这些学生进步也是最大的。Robert Rosenthal又对所有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商测试,他发现被标签为,被随机地标签为“快速迸发”的学生,智商在一年间有很大增加,而且在长期研究中保持着增加。
      仅仅是因为老师们相信那些孩子是具有潜力的孩子,就让这些孩子智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的进步因为老师的信念而提高。
      你按照一个人本来的样子对待他,他就是本来的样子,你按照他能够或者应该成为的样子对待他,他就能成为能够或者应该成为的样子,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独立自尊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shiyuxia200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65 次浏览 • 2018-11-15 13:41 • 来自相关话题

      无论是西方文化强调自我和独立,还是非洲文化强调群体。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完全的自我实现,那么高程度的自尊所达到的互相依赖对所有文化来说都一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为什么培养独立很重要?

      一个人如果有很高的依赖型自尊,就越有可能服从权威人物,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有魅力的领袖告诉他们“你真棒,你真厉害,你太了不起了”,以寻求赞扬与认同。种族主义就是通过比较一些外在你因素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它的中心是相对能力感。但是独立的人没有这种比较需要或需求没有那么强烈,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原则并一定是好的,坚持原则的人更可能听从自己的心,追求做好事,更富同情心,更关爱他人。
二、独立型自尊的优点
      1、更好的认知表现,有强烈独立感的人,会打破常规,选择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2.活到老学到老。有独立性自尊的人总是在问问题,他们想学到更多,他们总是抱着学习的心态
      3.幸福感更高。独立性自尊的人懂得如何表达自己,而非表现自己,他们会更平静,不会不停地向别人证明自己,不会总是处于警惕状态去获得别人的认同与喜欢。
      4.自尊稳定性。Kernis于1995年提出自尊稳定性的概念,指出自尊不稳定的人更可能充满敌对情绪,而自尊稳定的人,更可能宽厚仁慈。这就解释了自尊理论很多的矛盾和误解。Tal的硕士研究论文得出依赖型自尊与自尊不稳定高度相关,独立型自尊与自尊稳定性呈高度相关。
      5.完美主义。Tal的学生Tiffany lgnaczyk and Kate Richey研究指出独立型自尊的人是完美主义者的可能性更低,独立型自尊的人更注重表达自己,注重学习和成长。而依赖型自尊的人更依赖他人的看法,更完美主义,更害怕失败。
三、提高自尊的方法
      自尊是一种态度,是对自我的态度,对自己的评价,依据ABC的改变理论,改变的最重要的方法是B行为。要提高自尊的态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表现出一个高度自尊人的行为。拥有榜样的重要性,榜样不一定只是单一的一个人,可以是一群人,把榜样的所有优点综合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有他们那样的行为,并且慢慢培养我们想要的态度。
      平静的行为。高度独立型自尊的人他们通常更平静,他们的独立型自尊也会随时间而加强。例如正念冥想,当我们越来越多地练习这种方法,给我们带来平静,关注自己,活出自己。运动也能带来平静。当我们体验了平静,导致态度的转变。
      追求想要的生活。Tal说“如果在一个没有人知道你做什么的世界里,你最想要做什么?”也就是抛开外界的认可、赞赏或者批评,问问自己“你热爱什么?你真正想过的是怎么样的人生?什么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些有高度独立型自尊的人会追求他们的兴趣,想一下“什么时候最容易产生心流?”
        担当责任。有高度独立型自尊的人会付诸行动,他们以不断加强自己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希望自己学习并成长。随着时间发展,透过自我知觉理论,会获得更高的独立型自尊。
        真诚的谦虚。一句谚语:“那些追逐荣誉的人,荣誉会躲避他们,那些躲避荣誉的人,荣誉会追逐他们。”荣誉的本质是尊敬自己,如果不断的追逐荣誉,追逐下一个赞扬、下一个奖、下一个认同,荣誉就会躲避我们。相反,如果我躲避荣誉,言行谦虚,随着时间过去,打心底发出的荣誉感就会追逐我。
    Tal说依赖型自尊是天性的一部分,想要改变,就得先服从天性,想象一下,当我们从向外索求认可和赞许到向内探索自己想要的生活,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时候,我们可以摆脱外界的控制,自由的表达自己,而不是努力的表现自己,我们得有多自由。 查看全部

      无论是西方文化强调自我和独立,还是非洲文化强调群体。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完全的自我实现,那么高程度的自尊所达到的互相依赖对所有文化来说都一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为什么培养独立很重要?

      一个人如果有很高的依赖型自尊,就越有可能服从权威人物,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有魅力的领袖告诉他们“你真棒,你真厉害,你太了不起了”,以寻求赞扬与认同。种族主义就是通过比较一些外在你因素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它的中心是相对能力感。但是独立的人没有这种比较需要或需求没有那么强烈,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原则并一定是好的,坚持原则的人更可能听从自己的心,追求做好事,更富同情心,更关爱他人。
二、独立型自尊的优点
      1、更好的认知表现,有强烈独立感的人,会打破常规,选择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2.活到老学到老。有独立性自尊的人总是在问问题,他们想学到更多,他们总是抱着学习的心态
      3.幸福感更高。独立性自尊的人懂得如何表达自己,而非表现自己,他们会更平静,不会不停地向别人证明自己,不会总是处于警惕状态去获得别人的认同与喜欢。
      4.自尊稳定性。Kernis于1995年提出自尊稳定性的概念,指出自尊不稳定的人更可能充满敌对情绪,而自尊稳定的人,更可能宽厚仁慈。这就解释了自尊理论很多的矛盾和误解。Tal的硕士研究论文得出依赖型自尊与自尊不稳定高度相关,独立型自尊与自尊稳定性呈高度相关。
      5.完美主义。Tal的学生Tiffany lgnaczyk and Kate Richey研究指出独立型自尊的人是完美主义者的可能性更低,独立型自尊的人更注重表达自己,注重学习和成长。而依赖型自尊的人更依赖他人的看法,更完美主义,更害怕失败。
三、提高自尊的方法
      自尊是一种态度,是对自我的态度,对自己的评价,依据ABC的改变理论,改变的最重要的方法是B行为。要提高自尊的态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表现出一个高度自尊人的行为。拥有榜样的重要性,榜样不一定只是单一的一个人,可以是一群人,把榜样的所有优点综合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有他们那样的行为,并且慢慢培养我们想要的态度。
      平静的行为。高度独立型自尊的人他们通常更平静,他们的独立型自尊也会随时间而加强。例如正念冥想,当我们越来越多地练习这种方法,给我们带来平静,关注自己,活出自己。运动也能带来平静。当我们体验了平静,导致态度的转变。
      追求想要的生活。Tal说“如果在一个没有人知道你做什么的世界里,你最想要做什么?”也就是抛开外界的认可、赞赏或者批评,问问自己“你热爱什么?你真正想过的是怎么样的人生?什么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些有高度独立型自尊的人会追求他们的兴趣,想一下“什么时候最容易产生心流?”
        担当责任。有高度独立型自尊的人会付诸行动,他们以不断加强自己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希望自己学习并成长。随着时间发展,透过自我知觉理论,会获得更高的独立型自尊。
        真诚的谦虚。一句谚语:“那些追逐荣誉的人,荣誉会躲避他们,那些躲避荣誉的人,荣誉会追逐他们。”荣誉的本质是尊敬自己,如果不断的追逐荣誉,追逐下一个赞扬、下一个奖、下一个认同,荣誉就会躲避我们。相反,如果我躲避荣誉,言行谦虚,随着时间过去,打心底发出的荣誉感就会追逐我。
    Tal说依赖型自尊是天性的一部分,想要改变,就得先服从天性,想象一下,当我们从向外索求认可和赞许到向内探索自己想要的生活,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时候,我们可以摆脱外界的控制,自由的表达自己,而不是努力的表现自己,我们得有多自由。

乖孩子真的好么?

家庭教育霸者天下_2016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5 次浏览 • 2018-11-15 11:43 • 来自相关话题

      在一次小朋友的生日聚会上,有个白白净净,沉默不语的小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谈话之间,隐约了解到小男孩学习成绩优异,是家长眼里的乖孩子,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当他很专注玩弄手上玩具的时候,突然一个小男孩过来一把抢走,他下意识反抗了下,但还是松手了,后来得知那个是他的弟弟,小男孩的妈妈在他们出门前嘱咐了他,要求他照顾好弟弟,似乎他做到了.....小时候“乖”的孩子学业出色,然而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却是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所以做乖孩子真的有那么好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乖”孩子身上总能发现有太多家长的控制感。父母期望我们走在一条可以复制黏贴的道路,过着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理想生活,这就是“乖孩子”。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的被爱的方式和正在经历的面对孩子成长这件事,似乎爱的给予和接受都是有条件的,例如:你乖我才满足你,你听话我才爱你,不然我就抛弃你。

      “听话,才是乖孩子”,这句话束缚过多少人的成长,明明内心想要,明明内心喜欢,但是在乖孩子的标准下被抑制,我们怕父母失望,怕辜负他们对好孩子的期望,以至于长大以后对于喜欢的东西有一种不配得感和不应得感。

      很多心理分析师和疗愈师都发现:
      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小时候表现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
      这是因为乖孩子为了得到大人们的喜爱和表扬,为了少受到处罚和责骂,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将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长此以往,也极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味的喜欢讨好别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不敢提出异议,不敢拒绝别人,丧失了自我。这种人跟人交往的时候,容易变成老好人,不会拒绝,或者是干脆依附于别人,容易被人利用,没有自己的立场,无法成就大事。

      当然也并不是说,孩子不听话、顽劣反而是更好的表现,说明孩子养得好。而是我们一定不要过分强调孩子听话,一定要观察孩子:他的“乖”到底属于哪种情况?是孩子通过压抑自己的想法,为了讨好成年人而表现出的“乖”?还是孩子的心理从小被满足得特别好,他根本不需要通过对抗来实现自己的意志?
      我欣赏天后王菲的教育风格,在近期播出的幻乐之城中,王菲与窦靖童的现场互动,犹如王菲写给窦靖童的那首《童》中,她透出对女儿的期许:“你不可以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不乖”的孩子,更懂得真正爱自己,他们不需要向谁证明自己,只是向着心中的光亮前行。因此 别时刻待在“书本的滤镜”里,做个“被美颜过的乖孩子”!勇敢做自己吧! 查看全部

      在一次小朋友的生日聚会上,有个白白净净,沉默不语的小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谈话之间,隐约了解到小男孩学习成绩优异,是家长眼里的乖孩子,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当他很专注玩弄手上玩具的时候,突然一个小男孩过来一把抢走,他下意识反抗了下,但还是松手了,后来得知那个是他的弟弟,小男孩的妈妈在他们出门前嘱咐了他,要求他照顾好弟弟,似乎他做到了.....小时候“乖”的孩子学业出色,然而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却是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所以做乖孩子真的有那么好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乖”孩子身上总能发现有太多家长的控制感。父母期望我们走在一条可以复制黏贴的道路,过着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理想生活,这就是“乖孩子”。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的被爱的方式和正在经历的面对孩子成长这件事,似乎爱的给予和接受都是有条件的,例如:你乖我才满足你,你听话我才爱你,不然我就抛弃你。

      “听话,才是乖孩子”,这句话束缚过多少人的成长,明明内心想要,明明内心喜欢,但是在乖孩子的标准下被抑制,我们怕父母失望,怕辜负他们对好孩子的期望,以至于长大以后对于喜欢的东西有一种不配得感和不应得感。

      很多心理分析师和疗愈师都发现:
      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小时候表现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
      这是因为乖孩子为了得到大人们的喜爱和表扬,为了少受到处罚和责骂,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将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长此以往,也极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味的喜欢讨好别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不敢提出异议,不敢拒绝别人,丧失了自我。这种人跟人交往的时候,容易变成老好人,不会拒绝,或者是干脆依附于别人,容易被人利用,没有自己的立场,无法成就大事。

      当然也并不是说,孩子不听话、顽劣反而是更好的表现,说明孩子养得好。而是我们一定不要过分强调孩子听话,一定要观察孩子:他的“乖”到底属于哪种情况?是孩子通过压抑自己的想法,为了讨好成年人而表现出的“乖”?还是孩子的心理从小被满足得特别好,他根本不需要通过对抗来实现自己的意志?
      我欣赏天后王菲的教育风格,在近期播出的幻乐之城中,王菲与窦靖童的现场互动,犹如王菲写给窦靖童的那首《童》中,她透出对女儿的期许:“你不可以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不乖”的孩子,更懂得真正爱自己,他们不需要向谁证明自己,只是向着心中的光亮前行。因此 别时刻待在“书本的滤镜”里,做个“被美颜过的乖孩子”!勇敢做自己吧!

适龄边界

家庭教育bxwoe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2 次浏览 • 2018-11-14 10:15 • 来自相关话题

      新生儿哭闹不停;幼儿在家无法无天;上小学的孩子不守规矩;上初中的孩子行为鲁莽;上高中的孩子爱喝酒。这些差错都可能因界线问题引起。这里提出一些孩子应该学习也适合他们年龄层的界线训练大纲。当父母的需要考虑到孩子发展的需要与能力,避免要求超过孩子所能负荷的,却也不要要求太少,疏于管教,以下是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基本调练。请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年龄层的界线训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出生到五个月
      在这个阶段,新生儿需要与父母亲或主要照顾他的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孩子需要有归属感、安全感、受欢迎感。在此阶段,设立界限不如给予婴儿稳定感与安全感那么重要。这里唯一真正的界线是母亲的存在,给予孩子无限安全感。她保护婴儿,抚平他内心的紧张、害怕,或面对冲突的感觉。婴儿独处时常常会因孤独而感到恐慌不已。
      许多母亲都襁褓过她们的婴儿,或用布紧紧把孩子包起来。包裹婴儿,除了可以调节婴儿的体温以外.也使婴儿有安全感即一种外来的界线。婴儿知道他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所以,当婴儿被脱光衣服时,常常会因为失去外面的保护物而惊慌失措。有些人提倡婴儿必须接受“训练”,认为抱、喂婴儿应该有特定的时间。这些方法试着教导婴儿不该随便哭或要求安抚,因为“那表示控制权是在孩子而不是父母”,或因为“那要求都是孩子自私与顺从肉体的表现”。不从孩子身心发展的理论来了解这些观念,对孩子将有很严重破坏性的影响,一个四个月大的婴儿大声啼哭是她想知道这个世界是否安全。因为她还没学会在四周无人时感到自在,她内心感到恐惧、孤立。依照父母的作息时间却不顺着婴儿的需要来抱她喂她,认为让他哭后,不理他,他就不会再哭了,这或许是真的,可是,哭泣停止也可能是因为婴儿感到沮丧,他放弃希望而退缩了。教导孩子延后对需求的满足应该等到一岁以后,等婴儿与母亲之间安全感的基础建立起来以后,独立分离以前必须先有深情的联系。
二、五到十个月

      婴儿从六到十二个月是“孵化期”,他们正在学习“妈妈和我并不是同一个人”。此时,婴儿正在一步步地爬向外面那个又可怕又美妙的世界。虽然婴儿有很强烈的依赖性,但他们开始慢慢地从与母亲的合为一体中挣脱出来。在这个阶段,父母虽然仍是孩子可以依附的安全锚,为了帮忙孩子发展健全的界线,需要鼓励孩子尝试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允许孩子在父母亲以外,还能被其他人或事物吸引。让你的家成为一个安全的新大陆,让孩子可以探险。帮助你的孩子孵育成长时,你还是不可忽略他们与人的感情联系,那是建立他们内心根基所需要的,因为那毕竟是婴儿最主要的工作。我们必须小心满足孩子跟父母良好关系的需要,让他们在感情上有安全感,同时,也允许孩子在自己的父母以外可以放心地往外发展,可是,在这个转接期,孩子的注意力从母亲的身上转移到外面的大千世界,许多的母亲很难适应。那种失去跟孩子亲密关系的挫伤往往非常强烈,尤其是在怀孕生子阶段过后。一个负责的母亲会设法使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在成人的世界得到满足与慰藉。她会鼓励孩子的“孵化”,深知她正在装备她的孩子“离开与分开”的能力。对“不”这个字,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婴儿还没有能力了解或适当地反应。为了避免孩子陷入危险,把他们抱起来并带他们离开危险的地方是最上策。
三、十到十八个月

      在这个“练习”的阶段,你的婴儿不只开始讲话,也开始走路了。世界在她面前展开,充满各种希望与可能性。他会很多时间想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她现在已经有情感与认知的能力,可了解与响应“不”这个字了,在这个阶段,界线变得更为重要,无论是拥有还是倾听界限。锻炼“不”那部分的肌肉乃当务之急。“不”,使你的孩子发现:他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将产生好的结果,或“不”只会引起别人感情的内缩。父母要学习以喜乐之心接受幼儿的“不”,同时,你也要小心协助你的孩子了解:宇宙并不是以他为中心的,人生还是有些界限的。随便在门上涂鸦,任意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都有其后果。只是,你也要注意在指正时,不要浇熄孩子对这个世界所产生的新奇感与兴奋感。
四、十八到三十六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务:学习必须将自己与人分开,却又连接。那个在“练习阶段”中的孩子现已更成熟,发现人生是有界限的,可是,即使是一个分开的个体了,也不表示不能有亲密的关系,在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拥有下列的能力:
      1.有能力与别人有感情的联系,却不会因此失去自我,或与人分开的;
      2.有能力对别人说适当的不,却不会担心失去对方的爱;
      3.有能力接受别人向自己说不,并不会因此在感情上退缩;
      十八到三十六个月的孩子需要学习独立自主。问题是他不想被父母控制,却又必须依赖父母。在这个阶段,要教一个孩子学习设立界线,你必须能在适当的时候尊重孩子的不,也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坚持自己的不。你可以很容易就打赢你与孩子之间的小争战,对于在练习阶段的孩子,父母也要同样地、持续地守住那些牢固的界限。在这个阶段,孩子可以学习家规和了解触犯家规的后果。下面列的是一个可行的管教程序:
      1、第一次犯规。告诉孩子不要在床单上着色。试着用其他方法来满足孩子的需要,比如:给孩子着色本子或空白纸张涂鸦,取代涂床单;
      2、第二次犯错。向孩子再一次说不,并说明他不听话的后果:例如蜡笔会被收起来,不让画画;
      3、第三次犯错。执行孩子犯错后的结果,跟他解释为什么,然后给他几分钟生气及与父母分开一下。
      4.安愁与重归旧好。拥抱与安慰孩子,帮助他与你重新和好。这步骤帮他辨别:做错事的后果与失去父母亲的爱是不同的。让他知道:任何痛苦的后果都不应该伤害到亲子;
五、三岁到五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迈进与性别有关系的发展。每个孩子会认同性别相同的父母,小男孩要效仿父亲,小女孩想要跟妈妈一模一样。他们也发展出与同性父母竞争的感觉,想要与异性的父母结婚,而在其过程中打败同性的父母。他们在为长大成年后各自的性别角色做准备,此时,父母的界线任务很重要。当母亲的必须温和却很坚定地允许女儿对自己的认同与竞争,也必须好好处理儿子占有欲的问题,让他们知道:“我知道你很想跟妈妈结婚,但妈妈已嫁给爸爸了。”做父亲的对儿子和女儿也该如此。这样才能帮忙孩子学习跟异性的父母认同,并保有适当的性格。恐惧儿女性观念初长成的父母,因为本身的恐惧,他们可能会批评或羞愧自己的孩子,使得孩子压抑渴望或性趣。另一个极端是,本身的需要没被满足的父母有时会很情绪化,甚至在肉体上引诱异性的孩子。母亲会跟儿子说:“你爸爸不了解我,你是唯一可以了解我的人。”这种话会使她的儿子对自己在性方面的角色困惑多年。成熟的父母需要有条界线允许儿女发展他们在性方面的角色,并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划分清楚。
六、六岁到十一岁
      在这个所谓的潜伏期或耕耘期,孩子正准备为即将来临的青春期做最后的冲刺。这是童年时期的最后几年,他们借着学校的功课或游戏来学习如何处理事物,并学习结交同性的朋友,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段期间,孩子忙着上学与结交朋友,而父母也有其特定的界线必须完成。父母必须协助孩子建立一些基本的界线:做功课、做家务、孩子需要学习做事情有计划、有始有终,也要学习延迟自己需求的满足感,有目标,以及如何调配自已的时间。
七、十一岁-十八岁
      青春期,是孩子成为大人之前最后的阶段,这阶段牵涉到一些很的任务,比如:在性方面的成熟,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处变不惊的自我,事业的野心,与爱的选择。对父母与子女来说,这段时期可以叫人心惊胆战,你和孩子的关系开始有改变。你不是控制他,而是影响她。你必须比较有弹性地重新考量设下的规矩、界限与后果,所有这些改变就好像是太空中心火箭发射前的倒数计时,你准备把即将长大成人的孩子送到外面的世界。明智的父母会把孩子即将跨入社会的事情放在心里,反复思考。他们必须常常挣扎的问题不再是“我要怎样让他们安分一点?”而是,“我要怎样帮他们靠自己生活?十几岁的青少年必须尽可能去设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作息、价值观、金钱上的界线。如果他们越出自己的界线,就应该承受现实生活中的后果。如果一个十七岁的孩子还必须让大人以限制看电视或打电话来管教他,等他一年后去上大学,一定会有严重的问题发生,那时,学校里的校长,老师都不会在这些小事上设限了;他们处置的方式就是重修、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假如你家的青少年没有受过界线上的训练,你也许会感到很迷惘。         
      不管你家的孩子现今情况如何,从现在就开始吧。如果他们无法对人说不,或不能接受人家对他们说不,请现在就把所有超越界线以外的结果向他们说清楚。在他们离家前的最后几年尽你全力补救,对他们仍会有帮助的。
      以下所列举的几个或是征兆意识比较严重的问题:
      将自己孤立起来,不与家人亲近
      忧郁沮丧的心情
      反抗的行为
      与家人老是发生冲突
      结交损友
      在学校老出状况
      饮食失控症
      喝酒
      嗑药
      有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面对这些问题,许多父母的反应不是设下过多的界线,就是设得太少。太严厉的父母可能会跟即将成年的孩子失去亲密的家庭关系,而太宽大的父母则在孩子需要有个可尊敬的对象时,偏偏想要当他最好的朋友。 查看全部

      新生儿哭闹不停;幼儿在家无法无天;上小学的孩子不守规矩;上初中的孩子行为鲁莽;上高中的孩子爱喝酒。这些差错都可能因界线问题引起。这里提出一些孩子应该学习也适合他们年龄层的界线训练大纲。当父母的需要考虑到孩子发展的需要与能力,避免要求超过孩子所能负荷的,却也不要要求太少,疏于管教,以下是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基本调练。请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年龄层的界线训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出生到五个月
      在这个阶段,新生儿需要与父母亲或主要照顾他的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孩子需要有归属感、安全感、受欢迎感。在此阶段,设立界限不如给予婴儿稳定感与安全感那么重要。这里唯一真正的界线是母亲的存在,给予孩子无限安全感。她保护婴儿,抚平他内心的紧张、害怕,或面对冲突的感觉。婴儿独处时常常会因孤独而感到恐慌不已。
      许多母亲都襁褓过她们的婴儿,或用布紧紧把孩子包起来。包裹婴儿,除了可以调节婴儿的体温以外.也使婴儿有安全感即一种外来的界线。婴儿知道他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所以,当婴儿被脱光衣服时,常常会因为失去外面的保护物而惊慌失措。有些人提倡婴儿必须接受“训练”,认为抱、喂婴儿应该有特定的时间。这些方法试着教导婴儿不该随便哭或要求安抚,因为“那表示控制权是在孩子而不是父母”,或因为“那要求都是孩子自私与顺从肉体的表现”。不从孩子身心发展的理论来了解这些观念,对孩子将有很严重破坏性的影响,一个四个月大的婴儿大声啼哭是她想知道这个世界是否安全。因为她还没学会在四周无人时感到自在,她内心感到恐惧、孤立。依照父母的作息时间却不顺着婴儿的需要来抱她喂她,认为让他哭后,不理他,他就不会再哭了,这或许是真的,可是,哭泣停止也可能是因为婴儿感到沮丧,他放弃希望而退缩了。教导孩子延后对需求的满足应该等到一岁以后,等婴儿与母亲之间安全感的基础建立起来以后,独立分离以前必须先有深情的联系。
二、五到十个月

      婴儿从六到十二个月是“孵化期”,他们正在学习“妈妈和我并不是同一个人”。此时,婴儿正在一步步地爬向外面那个又可怕又美妙的世界。虽然婴儿有很强烈的依赖性,但他们开始慢慢地从与母亲的合为一体中挣脱出来。在这个阶段,父母虽然仍是孩子可以依附的安全锚,为了帮忙孩子发展健全的界线,需要鼓励孩子尝试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允许孩子在父母亲以外,还能被其他人或事物吸引。让你的家成为一个安全的新大陆,让孩子可以探险。帮助你的孩子孵育成长时,你还是不可忽略他们与人的感情联系,那是建立他们内心根基所需要的,因为那毕竟是婴儿最主要的工作。我们必须小心满足孩子跟父母良好关系的需要,让他们在感情上有安全感,同时,也允许孩子在自己的父母以外可以放心地往外发展,可是,在这个转接期,孩子的注意力从母亲的身上转移到外面的大千世界,许多的母亲很难适应。那种失去跟孩子亲密关系的挫伤往往非常强烈,尤其是在怀孕生子阶段过后。一个负责的母亲会设法使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在成人的世界得到满足与慰藉。她会鼓励孩子的“孵化”,深知她正在装备她的孩子“离开与分开”的能力。对“不”这个字,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婴儿还没有能力了解或适当地反应。为了避免孩子陷入危险,把他们抱起来并带他们离开危险的地方是最上策。
三、十到十八个月

      在这个“练习”的阶段,你的婴儿不只开始讲话,也开始走路了。世界在她面前展开,充满各种希望与可能性。他会很多时间想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她现在已经有情感与认知的能力,可了解与响应“不”这个字了,在这个阶段,界线变得更为重要,无论是拥有还是倾听界限。锻炼“不”那部分的肌肉乃当务之急。“不”,使你的孩子发现:他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将产生好的结果,或“不”只会引起别人感情的内缩。父母要学习以喜乐之心接受幼儿的“不”,同时,你也要小心协助你的孩子了解:宇宙并不是以他为中心的,人生还是有些界限的。随便在门上涂鸦,任意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都有其后果。只是,你也要注意在指正时,不要浇熄孩子对这个世界所产生的新奇感与兴奋感。
四、十八到三十六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务:学习必须将自己与人分开,却又连接。那个在“练习阶段”中的孩子现已更成熟,发现人生是有界限的,可是,即使是一个分开的个体了,也不表示不能有亲密的关系,在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拥有下列的能力:
      1.有能力与别人有感情的联系,却不会因此失去自我,或与人分开的;
      2.有能力对别人说适当的不,却不会担心失去对方的爱;
      3.有能力接受别人向自己说不,并不会因此在感情上退缩;
      十八到三十六个月的孩子需要学习独立自主。问题是他不想被父母控制,却又必须依赖父母。在这个阶段,要教一个孩子学习设立界线,你必须能在适当的时候尊重孩子的不,也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坚持自己的不。你可以很容易就打赢你与孩子之间的小争战,对于在练习阶段的孩子,父母也要同样地、持续地守住那些牢固的界限。在这个阶段,孩子可以学习家规和了解触犯家规的后果。下面列的是一个可行的管教程序:
      1、第一次犯规。告诉孩子不要在床单上着色。试着用其他方法来满足孩子的需要,比如:给孩子着色本子或空白纸张涂鸦,取代涂床单;
      2、第二次犯错。向孩子再一次说不,并说明他不听话的后果:例如蜡笔会被收起来,不让画画;
      3、第三次犯错。执行孩子犯错后的结果,跟他解释为什么,然后给他几分钟生气及与父母分开一下。
      4.安愁与重归旧好。拥抱与安慰孩子,帮助他与你重新和好。这步骤帮他辨别:做错事的后果与失去父母亲的爱是不同的。让他知道:任何痛苦的后果都不应该伤害到亲子;
五、三岁到五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迈进与性别有关系的发展。每个孩子会认同性别相同的父母,小男孩要效仿父亲,小女孩想要跟妈妈一模一样。他们也发展出与同性父母竞争的感觉,想要与异性的父母结婚,而在其过程中打败同性的父母。他们在为长大成年后各自的性别角色做准备,此时,父母的界线任务很重要。当母亲的必须温和却很坚定地允许女儿对自己的认同与竞争,也必须好好处理儿子占有欲的问题,让他们知道:“我知道你很想跟妈妈结婚,但妈妈已嫁给爸爸了。”做父亲的对儿子和女儿也该如此。这样才能帮忙孩子学习跟异性的父母认同,并保有适当的性格。恐惧儿女性观念初长成的父母,因为本身的恐惧,他们可能会批评或羞愧自己的孩子,使得孩子压抑渴望或性趣。另一个极端是,本身的需要没被满足的父母有时会很情绪化,甚至在肉体上引诱异性的孩子。母亲会跟儿子说:“你爸爸不了解我,你是唯一可以了解我的人。”这种话会使她的儿子对自己在性方面的角色困惑多年。成熟的父母需要有条界线允许儿女发展他们在性方面的角色,并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划分清楚。
六、六岁到十一岁
      在这个所谓的潜伏期或耕耘期,孩子正准备为即将来临的青春期做最后的冲刺。这是童年时期的最后几年,他们借着学校的功课或游戏来学习如何处理事物,并学习结交同性的朋友,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段期间,孩子忙着上学与结交朋友,而父母也有其特定的界线必须完成。父母必须协助孩子建立一些基本的界线:做功课、做家务、孩子需要学习做事情有计划、有始有终,也要学习延迟自己需求的满足感,有目标,以及如何调配自已的时间。
七、十一岁-十八岁
      青春期,是孩子成为大人之前最后的阶段,这阶段牵涉到一些很的任务,比如:在性方面的成熟,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处变不惊的自我,事业的野心,与爱的选择。对父母与子女来说,这段时期可以叫人心惊胆战,你和孩子的关系开始有改变。你不是控制他,而是影响她。你必须比较有弹性地重新考量设下的规矩、界限与后果,所有这些改变就好像是太空中心火箭发射前的倒数计时,你准备把即将长大成人的孩子送到外面的世界。明智的父母会把孩子即将跨入社会的事情放在心里,反复思考。他们必须常常挣扎的问题不再是“我要怎样让他们安分一点?”而是,“我要怎样帮他们靠自己生活?十几岁的青少年必须尽可能去设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作息、价值观、金钱上的界线。如果他们越出自己的界线,就应该承受现实生活中的后果。如果一个十七岁的孩子还必须让大人以限制看电视或打电话来管教他,等他一年后去上大学,一定会有严重的问题发生,那时,学校里的校长,老师都不会在这些小事上设限了;他们处置的方式就是重修、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假如你家的青少年没有受过界线上的训练,你也许会感到很迷惘。         
      不管你家的孩子现今情况如何,从现在就开始吧。如果他们无法对人说不,或不能接受人家对他们说不,请现在就把所有超越界线以外的结果向他们说清楚。在他们离家前的最后几年尽你全力补救,对他们仍会有帮助的。
      以下所列举的几个或是征兆意识比较严重的问题:
      将自己孤立起来,不与家人亲近
      忧郁沮丧的心情
      反抗的行为
      与家人老是发生冲突
      结交损友
      在学校老出状况
      饮食失控症
      喝酒
      嗑药
      有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面对这些问题,许多父母的反应不是设下过多的界线,就是设得太少。太严厉的父母可能会跟即将成年的孩子失去亲密的家庭关系,而太宽大的父母则在孩子需要有个可尊敬的对象时,偏偏想要当他最好的朋友。

在健康面前,成绩就是一张废纸

家庭教育joemin92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52 次浏览 • 2018-11-01 15:48 • 来自相关话题

(1)
 不久前,男高中生(小新)来到我的工作室。陪同的是他的一位叔叔。
为了尊重孩子的隐私,访谈前,征询孩子意见,把叔叔请到了等待区。
小新打扮比较得体,样子也招人喜欢。只是坐了很久,也没有说话。
我等了一会,看他脸有点泛红,可能有点紧张,就让他喝了一口水。
因为之前只和他叔叔联系过,不过也没有具体谈,只说是高中生,最近成绩有点下滑,要求过来直接谈。

大概等了六分钟,小新才开口,“老……老师,我有点口……吃。”他不好意思笑了笑。
“没关系,慢慢来,想好什么就可以聊点什么。”我鼓励性地笑了笑。

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经过对话,小新包袱慢慢放下,说话明显比刚进工作室好很多,不时还和我开个玩笑。
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小新说,是他主动要找心理医生的。
在很多城市,心理咨询还不是很普及。大部分家长认为有病了,才去找心理咨询。
所以,平时基本都是家长要求,让我佯装成父母朋友,上门劝说好好读书,少玩游戏……

小新是在小学的时候,学人结巴,渐渐养成了口吃的习惯。
如今,见到陌生人,或者和老师同学说话多了,就会不自然心跳加速,脸红冒汗。
而他的家庭,我也基本了解了一下,父母平时比较忙,在我们这里开了家美容院。
小新从小到大一直外婆照顾。索性,小新性格比较活泼,引导下,渐渐明白了问题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走的时候,小新很开心,他叔叔也在一旁说,在家里怎么说也没用,没想到这里说说,他就理解了。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选择心理咨询,都是因为孩子成绩下降,而不是因为心理疾病,这才是让我痛心的,也是需要家长朋友注意的。
 
还有一点信息我没向小新叔叔讲。小新说,其实他已经有两三次轻生的念头了。
他还在药店旁徘徊过,打算买安眠药。还好,如今的他,对自己的未来,重新充满了自信。








(2)
西安市教委199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达35.99%。而北京的调查表明,每1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1名心理障碍者。
曾让许多人羡慕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据称有三分之一不能完成学业而遭淘汰。
而从全国的调查情况看,中学生有较强自信心的比例只有43%,抗挫折能力强的仅占38%,意志力强者占20%。

小李,男,高中。从小名列前茅,家长都是知识分子,因为还有个小儿子,就对小李比较放心,一直也不怎么管。
高二换文理班的时候,班主任找小李谈心:“你是你们班第一,换走了我们班第一,但是我们班第一的同学年级排名要比你高不少,所以,你要好好努力!……”
总之,那个班主任对小李说了些要求和鼓励性的话。

按普通人讲,这些话比较正常,说明老师关心你。
可因为小李从小没有任何压力,突然老师来了这么几句,让他心里承受不住。
从此,成绩下滑,后来干脆休学在家。
当我去他家的时候,小李在卧室,不肯出来。后来,母亲用钥匙打开门。
一个面黄肌瘦,头发杂乱的年轻人躺在床上。听说他已经几个月没出门了。
突然,他站起来,低着头,歇斯底里地怒吼:“给我滚出去!”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一些异常举动,比如突然对家人冷漠,自己把自己关起来等,都需要家长和孩子,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当下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滚大,以至不可收拾。








(3)
萨提亚心理学创始人级人物约翰•贝曼:
和孩子发生联结。我们现在很少能听到孩子内在的声音,大都是从外在行为上回应他们。如果我们能够听到孩子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才可以和你分享他/她的那些感受。你不见得需要完全接受,但是你至少要能听到他/她的内在发出了哪些声音。
每当看到身边的一些家长,为了事业加班应酬,或者每天泡在麻将馆,健身房,而把孩子丢给补习班,我就替孩子们难过。而这些佛系家长,平时除了供给吃喝,基本不关心孩子,只有家长会后,考好了,就给孩子买这个买那个;考不好,打骂一下,再把责任推给班主任或孩子自己。
殊不知,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成绩永远是其次。
而事实是,与孩子多沟通的家庭,孩子成绩和社交能力长大后往往都不会差。
所以,我建议:
如果孩子成绩很好,可以一起参加活动,通过生活的挫折教育,让他变得自信。
如果孩子成绩一般,可以分析原因,鼓励孩子尽力而为,并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没有孟母三迁,就没有孟子。
同样,孩子有了你的陪伴,才会更加健康快乐。记住:在健康面前,成绩就是一张废纸。 查看全部

(1)
 不久前,男高中生(小新)来到我的工作室。陪同的是他的一位叔叔。
为了尊重孩子的隐私,访谈前,征询孩子意见,把叔叔请到了等待区。
小新打扮比较得体,样子也招人喜欢。只是坐了很久,也没有说话。
我等了一会,看他脸有点泛红,可能有点紧张,就让他喝了一口水。
因为之前只和他叔叔联系过,不过也没有具体谈,只说是高中生,最近成绩有点下滑,要求过来直接谈。

大概等了六分钟,小新才开口,“老……老师,我有点口……吃。”他不好意思笑了笑。
“没关系,慢慢来,想好什么就可以聊点什么。”我鼓励性地笑了笑。

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经过对话,小新包袱慢慢放下,说话明显比刚进工作室好很多,不时还和我开个玩笑。
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小新说,是他主动要找心理医生的。
在很多城市,心理咨询还不是很普及。大部分家长认为有病了,才去找心理咨询。
所以,平时基本都是家长要求,让我佯装成父母朋友,上门劝说好好读书,少玩游戏……

小新是在小学的时候,学人结巴,渐渐养成了口吃的习惯。
如今,见到陌生人,或者和老师同学说话多了,就会不自然心跳加速,脸红冒汗。
而他的家庭,我也基本了解了一下,父母平时比较忙,在我们这里开了家美容院。
小新从小到大一直外婆照顾。索性,小新性格比较活泼,引导下,渐渐明白了问题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走的时候,小新很开心,他叔叔也在一旁说,在家里怎么说也没用,没想到这里说说,他就理解了。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选择心理咨询,都是因为孩子成绩下降,而不是因为心理疾病,这才是让我痛心的,也是需要家长朋友注意的。
 
还有一点信息我没向小新叔叔讲。小新说,其实他已经有两三次轻生的念头了。
他还在药店旁徘徊过,打算买安眠药。还好,如今的他,对自己的未来,重新充满了自信。








(2)
西安市教委199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达35.99%。而北京的调查表明,每1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1名心理障碍者。
曾让许多人羡慕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据称有三分之一不能完成学业而遭淘汰。
而从全国的调查情况看,中学生有较强自信心的比例只有43%,抗挫折能力强的仅占38%,意志力强者占20%。

小李,男,高中。从小名列前茅,家长都是知识分子,因为还有个小儿子,就对小李比较放心,一直也不怎么管。
高二换文理班的时候,班主任找小李谈心:“你是你们班第一,换走了我们班第一,但是我们班第一的同学年级排名要比你高不少,所以,你要好好努力!……”
总之,那个班主任对小李说了些要求和鼓励性的话。

按普通人讲,这些话比较正常,说明老师关心你。
可因为小李从小没有任何压力,突然老师来了这么几句,让他心里承受不住。
从此,成绩下滑,后来干脆休学在家。
当我去他家的时候,小李在卧室,不肯出来。后来,母亲用钥匙打开门。
一个面黄肌瘦,头发杂乱的年轻人躺在床上。听说他已经几个月没出门了。
突然,他站起来,低着头,歇斯底里地怒吼:“给我滚出去!”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一些异常举动,比如突然对家人冷漠,自己把自己关起来等,都需要家长和孩子,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当下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滚大,以至不可收拾。








(3)
萨提亚心理学创始人级人物约翰•贝曼:
和孩子发生联结。我们现在很少能听到孩子内在的声音,大都是从外在行为上回应他们。如果我们能够听到孩子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才可以和你分享他/她的那些感受。你不见得需要完全接受,但是你至少要能听到他/她的内在发出了哪些声音。
每当看到身边的一些家长,为了事业加班应酬,或者每天泡在麻将馆,健身房,而把孩子丢给补习班,我就替孩子们难过。而这些佛系家长,平时除了供给吃喝,基本不关心孩子,只有家长会后,考好了,就给孩子买这个买那个;考不好,打骂一下,再把责任推给班主任或孩子自己。
殊不知,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成绩永远是其次。
而事实是,与孩子多沟通的家庭,孩子成绩和社交能力长大后往往都不会差。
所以,我建议:
如果孩子成绩很好,可以一起参加活动,通过生活的挫折教育,让他变得自信。
如果孩子成绩一般,可以分析原因,鼓励孩子尽力而为,并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没有孟母三迁,就没有孟子。
同样,孩子有了你的陪伴,才会更加健康快乐。记住:在健康面前,成绩就是一张废纸。

尊重天性,敬畏生命

亲子教育一个健身爱好者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0 次浏览 • 2018-10-26 15:54 • 来自相关话题

      强迫者是如何成为强迫者,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呢?

一 、强迫型人格的成因

      1、驱力-肛欲期
      其中有个过时的解释叫肛欲期,之所以称过时,是因为后来的许多研究发现对所谓的肛欲期、口欲期等解释有所诟病,但在强迫型人格的研究上,不少理论证实了强迫的驱力和肛欲期阶段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弗洛伊德在1908-1913年的论文里面说到:“强迫型人格的典型行为和小时候如厕训练的过程是有关的,所谓的如厕训练是指小时候怎么学习上厕所的,从一开始的想拉就拉,想尿就尿,慢慢的知道我要自己去上厕所,有便意的时候尝试去控制,然后决定什么时候上厕所,什么时候不上厕所,它是小孩学习自我控制感的一个过程。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他所接触到的大多数强迫型人格都是因为过早和过度的接受了父母严格的大小便训练,其实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有历史原因的,大概在20世纪初期,有相关的育儿理论要求婴儿要在1岁左右开始大小便训练,但从身体的发育来看,1岁之前婴儿的直肠括约肌还未成熟,大致要到18个月左右才能发育成熟,所以1岁左右的婴儿控制大小便的功能还不熟练,在这个阶段进行大小便训练是非常错误的行为,而父母过度的严格要求会让婴儿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自我控制感的阶段成为一种斗争,即控制和顺从的斗争,弗洛伊德推断这通常会构成儿童第一个困难的情形,在这之后的人生里还会面临各种各样控制和顺从的斗争,例如“我要不要听父母的话,我要不要遵守一些社会规则”,长大后他们会面临“是满足社会规则的期待,还是顺从自己的天性愿望的冲突”。
      如果父母过早持续的让孩子感受到严苛,那么孩子就会过早的失去控制感,当外部驱力控制了孩子应该如何做的时候,孩子会陷入一种强迫的状态,很多事情在孩子眼里就变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始终会有一个“如果我不这么做,我就是坏孩子” 的自我评价和恐惧感,害怕遭受来自于别人的惩罚,这就使得长大成人后他们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极高,不允许自己犯错,同时也没有什么乐趣。例如:对于钢琴的喜欢本来是许多孩子源于天然的兴趣,然而父母对弹钢琴这件事赋予了很多意义,比如一定要练多少遍、考过什么等级,学会什么谱子….这使得很多小孩子被迫练琴,久而久之,本该是享受音乐和乐趣的过程,变成了一件应该和必须去做的事,并陷入控制和反抗的斗争,他们害怕不这样做,会遭受惩罚,其实有时候未必是真的惩罚,而只是来自于小时候内心相同情形的恐惧感。







    2、父母严苛的教养方式

      如果父母采用没有弹性的、没有情感理解的教养方式,可能会使儿童对自己产生过高的期待,出现强迫型人格。
      严苛的父母奖罚分明,对好的行为大嘉赞赏,对差的行为不由分说的严加指责,这种没有情感的,没有弹性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同时无法和父母建立深层次的亲密关系,例如面对孩子讲话这件事,严苛的父母会认为“你上课一句话不说,就是乖小孩,但是只要你说一句话,就是坏孩子”;但是从更真诚和亲密的育儿角度来说,“如果你今天上课守规则了,父母可以和孩子谈谈他的感受,譬如,你今天上课都没说话,有没有忍得很辛苦?你上课想说的话,你下课有没有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呀?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和妈妈说说等等”,如果小孩子上课讲话被老师批评了,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来面对这个困难,譬如“你上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了,让你忍不住说话了,你想说的是什么?下次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起想想可以怎么办”。
      3、“人”与“行为”的混淆
      父母通常容易把人和行为混淆,例如面对孩子犯错,父母会说“你是个让我失望的孩子”或者“这么大的人,你应该更懂事”诸如此类的话语,我们能理解父母有时候情绪上来,偶尔会丢一些情绪包袱,但是如果作为一种日常和孩子沟通的主要方式,这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控制和被惩罚的恐惧感,其实人和行为应该被区分开,例如“你今天不按时睡觉,只是今天做错了”,但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个糟糕的人。
      4、相反情形下的强迫行为
      如果一个人生长在一个完全相反、非常混乱的环境中,也可能会促使强迫的行为出现,例如爸爸是个酒鬼,母亲情绪混乱,生活环境一团糟,于是有些人就用自己的想象设定了条理分明的理想状态来保护自己,这个就是典型的从环境衍生出来的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二、 与强迫型人格相处的方式
      其实强迫者的症状有许多的表现形式,例如拖延,进食障碍、成瘾,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是强迫者,那我们给出5点建议:
      1、 和他谈论感受,不要思辨;
      2、 接纳羞耻感,让他知道表达脆弱感也是有力量的;
      3、 放纵自己,例如不想加班、不想上班这些想法,都是人性的正常表达,偶尔出去游玩也不一定要带上电脑和书,不是每件事都要赋予它意义感;
      4、 避免指责或者苛责导致的再给他建立一个更高的标准,而是要帮助他体验放松的乐趣,例如你可以和他说,我今天休假一天,我没干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儿;
      5、 多去确认自己感受,自己是有掌控感的,展示生活的其他可能性,不必和社会规则和道德束缚较劲。
三、 如果自己是强迫者,如何照顾自己?
      1、 在自己身上区分人和行为,人人都会犯错,犯错不意味着你就是个糟糕的人;
      2、 允许自己更像个普通人,我们是人不是神,放下过高的标准,允许自己不完美;
      3、 多体验和享受自己的情感,特别是愤怒的情绪,因为强迫型人格的愤怒通常是指向自己的无力感,陷入被控制和被惩罚的循环里,因此要多去表达和感受这种有力量的情绪。
      希望更多的强迫型人格在责任感和乐趣感之间找到平衡点! 查看全部

      强迫者是如何成为强迫者,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呢?

一 、强迫型人格的成因

      1、驱力-肛欲期
      其中有个过时的解释叫肛欲期,之所以称过时,是因为后来的许多研究发现对所谓的肛欲期、口欲期等解释有所诟病,但在强迫型人格的研究上,不少理论证实了强迫的驱力和肛欲期阶段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弗洛伊德在1908-1913年的论文里面说到:“强迫型人格的典型行为和小时候如厕训练的过程是有关的,所谓的如厕训练是指小时候怎么学习上厕所的,从一开始的想拉就拉,想尿就尿,慢慢的知道我要自己去上厕所,有便意的时候尝试去控制,然后决定什么时候上厕所,什么时候不上厕所,它是小孩学习自我控制感的一个过程。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他所接触到的大多数强迫型人格都是因为过早和过度的接受了父母严格的大小便训练,其实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有历史原因的,大概在20世纪初期,有相关的育儿理论要求婴儿要在1岁左右开始大小便训练,但从身体的发育来看,1岁之前婴儿的直肠括约肌还未成熟,大致要到18个月左右才能发育成熟,所以1岁左右的婴儿控制大小便的功能还不熟练,在这个阶段进行大小便训练是非常错误的行为,而父母过度的严格要求会让婴儿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自我控制感的阶段成为一种斗争,即控制和顺从的斗争,弗洛伊德推断这通常会构成儿童第一个困难的情形,在这之后的人生里还会面临各种各样控制和顺从的斗争,例如“我要不要听父母的话,我要不要遵守一些社会规则”,长大后他们会面临“是满足社会规则的期待,还是顺从自己的天性愿望的冲突”。
      如果父母过早持续的让孩子感受到严苛,那么孩子就会过早的失去控制感,当外部驱力控制了孩子应该如何做的时候,孩子会陷入一种强迫的状态,很多事情在孩子眼里就变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始终会有一个“如果我不这么做,我就是坏孩子” 的自我评价和恐惧感,害怕遭受来自于别人的惩罚,这就使得长大成人后他们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极高,不允许自己犯错,同时也没有什么乐趣。例如:对于钢琴的喜欢本来是许多孩子源于天然的兴趣,然而父母对弹钢琴这件事赋予了很多意义,比如一定要练多少遍、考过什么等级,学会什么谱子….这使得很多小孩子被迫练琴,久而久之,本该是享受音乐和乐趣的过程,变成了一件应该和必须去做的事,并陷入控制和反抗的斗争,他们害怕不这样做,会遭受惩罚,其实有时候未必是真的惩罚,而只是来自于小时候内心相同情形的恐惧感。







    2、父母严苛的教养方式

      如果父母采用没有弹性的、没有情感理解的教养方式,可能会使儿童对自己产生过高的期待,出现强迫型人格。
      严苛的父母奖罚分明,对好的行为大嘉赞赏,对差的行为不由分说的严加指责,这种没有情感的,没有弹性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同时无法和父母建立深层次的亲密关系,例如面对孩子讲话这件事,严苛的父母会认为“你上课一句话不说,就是乖小孩,但是只要你说一句话,就是坏孩子”;但是从更真诚和亲密的育儿角度来说,“如果你今天上课守规则了,父母可以和孩子谈谈他的感受,譬如,你今天上课都没说话,有没有忍得很辛苦?你上课想说的话,你下课有没有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呀?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和妈妈说说等等”,如果小孩子上课讲话被老师批评了,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来面对这个困难,譬如“你上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了,让你忍不住说话了,你想说的是什么?下次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起想想可以怎么办”。
      3、“人”与“行为”的混淆
      父母通常容易把人和行为混淆,例如面对孩子犯错,父母会说“你是个让我失望的孩子”或者“这么大的人,你应该更懂事”诸如此类的话语,我们能理解父母有时候情绪上来,偶尔会丢一些情绪包袱,但是如果作为一种日常和孩子沟通的主要方式,这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控制和被惩罚的恐惧感,其实人和行为应该被区分开,例如“你今天不按时睡觉,只是今天做错了”,但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个糟糕的人。
      4、相反情形下的强迫行为
      如果一个人生长在一个完全相反、非常混乱的环境中,也可能会促使强迫的行为出现,例如爸爸是个酒鬼,母亲情绪混乱,生活环境一团糟,于是有些人就用自己的想象设定了条理分明的理想状态来保护自己,这个就是典型的从环境衍生出来的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二、 与强迫型人格相处的方式
      其实强迫者的症状有许多的表现形式,例如拖延,进食障碍、成瘾,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是强迫者,那我们给出5点建议:
      1、 和他谈论感受,不要思辨;
      2、 接纳羞耻感,让他知道表达脆弱感也是有力量的;
      3、 放纵自己,例如不想加班、不想上班这些想法,都是人性的正常表达,偶尔出去游玩也不一定要带上电脑和书,不是每件事都要赋予它意义感;
      4、 避免指责或者苛责导致的再给他建立一个更高的标准,而是要帮助他体验放松的乐趣,例如你可以和他说,我今天休假一天,我没干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儿;
      5、 多去确认自己感受,自己是有掌控感的,展示生活的其他可能性,不必和社会规则和道德束缚较劲。
三、 如果自己是强迫者,如何照顾自己?
      1、 在自己身上区分人和行为,人人都会犯错,犯错不意味着你就是个糟糕的人;
      2、 允许自己更像个普通人,我们是人不是神,放下过高的标准,允许自己不完美;
      3、 多体验和享受自己的情感,特别是愤怒的情绪,因为强迫型人格的愤怒通常是指向自己的无力感,陷入被控制和被惩罚的循环里,因此要多去表达和感受这种有力量的情绪。
      希望更多的强迫型人格在责任感和乐趣感之间找到平衡点!

【宇哥】一只男鞋引发了一场不可思议的血案《9号秘事:致命儿歌》

视频教程biocell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12 次浏览 • 2018-10-24 10:09 • 来自相关话题

条新动态, 点击查看
不能理解!我的小女儿也是在垃圾堆旁捡的,当时,身旁只有一个脏的不行的小褥子,别的啥也没有!我一看就哭了,脸上好多蚂蚁,全是红点,可她还是极力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她只有快7个月样子!经历了好多,现在是我们全家的宝贝!身体有点弱!说过慢!医生说是早... 显示全部 »
不能理解!我的小女儿也是在垃圾堆旁捡的,当时,身旁只有一个脏的不行的小褥子,别的啥也没有!我一看就哭了,脸上好多蚂蚁,全是红点,可她还是极力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她只有快7个月样子!经历了好多,现在是我们全家的宝贝!身体有点弱!说过慢!医生说是早产原因!但我们全家不后悔!因为生命值得尊重!遗弃生命可耻!这样的父母不值得原谅!
宝贝早中晚

宝贝早中晚 回答了问题 • 2018-05-30 02:12 • 64 个回复 不感兴趣

这年头还需要给孩子吃打虫药吗?

赞同来自:

http://p3.pstatp.com/large/6cb00065f308be35b54
宝塔糖通用名:磷酸哌嗪宝塔糖 。曾用名:六一宝塔糖。替换品 左旋咪唑宝塔糖 。驱肠虫类非处方药药品。具有麻痹蛔虫的作用,使蛔虫不能附着在宿主肠壁,随肠蠕动而排出。... 显示全部 »
http://p3.pstatp.com/large/6cb00065f308be35b54
宝塔糖通用名:磷酸哌嗪宝塔糖 。曾用名:六一宝塔糖。替换品 左旋咪唑宝塔糖 。驱肠虫类非处方药药品。具有麻痹蛔虫的作用,使蛔虫不能附着在宿主肠壁,随肠蠕动而排出。对于上了年纪的各位,想想都是回忆啊(还有点恶心~)。
身体里有虫,都是通过“吃”,才进入人体内的,当然你吃的是虫卵,而不是虫!而这些虫卵多数存在生的食物里。
http://p3.pstatp.com/large/412001c28affe7ce3aa
相信这些,小时候的你们,都有生吃过吧。从泥土里刚扒出来,迫不及待的擦了擦,然后就“嘎吱”,香甜可口啊!有木有啊?可是,小时候的我们是从来不会考虑生吃了这些东西,会不会肚子疼,会不会生虫?我们,好不容扒出来的萝卜、红薯、荸荠等,怎么也要吃上一口啊!
所以,现在以其说是卫生条件好了,倒不如说是做父母的懂得更多了,知道如何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而“宝塔糖”,如今也的确不需要像小时候那样吃了,当然如果有小孩患上蛔虫,那也还是要吃的。
孩子身体内有“蛔虫”的最明显表现,就是面部出现“白斑”、食欲不振、甚至营养不良等!这个时候就要去医院检查,看是否是体内有“蛔虫”。要早发现,早治疗!
秋沅

秋沅 回答了问题 • 2018-05-30 02:09 • 48 个回复 不感兴趣

现在社会到底是生男孩好还是生女孩好?

赞同来自:

http://p1.pstatp.com/large/12340008b65af15aa35f
让我悄悄告诉你们,生女孩好。
过去生女孩是赔钱货,现在时代变了,生男孩是赔钱货。你没见要房要车哪个是女孩?陪着父母看病,那个不是闺女?跪在地上给瘫痪的父母洗脚擦... 显示全部 »
http://p1.pstatp.com/large/12340008b65af15aa35f
让我悄悄告诉你们,生女孩好。
过去生女孩是赔钱货,现在时代变了,生男孩是赔钱货。你没见要房要车哪个是女孩?陪着父母看病,那个不是闺女?跪在地上给瘫痪的父母洗脚擦澡,哪个是亲儿子?生男孩是荣耀,生女孩是福气。
http://p9.pstatp.com/large/1232000899c0d5a965e8

我村有一家,生了四个闺女,两口子天天莺歌小唱,四处跑着打麻将,哪儿人多去哪儿。房子破了也不修,给别人说,“劳那神干啥,大闺女招人,谁进门谁盖房子,没钱别过来。”。第二年,还真有一个山里男孩进门,男孩住山区,28岁没有人提亲,慌了,卖了山里房子出来招亲,盖了新房,买了汽车。气得对门邻居干瞪眼。对门邻居三个儿子,老大才盖了新房结了婚。老二老三都五短三粗屋里晃荡,眼瞅着都到了结婚的年龄,一人一套房子是最低的,现在还没有着落,还不敢给别人说没钱盖房,害怕影响儿子提亲,老两口都60岁了,操心的头发白了,腰也弯了,都60了,天天建筑队打小工。两个儿子都没事人一样四处玩。谁让你生了人家呢
http://p3.pstatp.com/large/ef5001936b642560c12
我舅家老表生了两个儿子,老父亲也是两个儿子,鼓动儿子再生一个闺女,儿子说:“我可不敢试,再生一个儿子要我命。”。现在农村观念已经转变,儿子要,闺女更得要。
我在医院上班,已经见怪不怪,陪着父母来看病的基本都是女儿,那体贴劲儿,一看就是小棉袄。自己儿子都十五岁了,蛊惑老婆也生个女儿。老婆动了心,取了环,一年后,又生了一个儿子 ,看着翘着撒尿的小鸡鸡,哭笑不得。哎,苦命啊,这一辈子是无女儿了!下面大家欣赏欣赏我的宝贝儿子,看中的抱回去你养。
http://p3.pstatp.com/large/12340008b6fe03a875e4

加藤嘉一

加藤嘉一 回答了问题 • 2018-05-30 02:07 • 251 个回复 不感兴趣

你经常失眠吗?因为什么失眠?

赞同来自:

本人从来不失眠,偶尔有晚上躺下来后睡不着一小时,或者深夜突然醒过来等情况,但顶多是一个月1次吧。不过,我周围有不少失眠的人,也从他们那里听到过一些哭声。在此过程当中,我也有机会思考睡眠和失眠的问题。既然明日(3月21日)是睡眠日,那么我也想趁机整理一下我关于这... 显示全部 »
本人从来不失眠,偶尔有晚上躺下来后睡不着一小时,或者深夜突然醒过来等情况,但顶多是一个月1次吧。不过,我周围有不少失眠的人,也从他们那里听到过一些哭声。在此过程当中,我也有机会思考睡眠和失眠的问题。既然明日(3月21日)是睡眠日,那么我也想趁机整理一下我关于这个问题作为外行、非专业的3点思考。
首先,我经过与周围人的比较和交流,认为本人从来不失眠的最大原因应该在于基因,或与基因有关的体质。这一点只能感谢父母了。依我看,我父母、弟弟、妹妹,睡眠均很好,甚至极好。记得有一次在家乡伊豆半岛发生了较大的地震,早晨上学前一家人一起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早饭,主播说深夜在我们所在的地带发生了有明显震感的地震。然而,我们全家5口人均是睡眠很深,一般一晚上不会醒,那么,那一天,一个人都没有注意到发生了地震。我个人凭感觉说,关于睡眠一事,至少对我来说,基因或体质大概占50%的比例。
其次,我觉得还是与自己的生活习惯、规律、状态有关。由于从小要同时面对和处理几件事情(学习、体育、打工等),我不得不把生活习惯和规律规定下来,即每天以同样的时间上学、放学、训练、入睡、起床、打工等)。那么,迄今为止,我还是习惯度过有规律的、早起早睡的生活,每一天以同样的时间入睡和起床,而不轻易改变或被其他因素影响。这种规律性在我看来对睡眠的质量起到关键作用(另外,我一般在入睡的时候已经基本上把一天的精力全部都消耗完的,超级疲惫状态,在这样状态下,想不睡觉也只能睡觉)。实际上,我入睡时的状态和感觉每天都是基本一样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定闹钟,凭入睡时的感觉,大概能猜测和控制起床时的时间和状态。这一规律性因素对我来的睡眠来说大概占35%的比例。
最后,我觉得还是与自己的心态调控有关。迄今为止,我的人生还算是经历了不少事情,也遭遇过不少挫折。不过,我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或一天之内苦恼的事情基本上不会带到第二天。我的意思是说,困难、挫折、无奈等客观状况肯定要持续一段时间,甚至持续一辈子,但主观心态还是可以调整,可以不把那些消极思考和状态带到第二天。我的人生原则是,今天的事情必须在今天之内加以解决,发生了高兴的事情,必须在今天之内消化掉,忘却掉;发生了痛苦的事情,也必须在今天之内消化掉,忘却掉。我习惯以一天为单位做计划,搞状态。这一心态调控和状态调整的因素对我的睡眠来说大概占15%的比例。
不管今天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明天太阳照样升起,与你无关,生活也依然继续。
老汉心语

老汉心语 回答了问题 • 2018-05-30 02:05 • 64 个回复 不感兴趣

是什么导致社会的白眼狼越来越多呢?

赞同来自:

http://p1.pstatp.com/large/50ed000389e007229ec8
导致社会白眼狼增多的主要原因,一是个人基础底子打的不好,二是大环境和小氛围负面作用影响,三是自身不重品行修养。其中,从客观上说,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因素。从主观上... 显示全部 »
http://p1.pstatp.com/large/50ed000389e007229ec8
导致社会白眼狼增多的主要原因,一是个人基础底子打的不好,二是大环境和小氛围负面作用影响,三是自身不重品行修养。其中,从客观上说,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因素。从主观上讲,自身三观不正是最根本的问题。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土壤。孩子从世事不知、哇哇学语、行为模仿到认知世界、说话做事、逐渐成人,最启蒙的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都是最刻骨铭心、最时间长久的。
有人说,一个好的父母赛过100位学校老师。也有人说,孩子身上的优缺点从父母身上都能找到。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家庭教育方式、教育环境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成为白眼狼,责任全在父母身上。幼少年时,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没礼貌不指出,做错事不制止,坏习惯不矫正。青少年时,是家里的“小霸王”、“姑奶奶”,自私任性。顺我则安,逆我则反。甚至叛逆仇视。成年以后,只知啃老,不尽义务。只想自己,不懂感恩。
家庭教育的失败,使孩子走向社会后,不懂人情世故,性格孤僻浮躁,人际关系紧张,抗挫能力低下,做事缺乏长性,事业生活无成。更有甚者,自暴自弃,自杀轻生;放纵自我,惹事生非;触犯法律,走向歧途。
另外,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人生价值观扭曲。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功利,金钱至上,贪图享受,攀比虚荣,不重道德和情义,对父母亲朋、对领导同事、对社会上曾对自己施过援手的人,不知感恩,甚至恩将仇报。这些都是白眼狼的突出表现。
幼少年尚可说岁数小不懂事,青壮年已成人,白眼狼的言行就无法再让社会包容接受。大道理都知,行为上却变异,是品德修养出了问题。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是非不清,好坏不分,中毒不浅,毁的是自己,连累的是挚亲。人,不懂孝道,不守道义,不讲廉耻,就是人渣,就不配做人。
http://p1.pstatp.com/large/4a360009fc751d32939f

谢邀。自己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与调查报告。排除遗传,与器质性病两方面原因。之所以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大都高知,从两方面聊聊自己的看法。
1.生活环境方面。大都数高知家庭,父母都以事业为重,每天的忙碌无暇顾及孩子,会请保姆照顾。如果遇到懂得育儿知识的,孩子会幸... 显示全部 »
谢邀。自己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与调查报告。排除遗传,与器质性病两方面原因。之所以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大都高知,从两方面聊聊自己的看法。
1.生活环境方面。大都数高知家庭,父母都以事业为重,每天的忙碌无暇顾及孩子,会请保姆照顾。如果遇到懂得育儿知识的,孩子会幸运,碰到不懂的,只让孩子吃饱穿暖,与孩子互动小,孩子整天生活在单调的环境中,就容易造成,我有位朋友家孩子就这样,幸亏发现早,训练有改善。
2.家庭教育环境。高知父母,因为自己的学历高,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并且很严格,容忍孩子犯错的忍耐度要低,孩子们的压力很大,很容易造成自我封闭。
以上观点,属个人的理解与周围所见所闻。
http://p1.pstatp.com/large/5517000003eeaa0dd9ac


图片来自网络
澳洲网

澳洲网 回答了问题 • 2018-05-29 22:10 • 38 个回复 不感兴趣

得了超忆症是什么感觉?

赞同来自:

来自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女子莎洛克(Rebecca Sharrock)对于自己出生12天至今的事情都能记得很清楚,乃至细节都可以一一说出。在已经过去的每一天里,莎洛克都能记得发生了什么,包括自己当天穿的衣服,吃了什么,甚至是当时的天气预报,她都能记得一清二楚。莎... 显示全部 »
来自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女子莎洛克(Rebecca Sharrock)对于自己出生12天至今的事情都能记得很清楚,乃至细节都可以一一说出。在已经过去的每一天里,莎洛克都能记得发生了什么,包括自己当天穿的衣服,吃了什么,甚至是当时的天气预报,她都能记得一清二楚。莎洛克可以背出《哈利·波特》全套书籍的所有内容。28岁的莎洛克现在仍然能记得自己1岁生日的时候的各种细节,她表示妈妈给自己穿上了“痒痒的丝绸裙”,自己还因此而大哭了一场。对于这场生日会,莎洛克说道:“其实我并不清楚这一天是什么日子,我只记得妈妈把我放在一件痒痒的衣服里,我就开始哭了。我记得很多人要来看我,但当时的我还是无法理解这一切,好在最终我停止了哭泣。爸爸妈妈送了我一个米妮的毛绒玩具,但它的脸让我感到害怕,我当时不会说话,只能用哭来表达不满。每当我看到这个玩具时,也会将它推开。”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超能力,但其实莎洛克是得了病,这种病叫做“超忆症”(Highly Superior Autobiographical Memory),患病者可以记住自己一生中发生的所有事情,乃至细节,即一个人拥有超长自传性记忆。但是这种疾病是一种无选择记忆,患病者是不能够选择记住什么,忘记什么的。也就是说所有快乐的事都可以被记住,而那些悲伤的事情也无法被忘记。像莎洛克这样的患有超忆症的人,全球仅有80多人。莎洛克表示:“超忆症让我无法忘记生命中的任何一天,而且我也不得不重温所有的历史。”目前尚无办法可以医治好超忆症,但研究显示超忆症人群有可能可以帮助阿茨海默症患者。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 :-D
心如莲花173349538

心如莲花173349538 回答了问题 • 2018-05-30 00:03 • 41 个回复 不感兴趣

奶奶与孙子应是什么关系?

赞同来自:

奶奶与孙子是祖孙关系,这是狭义的原始的也是再客观的一种解释。孙子是奶奶儿子的儿子,奶奶是孙子的爸爸的妈妈。是一种最最亲密,无可替代,最难割舍的间接亲属关系。在孙子的心中,奶奶就是奶奶,称呼一承不变,感情不尽相同,地位遥遥欲坠。在奶奶的心中,孙子是天是地是菩萨,... 显示全部 »
奶奶与孙子是祖孙关系,这是狭义的原始的也是再客观的一种解释。孙子是奶奶儿子的儿子,奶奶是孙子的爸爸的妈妈。是一种最最亲密,无可替代,最难割舍的间接亲属关系。在孙子的心中,奶奶就是奶奶,称呼一承不变,感情不尽相同,地位遥遥欲坠。在奶奶的心中,孙子是天是地是菩萨,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是心头跳动的肉。
http://p1.pstatp.com/large/dd200088c23f8f96050

由于奶奶和孙子是间接的血亲,有无可替代的血脉相连。但他们的关系好、坏、亲、疏取决于中间的核心人物一一孙子的母亲,奶奶的儿媳。
http://p1.pstatp.com/large/3ea50003ca31a53332ab

奶奶的儿媳,孙子的妈妈她在祖孙关系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一座好的桥梁会搭建出和谐、友善、亲密无间的祖孙关系。如果是一座不良的桥梁会将祖孙关系摧毁得一干二净。她清楚自己是奶奶的儿媳,她与奶奶没有血缘,没有亲情。她是孙子的妈妈,孩子是她生的,她们之间有伟大的母爱,他们的承受关系是坚不可摧的。你做奶奶的最好是多做事,少说话,莫攀缘,尽心尽意把孙子带大后安安静静的离开,孙子与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http://p1.pstatp.com/large/3ea20003c8b9386ce344

亲爱的奶奶们:好自珍重吧!不要以为你带孙子会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要以为你掏心掏肺就会有人认可;不要以为你无私奉献就可得到回报。"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做马牛。"我忠诚的奉劝天下奶奶一一不要被孙子孙女的情素牵绊;不要被儿子的孝心打动;不要被自己的责任禁锢。你的家永远是儿孙的家。你会为儿孙的到来而欣喜若狂,倾其所有。儿孙的家不是你的家。你的参与会让他们的家不伦不类,波澜叠起。
http://p1.pstatp.com/large/dd200088c1bada7eb32

趁早为自己打算吧!营造好自己的窝,把握好自己的晚年生活,不要依老买老把自己养儿肓女带孙的劳动作为依靠儿孙们养老的本钱。要把老年幸福的主动权牢牢的挚在自己的手中。
http://p3.pstatp.com/large/dd5000113fc6ce3b460


从父母的出发点来说,大多数的确是拼死拼活为孩子,但后来孩子并不领情的结果也是发生在很多家庭里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会这种现状呢?

首先,父母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很可能自己的养育方式是不科学的,是容易把亲子关系引向破裂的。比如吼叫、苛责、控制等都可能让长大后... 显示全部 »

从父母的出发点来说,大多数的确是拼死拼活为孩子,但后来孩子并不领情的结果也是发生在很多家庭里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会这种现状呢?

首先,父母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很可能自己的养育方式是不科学的,是容易把亲子关系引向破裂的。比如吼叫、苛责、控制等都可能让长大后的孩子对自己心怀怨恨。

其次,很多父母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不允许孩子有一点不听话的举动。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却从来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了解过她们的心声,没有从感情上真正与她们联结上。所以孩子对父母没有情感上的尊重与信任。

再次,从表面上看,好像父母把孩子养大了就是成功了。其实很多父母与孩子的感情都是很脆弱的,甚至是彼此怨恨的。父母觉得孩子是“白眼狼”,孩子觉得父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每天虽然生活在一起,但其实并不真正理解对方。

最后,作为子女,尽管很多性格、关系层面的东西是受父母很大影响的,但这不代表长大后不能改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学习、在改变,就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就不再与自己沟通了。我们渴望的是能够交流的亲子关系,而不单单是把孩子养大成为一个人。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这样的关系,就要先和自己的父母和解,原谅他们当年的无意识。我们也是经过了很多的感受才成长到今天的认知。所以,先学会原谅父母,才会和他们有真正的关系改善。








我不喜欢所谓的“竞争模式”,总觉得哪里有一点问题。
竞争是孩子与孩子,人与人之间的比较,输与盈都在于人们的内心或是衡量的标准,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在一个钢琴比赛中,将所有的评委和观众都蒙着眼睛,让他们不被任何外部环境所影响,同样也不知道出场的选手到... 显示全部 »
我不喜欢所谓的“竞争模式”,总觉得哪里有一点问题。
竞争是孩子与孩子,人与人之间的比较,输与盈都在于人们的内心或是衡量的标准,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在一个钢琴比赛中,将所有的评委和观众都蒙着眼睛,让他们不被任何外部环境所影响,同样也不知道出场的选手到底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或是身体条件,只是用心去聆听独有的琴声,当评委宣布着第一第二第三的时候,聚光灯总会围绕着他们,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那种独有的关注真的会让人沉醉。在观众们的心中,赢得人就是聚光灯下的第一名,对于评委而言,赢得就是聚光灯下的第一名,对于第一名来说,赢得就是自己,毫无疑问,的确,在一个小的钢琴比赛中,赢得的的确确是第一名,可是,就在此时此刻,我突然间想到了一个场景,这不是真实的,是我想象的,就当我们祝贺着第一名的时候,场下却得知了最后一名竟然是一个聋哑人,他比任何人都喜欢音乐,他喜欢用他的生命去演奏,他不希望任何人的同情,只是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最棒的钢琴家,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艰难的,可是他却并没有因为自己得到最后一名而气馁或是伤心,因为她从来就不把任何人当做是竞争对手,她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她自己。
看到这个故事也许有人会说,这也太不靠谱了,拿一个不真实的故事来作为自己的议证。可是就在这个故事中,我发现了两种人,一种是同他人竞争的人,一种是和自己比较的人。
同他人竞争,我们常人的思想就是同自己身旁的人比较,如自己的朋友,亲人或是同学等等,而面对那些早已经在你心中根深蒂固的强者,却没有想着要去超越他,有很多人崇拜那些电脑领域的第一人,世界首富,国家首富,想要成为第二个他们,却干着第三个人的工作,其实优秀的那个人就只有一个,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独特的,为什么要成为某个人第二呢?而不是立志成为行业的第一呢?我喜欢拿考试来举例,在学校的时候,有许多的孩子们就仅仅满足于自己学校的第一,好像其他地区的第一不存在一样。
有些人是长想着要和别人争第一,可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自己就敢保证自己是第一吗?当出现了比自己更为优秀的人,那种优越感就成为了深深地自卑或是嫉妒或是仇恨等等不健康的心态,这不是绝对的,但是这种挫折对于长时间处于第一的人来说,是一种很深的打击。
那如果说,她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人物,佼佼者,就有一种独孤求败的心态,总想着能出现一个和自己竞争的人,慢慢的就觉得自己所追求的并不能给自己带来许许多多的快乐。渐渐觉得生活其实也没什么意思。
当与朋友竞争时,我们总会在朋友面前将自己贬的一文不值,而在心中还在暗暗地窃喜自己在某些方面比朋友强,这难道真的是真心的朋友吗?但是将竞争与友谊分的很开的人的确存在。
但竞争也不是一点优点都没有,竞争可以使我们愈挫愈勇或是其它的什么。
所以我不喜欢竞争,我认为不竞争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不思进取,而是自己给自己的智慧。
和自己竞争,和之前的自己比赛,假如我想要拥有金钱,去买喜欢的东西,那么今天攒了十元钱,我也会很开心,因为今天比昨天多了的钱包中多了十元钱,如果你的钱包中有一百元,而你却想着要二百元,有二百就想要三百,肯定不会生活的很开心。如果今天老师讲的知识我没有全部学会,可是我终于学会计算三角函数题,这就是一个进步,因为昨天我还在为这道题发愁。没有拿到比赛的第一名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机会参加比赛,克服了自己害怕紧张的心理障碍,勇敢的走向舞台,就算最后一名,我也是进步的,因为这是人生中第一次迈入舞台,那么下一次就会比这一次更加好,如果名次一样怎么办?你忘记了,在你进步的时候,他人也在进步,可是你要高兴,因为这一次比之前的自己要好的多,难道不是吗?有些进步是自己没有看到的,可是它的的确确存在,只要自己想要超越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永远不会觉得难过。当你有一天成为第一名的自己的时候,也还会想要创造下一个世界纪录,因为你想要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
哪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是简简单单的,没有努力过,我敢肯定,没有。所有的伟人都经历过漫漫长夜读书学习或是打拼劳累。不努力成天想着超越别人或者羡慕别人是不会成功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什么就要去努力。并且成为最好的自己。
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总想着挑战别人是不是有点简单了呢?

输赢对孩子重要吗?很早就让孩子卷入“竞争模式”真的好吗?

回复

婴幼早教有国才有家abc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0 个回复 • 817 次浏览 • 2018-07-19 13:13 • 来自相关话题

父母离异的孩子,你们过得怎么样?

回复

婴幼早教15876343194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 个回复 • 417 次浏览 • 2018-07-19 13:01 • 来自相关话题

个人心理及情感咨询?

回复

婴幼早教天天天蓝2015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2 个回复 • 450 次浏览 • 2018-07-19 12:49 • 来自相关话题

问一下各位JMs和自己男朋友的朋友如何相处

回复

婴幼早教职业街霸 发起了问题 • 0 人关注 • 0 个回复 • 531 次浏览 • 2018-07-19 12:40 • 来自相关话题

每次被妈妈催找对象心情都好阴郁。。。好讨厌自己为什么没找到个好男友

回复

婴幼早教心痛的9感觉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 个回复 • 429 次浏览 • 2018-07-19 12:10 • 来自相关话题

父母催婚,我该怎么办

回复

婴幼早教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 个回复 • 844 次浏览 • 2018-07-19 12:05 • 来自相关话题

求大家帮帮我,我真的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回复

婴幼早教中医世家 发起了问题 • 0 人关注 • 0 个回复 • 508 次浏览 • 2018-07-19 11:39 • 来自相关话题

奇葩啊大奇葩,怎么会有这种人

回复

婴幼早教灬觉灬主灬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1 个回复 • 409 次浏览 • 2018-07-19 11:34 • 来自相关话题

纠结!如何在这两个男人间选择

回复

婴幼早教0雨茶0 发起了问题 • 0 人关注 • 0 个回复 • 486 次浏览 • 2018-07-19 11:16 • 来自相关话题

怎样才算是虚伪?

回复

手机提问孤独浪客26282591 回复了问题 • 0 人关注 • 29 个回复 • 3220 次浏览 • 2018-05-31 01:09 • 来自相关话题

【心理科普】父母是怎样影响我们自信的形成?

视频教程Peace邮递员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52 次浏览 • 2018-11-26 09:25 • 来自相关话题

【心理向】在亲密关系中,承认“我错了”到底有多难?

视频教程远诗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49 次浏览 • 2018-11-25 17:18 • 来自相关话题

蓓蕾电影课堂 | 学会在大自然中生存

家庭教育周双羡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4 次浏览 • 2018-11-15 14:00 • 来自相关话题

10月27日下午,在古娄一村,由蓓蕾心灵成长公益服务中心定期举办的电影课堂又开课了。提到电影课堂,大家一定会说不就是看电影嘛,其实不然。
电影课堂,这是一种另类的电影课,从电影中提炼出密切贴近生活、高度契合成长的系列主题,如“人际关系”、“社会通识”、“科学基础”、“情绪管理”等等,使孩子们在混龄、开放、多元、没有标准答案的讨论中获得对事物的全局性见解,与国家新一轮教育改革中强化素质教育的导向高度契合。从2017年推出至今,迅速席卷了国内30余个城市,受到学生、家长、学校的好评和媒体的关注。
蓓蕾心灵成长中心的周老师就电影课堂、学习金字塔(主动学习、被动学习)做了专业地诠释。电影课堂不仅是看电影,重要的是让孩子在电影中学会理解问题,并展开讨论,从而改善孩子的素质教育问题,使孩子获得应对未来生活的智慧。它属于主动学习范畴,值得推广。







签到了,看到两页签到表没,电影课堂可受孩子们欢迎了,每次活动前在互动吧的报名都是满的,甚至很多时候都要扩大名额,虽然最终有个别小朋友因临时有事不能参加外,整体签到率还是挺高的。
而蓓蕾心灵成长中心的志愿者,从场地布置、设备调试、到签到、课堂中的纪律维护、工具礼品发放,拍照录像等,他们都做得一丝不苟,努力地服务好每一个活动参与者。尽管这是公益活动,但志愿者们都认真负责,都当成自己的工作在做。
哎呀,扯远了,还是回到电影课堂上来吧。有句话这样说的:讲道理不如讲故事,而好的故事都在电影。赶紧来看一下这期的电影《生存家族》吧。







《生存家族》讲述了某天全世界突然停电,一切用电的工具都不能使用,人们开始惊慌。在东京生活的铃木一家四口,忙于工作的父亲铃木义之,被家务所困的母亲光惠,沉默寡言的弟弟贤司和自私自利的姐姐结衣,决定逃离东京,骑自行车去光惠在乡下的娘家,那里最起码可以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匆匆上路,一人一辆自行车,只带了几件衣服、几瓶水。一路上,面对缺水、日晒、暴雨、狂风、死亡等等威胁,他们互相指责和推诿,濒临崩溃。但是,一家人为了生存而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后,最后成功到达目的地,一家人变得平静又亲密。
陪伴是最好的亲情,成长是最美的人生。故事非常精彩,在骑行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到成长。比如儿子,把走到哪都离不开的手机扔了,将手机皮套剪下来补车胎,因为他渐渐认识到亲情的弥足珍贵,手机没了可以再买,亲情丢了要想再找回却很难。比如父亲,从对孩子不管不顾,对家庭生活笨手笨脚的大男子主义者,变成了一个疼儿疼女疼老婆,为儿为女为妻子,甚至敢献出生命的有责任感的好男人。







看看孩子们看得多么地认真,好像全部被电影给迷住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遇到过停电的情况,对于停电后如何生存充满了好奇。而电影情节也的确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把观众的心都揪紧了。
在看到排队换米时,别人拿出手表和跑车都不给换,只能食物换食物,明白了人在饥饿时,有再多的钱都没有用;在看到父亲饿得实在不行了,手里抓着一只虫子就往嘴里塞时,孩子们都惊叫出了声;在看到父亲送完家人过河后,自己却淹进河里不知是死是活时,大家的担心和遗憾......
电影放到此时,中场休息。孩子们却开始了激动的讨论,父亲到底是死是活啊?他们到底能不能走到目的地?没有电他们怎么生存下去呢?假如是我又该怎么做呢?是啊,如果真的停电了,我们能坚持四个月甚至三年吗?还是什么都不会早早地就饿死掉了?
电影放到最后,父亲还活着,他们一家也走到了目的地,然后在这个地方住了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生存下来。直到两年后的某一天,闹钟开始响了,电来了,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电影落下帷幕。







电影放完了,孩子们却好像还没回过神来,原来这个故事真的引起了他们去深思。于是,周老师给孩子们出了三道题目: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孩子要培养的第一能力是什么?什么是生存力?让孩子们把答案写在纸上,再交上来。
孩子们都写得很认真,孩子代表和家长代表都上台做了精彩的发言。孩子们的回答虽然五花八门,但基本上都回答出了生存能力。现在的孩子太养尊处优了,不要说面对停电生存了,就连平常的野外生存能力都非常欠缺,甚至很多根本没有实践过。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以上三道问题应该怎样回答。
1、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孩子们回答的上好的大学,有好的工作,有车有房,过上好日子。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孩子走向社会之后能不能生存好,能不能活出幸福感。
而家长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培养出“能养活自己的大人”。不管把他们丢到世界哪一个角落,都能够活得下去。就算是赤手空拳,也能靠自己挣一口饭吃。
2、孩子要培养的第一能力是什么?
第一能力当然就是生存力了。人先得活着,先有生存,然后才有生活。
3、什么是生存力?
生存力不仅仅是指活着,而是指一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度或者在哪个阶层生活的能力。这个自由包含时间自由、空间自由和心灵自由,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生存生活。只有具备强大的生存能力,才能够体验生命生活的美好。
最后总结一下,通过此次的电影课堂,让孩子们明白了,除了要在学校里学好知识外,还要学会在大自然中生存,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自立更生的能力、抗挫折能力和面对困难时的应变能力。
好了,本期的蓓蕾电影课堂上完了,下课,咱们下期再见。 查看全部








10月27日下午,在古娄一村,由蓓蕾心灵成长公益服务中心定期举办的电影课堂又开课了。提到电影课堂,大家一定会说不就是看电影嘛,其实不然。
电影课堂,这是一种另类的电影课,从电影中提炼出密切贴近生活、高度契合成长的系列主题,如“人际关系”、“社会通识”、“科学基础”、“情绪管理”等等,使孩子们在混龄、开放、多元、没有标准答案的讨论中获得对事物的全局性见解,与国家新一轮教育改革中强化素质教育的导向高度契合。从2017年推出至今,迅速席卷了国内30余个城市,受到学生、家长、学校的好评和媒体的关注。
蓓蕾心灵成长中心的周老师就电影课堂、学习金字塔(主动学习、被动学习)做了专业地诠释。电影课堂不仅是看电影,重要的是让孩子在电影中学会理解问题,并展开讨论,从而改善孩子的素质教育问题,使孩子获得应对未来生活的智慧。它属于主动学习范畴,值得推广。







签到了,看到两页签到表没,电影课堂可受孩子们欢迎了,每次活动前在互动吧的报名都是满的,甚至很多时候都要扩大名额,虽然最终有个别小朋友因临时有事不能参加外,整体签到率还是挺高的。
而蓓蕾心灵成长中心的志愿者,从场地布置、设备调试、到签到、课堂中的纪律维护、工具礼品发放,拍照录像等,他们都做得一丝不苟,努力地服务好每一个活动参与者。尽管这是公益活动,但志愿者们都认真负责,都当成自己的工作在做。
哎呀,扯远了,还是回到电影课堂上来吧。有句话这样说的:讲道理不如讲故事,而好的故事都在电影。赶紧来看一下这期的电影《生存家族》吧。







《生存家族》讲述了某天全世界突然停电,一切用电的工具都不能使用,人们开始惊慌。在东京生活的铃木一家四口,忙于工作的父亲铃木义之,被家务所困的母亲光惠,沉默寡言的弟弟贤司和自私自利的姐姐结衣,决定逃离东京,骑自行车去光惠在乡下的娘家,那里最起码可以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匆匆上路,一人一辆自行车,只带了几件衣服、几瓶水。一路上,面对缺水、日晒、暴雨、狂风、死亡等等威胁,他们互相指责和推诿,濒临崩溃。但是,一家人为了生存而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后,最后成功到达目的地,一家人变得平静又亲密。
陪伴是最好的亲情,成长是最美的人生。故事非常精彩,在骑行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到成长。比如儿子,把走到哪都离不开的手机扔了,将手机皮套剪下来补车胎,因为他渐渐认识到亲情的弥足珍贵,手机没了可以再买,亲情丢了要想再找回却很难。比如父亲,从对孩子不管不顾,对家庭生活笨手笨脚的大男子主义者,变成了一个疼儿疼女疼老婆,为儿为女为妻子,甚至敢献出生命的有责任感的好男人。







看看孩子们看得多么地认真,好像全部被电影给迷住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遇到过停电的情况,对于停电后如何生存充满了好奇。而电影情节也的确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把观众的心都揪紧了。
在看到排队换米时,别人拿出手表和跑车都不给换,只能食物换食物,明白了人在饥饿时,有再多的钱都没有用;在看到父亲饿得实在不行了,手里抓着一只虫子就往嘴里塞时,孩子们都惊叫出了声;在看到父亲送完家人过河后,自己却淹进河里不知是死是活时,大家的担心和遗憾......
电影放到此时,中场休息。孩子们却开始了激动的讨论,父亲到底是死是活啊?他们到底能不能走到目的地?没有电他们怎么生存下去呢?假如是我又该怎么做呢?是啊,如果真的停电了,我们能坚持四个月甚至三年吗?还是什么都不会早早地就饿死掉了?
电影放到最后,父亲还活着,他们一家也走到了目的地,然后在这个地方住了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生存下来。直到两年后的某一天,闹钟开始响了,电来了,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电影落下帷幕。







电影放完了,孩子们却好像还没回过神来,原来这个故事真的引起了他们去深思。于是,周老师给孩子们出了三道题目: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孩子要培养的第一能力是什么?什么是生存力?让孩子们把答案写在纸上,再交上来。
孩子们都写得很认真,孩子代表和家长代表都上台做了精彩的发言。孩子们的回答虽然五花八门,但基本上都回答出了生存能力。现在的孩子太养尊处优了,不要说面对停电生存了,就连平常的野外生存能力都非常欠缺,甚至很多根本没有实践过。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以上三道问题应该怎样回答。

1、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孩子们回答的上好的大学,有好的工作,有车有房,过上好日子。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孩子走向社会之后能不能生存好,能不能活出幸福感。
而家长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培养出“能养活自己的大人”。不管把他们丢到世界哪一个角落,都能够活得下去。就算是赤手空拳,也能靠自己挣一口饭吃。

2、孩子要培养的第一能力是什么?

第一能力当然就是生存力了。人先得活着,先有生存,然后才有生活。

3、什么是生存力?

生存力不仅仅是指活着,而是指一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度或者在哪个阶层生活的能力。这个自由包含时间自由、空间自由和心灵自由,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生存生活。只有具备强大的生存能力,才能够体验生命生活的美好。
最后总结一下,通过此次的电影课堂,让孩子们明白了,除了要在学校里学好知识外,还要学会在大自然中生存,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自立更生的能力、抗挫折能力和面对困难时的应变能力。
好了,本期的蓓蕾电影课堂上完了,下课,咱们下期再见。

自我实现的预言

家庭教育jsmvxw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1 次浏览 • 2018-11-15 13:57 • 来自相关话题

      1954年之前,人们相信在四分钟以内跑完一英里是不可能的,科学家运动学家也证实了四分钟是人类跑一英里的极限。就在这时Roger Bannister出现了,他说 “有可能,在这件事上人类没有极限,我们能在四分钟之内跑完一英里”。他坚持练习。直到1954年5月6日,牛津大学医学院学生Roger Bannister用了三分59秒跑完一英里,全人类都认为没有人能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他使不可能成为可能。轰动一时,登上全世界的头版头条。它成为梦想一英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在此之前,还有很多人也在默默奋斗梦想一英里,而为什么只有Bannister成功了呢?

      这是因为这些人虽然很努力,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潜意识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人类是不可能在4分钟之内跑完一英里的,那是人类的极限。"数十年来,自从开始一英里跑计时以来,没有人突破四分钟界限,那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只有Roger Bannister相信可以做到。

      事实上Bannister的记录只保持了六周。六周后澳大利亚跑手John Landy就打破了这个记录,他一英里跑了3分57.9秒。第二年,37名跑手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1956年,超过三百名跑手突破四分钟界限。人们的潜意识已经知道人类是可以少于4分钟跑完一英里的,因此人们相继冲破极限。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老师对不同学生的期望,对学生也会有很大的影响,1960年代,哈佛大学的Robert Rosenthal(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Rosenthal随便走进几间学校,到学生中间,让他们接受一次测验,然后告诉他们的老师,“你们的学生刚接受了一个新测试,叫作快速迸发者测试”,测试能让我们找出最有潜力的学生,他对老师说“这只是仅供参考,不能向学生透露,我们不希望学校有歧视行为,只是让你们知道,这些学生有巨大潜力,只有你们知道就好”。老师们不知道的是,对学生进行的测试,只是普通的现成的智商测试,“快速迸发者”或者潜力巨大的学生,都是从一个帽子抓阄抓出来的。他们都是普通学生,和别的学生没有区别。但老师们以为他们有巨大潜力,Robert Rosenthal离开学校,学年结束时再回来,他发现,他查看他们的英语成绩,“快速迸发”学生有明显进步,比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快。他查看他们的数学成绩,这些学生进步也是最大的。Robert Rosenthal又对所有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商测试,他发现被标签为,被随机地标签为“快速迸发”的学生,智商在一年间有很大增加,而且在长期研究中保持着增加。
      仅仅是因为老师们相信那些孩子是具有潜力的孩子,就让这些孩子智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的进步因为老师的信念而提高。
      你按照一个人本来的样子对待他,他就是本来的样子,你按照他能够或者应该成为的样子对待他,他就能成为能够或者应该成为的样子,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查看全部

      1954年之前,人们相信在四分钟以内跑完一英里是不可能的,科学家运动学家也证实了四分钟是人类跑一英里的极限。就在这时Roger Bannister出现了,他说 “有可能,在这件事上人类没有极限,我们能在四分钟之内跑完一英里”。他坚持练习。直到1954年5月6日,牛津大学医学院学生Roger Bannister用了三分59秒跑完一英里,全人类都认为没有人能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他使不可能成为可能。轰动一时,登上全世界的头版头条。它成为梦想一英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在此之前,还有很多人也在默默奋斗梦想一英里,而为什么只有Bannister成功了呢?

      这是因为这些人虽然很努力,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潜意识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人类是不可能在4分钟之内跑完一英里的,那是人类的极限。"数十年来,自从开始一英里跑计时以来,没有人突破四分钟界限,那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只有Roger Bannister相信可以做到。

      事实上Bannister的记录只保持了六周。六周后澳大利亚跑手John Landy就打破了这个记录,他一英里跑了3分57.9秒。第二年,37名跑手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1956年,超过三百名跑手突破四分钟界限。人们的潜意识已经知道人类是可以少于4分钟跑完一英里的,因此人们相继冲破极限。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老师对不同学生的期望,对学生也会有很大的影响,1960年代,哈佛大学的Robert Rosenthal(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Rosenthal随便走进几间学校,到学生中间,让他们接受一次测验,然后告诉他们的老师,“你们的学生刚接受了一个新测试,叫作快速迸发者测试”,测试能让我们找出最有潜力的学生,他对老师说“这只是仅供参考,不能向学生透露,我们不希望学校有歧视行为,只是让你们知道,这些学生有巨大潜力,只有你们知道就好”。老师们不知道的是,对学生进行的测试,只是普通的现成的智商测试,“快速迸发者”或者潜力巨大的学生,都是从一个帽子抓阄抓出来的。他们都是普通学生,和别的学生没有区别。但老师们以为他们有巨大潜力,Robert Rosenthal离开学校,学年结束时再回来,他发现,他查看他们的英语成绩,“快速迸发”学生有明显进步,比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快。他查看他们的数学成绩,这些学生进步也是最大的。Robert Rosenthal又对所有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商测试,他发现被标签为,被随机地标签为“快速迸发”的学生,智商在一年间有很大增加,而且在长期研究中保持着增加。
      仅仅是因为老师们相信那些孩子是具有潜力的孩子,就让这些孩子智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的进步因为老师的信念而提高。
      你按照一个人本来的样子对待他,他就是本来的样子,你按照他能够或者应该成为的样子对待他,他就能成为能够或者应该成为的样子,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独立自尊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shiyuxia200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65 次浏览 • 2018-11-15 13:41 • 来自相关话题

      无论是西方文化强调自我和独立,还是非洲文化强调群体。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完全的自我实现,那么高程度的自尊所达到的互相依赖对所有文化来说都一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为什么培养独立很重要?

      一个人如果有很高的依赖型自尊,就越有可能服从权威人物,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有魅力的领袖告诉他们“你真棒,你真厉害,你太了不起了”,以寻求赞扬与认同。种族主义就是通过比较一些外在你因素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它的中心是相对能力感。但是独立的人没有这种比较需要或需求没有那么强烈,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原则并一定是好的,坚持原则的人更可能听从自己的心,追求做好事,更富同情心,更关爱他人。
二、独立型自尊的优点
      1、更好的认知表现,有强烈独立感的人,会打破常规,选择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2.活到老学到老。有独立性自尊的人总是在问问题,他们想学到更多,他们总是抱着学习的心态
      3.幸福感更高。独立性自尊的人懂得如何表达自己,而非表现自己,他们会更平静,不会不停地向别人证明自己,不会总是处于警惕状态去获得别人的认同与喜欢。
      4.自尊稳定性。Kernis于1995年提出自尊稳定性的概念,指出自尊不稳定的人更可能充满敌对情绪,而自尊稳定的人,更可能宽厚仁慈。这就解释了自尊理论很多的矛盾和误解。Tal的硕士研究论文得出依赖型自尊与自尊不稳定高度相关,独立型自尊与自尊稳定性呈高度相关。
      5.完美主义。Tal的学生Tiffany lgnaczyk and Kate Richey研究指出独立型自尊的人是完美主义者的可能性更低,独立型自尊的人更注重表达自己,注重学习和成长。而依赖型自尊的人更依赖他人的看法,更完美主义,更害怕失败。
三、提高自尊的方法
      自尊是一种态度,是对自我的态度,对自己的评价,依据ABC的改变理论,改变的最重要的方法是B行为。要提高自尊的态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表现出一个高度自尊人的行为。拥有榜样的重要性,榜样不一定只是单一的一个人,可以是一群人,把榜样的所有优点综合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有他们那样的行为,并且慢慢培养我们想要的态度。
      平静的行为。高度独立型自尊的人他们通常更平静,他们的独立型自尊也会随时间而加强。例如正念冥想,当我们越来越多地练习这种方法,给我们带来平静,关注自己,活出自己。运动也能带来平静。当我们体验了平静,导致态度的转变。
      追求想要的生活。Tal说“如果在一个没有人知道你做什么的世界里,你最想要做什么?”也就是抛开外界的认可、赞赏或者批评,问问自己“你热爱什么?你真正想过的是怎么样的人生?什么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些有高度独立型自尊的人会追求他们的兴趣,想一下“什么时候最容易产生心流?”
        担当责任。有高度独立型自尊的人会付诸行动,他们以不断加强自己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希望自己学习并成长。随着时间发展,透过自我知觉理论,会获得更高的独立型自尊。
        真诚的谦虚。一句谚语:“那些追逐荣誉的人,荣誉会躲避他们,那些躲避荣誉的人,荣誉会追逐他们。”荣誉的本质是尊敬自己,如果不断的追逐荣誉,追逐下一个赞扬、下一个奖、下一个认同,荣誉就会躲避我们。相反,如果我躲避荣誉,言行谦虚,随着时间过去,打心底发出的荣誉感就会追逐我。
    Tal说依赖型自尊是天性的一部分,想要改变,就得先服从天性,想象一下,当我们从向外索求认可和赞许到向内探索自己想要的生活,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时候,我们可以摆脱外界的控制,自由的表达自己,而不是努力的表现自己,我们得有多自由。 查看全部

      无论是西方文化强调自我和独立,还是非洲文化强调群体。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完全的自我实现,那么高程度的自尊所达到的互相依赖对所有文化来说都一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为什么培养独立很重要?

      一个人如果有很高的依赖型自尊,就越有可能服从权威人物,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有魅力的领袖告诉他们“你真棒,你真厉害,你太了不起了”,以寻求赞扬与认同。种族主义就是通过比较一些外在你因素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它的中心是相对能力感。但是独立的人没有这种比较需要或需求没有那么强烈,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原则并一定是好的,坚持原则的人更可能听从自己的心,追求做好事,更富同情心,更关爱他人。
二、独立型自尊的优点
      1、更好的认知表现,有强烈独立感的人,会打破常规,选择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2.活到老学到老。有独立性自尊的人总是在问问题,他们想学到更多,他们总是抱着学习的心态
      3.幸福感更高。独立性自尊的人懂得如何表达自己,而非表现自己,他们会更平静,不会不停地向别人证明自己,不会总是处于警惕状态去获得别人的认同与喜欢。
      4.自尊稳定性。Kernis于1995年提出自尊稳定性的概念,指出自尊不稳定的人更可能充满敌对情绪,而自尊稳定的人,更可能宽厚仁慈。这就解释了自尊理论很多的矛盾和误解。Tal的硕士研究论文得出依赖型自尊与自尊不稳定高度相关,独立型自尊与自尊稳定性呈高度相关。
      5.完美主义。Tal的学生Tiffany lgnaczyk and Kate Richey研究指出独立型自尊的人是完美主义者的可能性更低,独立型自尊的人更注重表达自己,注重学习和成长。而依赖型自尊的人更依赖他人的看法,更完美主义,更害怕失败。
三、提高自尊的方法
      自尊是一种态度,是对自我的态度,对自己的评价,依据ABC的改变理论,改变的最重要的方法是B行为。要提高自尊的态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表现出一个高度自尊人的行为。拥有榜样的重要性,榜样不一定只是单一的一个人,可以是一群人,把榜样的所有优点综合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有他们那样的行为,并且慢慢培养我们想要的态度。
      平静的行为。高度独立型自尊的人他们通常更平静,他们的独立型自尊也会随时间而加强。例如正念冥想,当我们越来越多地练习这种方法,给我们带来平静,关注自己,活出自己。运动也能带来平静。当我们体验了平静,导致态度的转变。
      追求想要的生活。Tal说“如果在一个没有人知道你做什么的世界里,你最想要做什么?”也就是抛开外界的认可、赞赏或者批评,问问自己“你热爱什么?你真正想过的是怎么样的人生?什么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些有高度独立型自尊的人会追求他们的兴趣,想一下“什么时候最容易产生心流?”
        担当责任。有高度独立型自尊的人会付诸行动,他们以不断加强自己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希望自己学习并成长。随着时间发展,透过自我知觉理论,会获得更高的独立型自尊。
        真诚的谦虚。一句谚语:“那些追逐荣誉的人,荣誉会躲避他们,那些躲避荣誉的人,荣誉会追逐他们。”荣誉的本质是尊敬自己,如果不断的追逐荣誉,追逐下一个赞扬、下一个奖、下一个认同,荣誉就会躲避我们。相反,如果我躲避荣誉,言行谦虚,随着时间过去,打心底发出的荣誉感就会追逐我。
    Tal说依赖型自尊是天性的一部分,想要改变,就得先服从天性,想象一下,当我们从向外索求认可和赞许到向内探索自己想要的生活,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时候,我们可以摆脱外界的控制,自由的表达自己,而不是努力的表现自己,我们得有多自由。

乖孩子真的好么?

家庭教育霸者天下_2016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5 次浏览 • 2018-11-15 11:43 • 来自相关话题

      在一次小朋友的生日聚会上,有个白白净净,沉默不语的小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谈话之间,隐约了解到小男孩学习成绩优异,是家长眼里的乖孩子,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当他很专注玩弄手上玩具的时候,突然一个小男孩过来一把抢走,他下意识反抗了下,但还是松手了,后来得知那个是他的弟弟,小男孩的妈妈在他们出门前嘱咐了他,要求他照顾好弟弟,似乎他做到了.....小时候“乖”的孩子学业出色,然而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却是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所以做乖孩子真的有那么好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乖”孩子身上总能发现有太多家长的控制感。父母期望我们走在一条可以复制黏贴的道路,过着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理想生活,这就是“乖孩子”。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的被爱的方式和正在经历的面对孩子成长这件事,似乎爱的给予和接受都是有条件的,例如:你乖我才满足你,你听话我才爱你,不然我就抛弃你。

      “听话,才是乖孩子”,这句话束缚过多少人的成长,明明内心想要,明明内心喜欢,但是在乖孩子的标准下被抑制,我们怕父母失望,怕辜负他们对好孩子的期望,以至于长大以后对于喜欢的东西有一种不配得感和不应得感。

      很多心理分析师和疗愈师都发现:
      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小时候表现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
      这是因为乖孩子为了得到大人们的喜爱和表扬,为了少受到处罚和责骂,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将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长此以往,也极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味的喜欢讨好别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不敢提出异议,不敢拒绝别人,丧失了自我。这种人跟人交往的时候,容易变成老好人,不会拒绝,或者是干脆依附于别人,容易被人利用,没有自己的立场,无法成就大事。

      当然也并不是说,孩子不听话、顽劣反而是更好的表现,说明孩子养得好。而是我们一定不要过分强调孩子听话,一定要观察孩子:他的“乖”到底属于哪种情况?是孩子通过压抑自己的想法,为了讨好成年人而表现出的“乖”?还是孩子的心理从小被满足得特别好,他根本不需要通过对抗来实现自己的意志?
      我欣赏天后王菲的教育风格,在近期播出的幻乐之城中,王菲与窦靖童的现场互动,犹如王菲写给窦靖童的那首《童》中,她透出对女儿的期许:“你不可以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不乖”的孩子,更懂得真正爱自己,他们不需要向谁证明自己,只是向着心中的光亮前行。因此 别时刻待在“书本的滤镜”里,做个“被美颜过的乖孩子”!勇敢做自己吧! 查看全部

      在一次小朋友的生日聚会上,有个白白净净,沉默不语的小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谈话之间,隐约了解到小男孩学习成绩优异,是家长眼里的乖孩子,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当他很专注玩弄手上玩具的时候,突然一个小男孩过来一把抢走,他下意识反抗了下,但还是松手了,后来得知那个是他的弟弟,小男孩的妈妈在他们出门前嘱咐了他,要求他照顾好弟弟,似乎他做到了.....小时候“乖”的孩子学业出色,然而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却是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所以做乖孩子真的有那么好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乖”孩子身上总能发现有太多家长的控制感。父母期望我们走在一条可以复制黏贴的道路,过着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理想生活,这就是“乖孩子”。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的被爱的方式和正在经历的面对孩子成长这件事,似乎爱的给予和接受都是有条件的,例如:你乖我才满足你,你听话我才爱你,不然我就抛弃你。

      “听话,才是乖孩子”,这句话束缚过多少人的成长,明明内心想要,明明内心喜欢,但是在乖孩子的标准下被抑制,我们怕父母失望,怕辜负他们对好孩子的期望,以至于长大以后对于喜欢的东西有一种不配得感和不应得感。

      很多心理分析师和疗愈师都发现:
      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小时候表现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
      这是因为乖孩子为了得到大人们的喜爱和表扬,为了少受到处罚和责骂,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将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长此以往,也极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味的喜欢讨好别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不敢提出异议,不敢拒绝别人,丧失了自我。这种人跟人交往的时候,容易变成老好人,不会拒绝,或者是干脆依附于别人,容易被人利用,没有自己的立场,无法成就大事。

      当然也并不是说,孩子不听话、顽劣反而是更好的表现,说明孩子养得好。而是我们一定不要过分强调孩子听话,一定要观察孩子:他的“乖”到底属于哪种情况?是孩子通过压抑自己的想法,为了讨好成年人而表现出的“乖”?还是孩子的心理从小被满足得特别好,他根本不需要通过对抗来实现自己的意志?
      我欣赏天后王菲的教育风格,在近期播出的幻乐之城中,王菲与窦靖童的现场互动,犹如王菲写给窦靖童的那首《童》中,她透出对女儿的期许:“你不可以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不乖”的孩子,更懂得真正爱自己,他们不需要向谁证明自己,只是向着心中的光亮前行。因此 别时刻待在“书本的滤镜”里,做个“被美颜过的乖孩子”!勇敢做自己吧!

适龄边界

家庭教育bxwoe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2 次浏览 • 2018-11-14 10:15 • 来自相关话题

      新生儿哭闹不停;幼儿在家无法无天;上小学的孩子不守规矩;上初中的孩子行为鲁莽;上高中的孩子爱喝酒。这些差错都可能因界线问题引起。这里提出一些孩子应该学习也适合他们年龄层的界线训练大纲。当父母的需要考虑到孩子发展的需要与能力,避免要求超过孩子所能负荷的,却也不要要求太少,疏于管教,以下是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基本调练。请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年龄层的界线训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出生到五个月
      在这个阶段,新生儿需要与父母亲或主要照顾他的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孩子需要有归属感、安全感、受欢迎感。在此阶段,设立界限不如给予婴儿稳定感与安全感那么重要。这里唯一真正的界线是母亲的存在,给予孩子无限安全感。她保护婴儿,抚平他内心的紧张、害怕,或面对冲突的感觉。婴儿独处时常常会因孤独而感到恐慌不已。
      许多母亲都襁褓过她们的婴儿,或用布紧紧把孩子包起来。包裹婴儿,除了可以调节婴儿的体温以外.也使婴儿有安全感即一种外来的界线。婴儿知道他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所以,当婴儿被脱光衣服时,常常会因为失去外面的保护物而惊慌失措。有些人提倡婴儿必须接受“训练”,认为抱、喂婴儿应该有特定的时间。这些方法试着教导婴儿不该随便哭或要求安抚,因为“那表示控制权是在孩子而不是父母”,或因为“那要求都是孩子自私与顺从肉体的表现”。不从孩子身心发展的理论来了解这些观念,对孩子将有很严重破坏性的影响,一个四个月大的婴儿大声啼哭是她想知道这个世界是否安全。因为她还没学会在四周无人时感到自在,她内心感到恐惧、孤立。依照父母的作息时间却不顺着婴儿的需要来抱她喂她,认为让他哭后,不理他,他就不会再哭了,这或许是真的,可是,哭泣停止也可能是因为婴儿感到沮丧,他放弃希望而退缩了。教导孩子延后对需求的满足应该等到一岁以后,等婴儿与母亲之间安全感的基础建立起来以后,独立分离以前必须先有深情的联系。
二、五到十个月

      婴儿从六到十二个月是“孵化期”,他们正在学习“妈妈和我并不是同一个人”。此时,婴儿正在一步步地爬向外面那个又可怕又美妙的世界。虽然婴儿有很强烈的依赖性,但他们开始慢慢地从与母亲的合为一体中挣脱出来。在这个阶段,父母虽然仍是孩子可以依附的安全锚,为了帮忙孩子发展健全的界线,需要鼓励孩子尝试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允许孩子在父母亲以外,还能被其他人或事物吸引。让你的家成为一个安全的新大陆,让孩子可以探险。帮助你的孩子孵育成长时,你还是不可忽略他们与人的感情联系,那是建立他们内心根基所需要的,因为那毕竟是婴儿最主要的工作。我们必须小心满足孩子跟父母良好关系的需要,让他们在感情上有安全感,同时,也允许孩子在自己的父母以外可以放心地往外发展,可是,在这个转接期,孩子的注意力从母亲的身上转移到外面的大千世界,许多的母亲很难适应。那种失去跟孩子亲密关系的挫伤往往非常强烈,尤其是在怀孕生子阶段过后。一个负责的母亲会设法使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在成人的世界得到满足与慰藉。她会鼓励孩子的“孵化”,深知她正在装备她的孩子“离开与分开”的能力。对“不”这个字,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婴儿还没有能力了解或适当地反应。为了避免孩子陷入危险,把他们抱起来并带他们离开危险的地方是最上策。
三、十到十八个月

      在这个“练习”的阶段,你的婴儿不只开始讲话,也开始走路了。世界在她面前展开,充满各种希望与可能性。他会很多时间想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她现在已经有情感与认知的能力,可了解与响应“不”这个字了,在这个阶段,界线变得更为重要,无论是拥有还是倾听界限。锻炼“不”那部分的肌肉乃当务之急。“不”,使你的孩子发现:他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将产生好的结果,或“不”只会引起别人感情的内缩。父母要学习以喜乐之心接受幼儿的“不”,同时,你也要小心协助你的孩子了解:宇宙并不是以他为中心的,人生还是有些界限的。随便在门上涂鸦,任意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都有其后果。只是,你也要注意在指正时,不要浇熄孩子对这个世界所产生的新奇感与兴奋感。
四、十八到三十六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务:学习必须将自己与人分开,却又连接。那个在“练习阶段”中的孩子现已更成熟,发现人生是有界限的,可是,即使是一个分开的个体了,也不表示不能有亲密的关系,在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拥有下列的能力:
      1.有能力与别人有感情的联系,却不会因此失去自我,或与人分开的;
      2.有能力对别人说适当的不,却不会担心失去对方的爱;
      3.有能力接受别人向自己说不,并不会因此在感情上退缩;
      十八到三十六个月的孩子需要学习独立自主。问题是他不想被父母控制,却又必须依赖父母。在这个阶段,要教一个孩子学习设立界线,你必须能在适当的时候尊重孩子的不,也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坚持自己的不。你可以很容易就打赢你与孩子之间的小争战,对于在练习阶段的孩子,父母也要同样地、持续地守住那些牢固的界限。在这个阶段,孩子可以学习家规和了解触犯家规的后果。下面列的是一个可行的管教程序:
      1、第一次犯规。告诉孩子不要在床单上着色。试着用其他方法来满足孩子的需要,比如:给孩子着色本子或空白纸张涂鸦,取代涂床单;
      2、第二次犯错。向孩子再一次说不,并说明他不听话的后果:例如蜡笔会被收起来,不让画画;
      3、第三次犯错。执行孩子犯错后的结果,跟他解释为什么,然后给他几分钟生气及与父母分开一下。
      4.安愁与重归旧好。拥抱与安慰孩子,帮助他与你重新和好。这步骤帮他辨别:做错事的后果与失去父母亲的爱是不同的。让他知道:任何痛苦的后果都不应该伤害到亲子;
五、三岁到五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迈进与性别有关系的发展。每个孩子会认同性别相同的父母,小男孩要效仿父亲,小女孩想要跟妈妈一模一样。他们也发展出与同性父母竞争的感觉,想要与异性的父母结婚,而在其过程中打败同性的父母。他们在为长大成年后各自的性别角色做准备,此时,父母的界线任务很重要。当母亲的必须温和却很坚定地允许女儿对自己的认同与竞争,也必须好好处理儿子占有欲的问题,让他们知道:“我知道你很想跟妈妈结婚,但妈妈已嫁给爸爸了。”做父亲的对儿子和女儿也该如此。这样才能帮忙孩子学习跟异性的父母认同,并保有适当的性格。恐惧儿女性观念初长成的父母,因为本身的恐惧,他们可能会批评或羞愧自己的孩子,使得孩子压抑渴望或性趣。另一个极端是,本身的需要没被满足的父母有时会很情绪化,甚至在肉体上引诱异性的孩子。母亲会跟儿子说:“你爸爸不了解我,你是唯一可以了解我的人。”这种话会使她的儿子对自己在性方面的角色困惑多年。成熟的父母需要有条界线允许儿女发展他们在性方面的角色,并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划分清楚。
六、六岁到十一岁
      在这个所谓的潜伏期或耕耘期,孩子正准备为即将来临的青春期做最后的冲刺。这是童年时期的最后几年,他们借着学校的功课或游戏来学习如何处理事物,并学习结交同性的朋友,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段期间,孩子忙着上学与结交朋友,而父母也有其特定的界线必须完成。父母必须协助孩子建立一些基本的界线:做功课、做家务、孩子需要学习做事情有计划、有始有终,也要学习延迟自己需求的满足感,有目标,以及如何调配自已的时间。
七、十一岁-十八岁
      青春期,是孩子成为大人之前最后的阶段,这阶段牵涉到一些很的任务,比如:在性方面的成熟,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处变不惊的自我,事业的野心,与爱的选择。对父母与子女来说,这段时期可以叫人心惊胆战,你和孩子的关系开始有改变。你不是控制他,而是影响她。你必须比较有弹性地重新考量设下的规矩、界限与后果,所有这些改变就好像是太空中心火箭发射前的倒数计时,你准备把即将长大成人的孩子送到外面的世界。明智的父母会把孩子即将跨入社会的事情放在心里,反复思考。他们必须常常挣扎的问题不再是“我要怎样让他们安分一点?”而是,“我要怎样帮他们靠自己生活?十几岁的青少年必须尽可能去设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作息、价值观、金钱上的界线。如果他们越出自己的界线,就应该承受现实生活中的后果。如果一个十七岁的孩子还必须让大人以限制看电视或打电话来管教他,等他一年后去上大学,一定会有严重的问题发生,那时,学校里的校长,老师都不会在这些小事上设限了;他们处置的方式就是重修、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假如你家的青少年没有受过界线上的训练,你也许会感到很迷惘。         
      不管你家的孩子现今情况如何,从现在就开始吧。如果他们无法对人说不,或不能接受人家对他们说不,请现在就把所有超越界线以外的结果向他们说清楚。在他们离家前的最后几年尽你全力补救,对他们仍会有帮助的。
      以下所列举的几个或是征兆意识比较严重的问题:
      将自己孤立起来,不与家人亲近
      忧郁沮丧的心情
      反抗的行为
      与家人老是发生冲突
      结交损友
      在学校老出状况
      饮食失控症
      喝酒
      嗑药
      有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面对这些问题,许多父母的反应不是设下过多的界线,就是设得太少。太严厉的父母可能会跟即将成年的孩子失去亲密的家庭关系,而太宽大的父母则在孩子需要有个可尊敬的对象时,偏偏想要当他最好的朋友。 查看全部

      新生儿哭闹不停;幼儿在家无法无天;上小学的孩子不守规矩;上初中的孩子行为鲁莽;上高中的孩子爱喝酒。这些差错都可能因界线问题引起。这里提出一些孩子应该学习也适合他们年龄层的界线训练大纲。当父母的需要考虑到孩子发展的需要与能力,避免要求超过孩子所能负荷的,却也不要要求太少,疏于管教,以下是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基本调练。请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年龄层的界线训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出生到五个月
      在这个阶段,新生儿需要与父母亲或主要照顾他的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孩子需要有归属感、安全感、受欢迎感。在此阶段,设立界限不如给予婴儿稳定感与安全感那么重要。这里唯一真正的界线是母亲的存在,给予孩子无限安全感。她保护婴儿,抚平他内心的紧张、害怕,或面对冲突的感觉。婴儿独处时常常会因孤独而感到恐慌不已。
      许多母亲都襁褓过她们的婴儿,或用布紧紧把孩子包起来。包裹婴儿,除了可以调节婴儿的体温以外.也使婴儿有安全感即一种外来的界线。婴儿知道他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所以,当婴儿被脱光衣服时,常常会因为失去外面的保护物而惊慌失措。有些人提倡婴儿必须接受“训练”,认为抱、喂婴儿应该有特定的时间。这些方法试着教导婴儿不该随便哭或要求安抚,因为“那表示控制权是在孩子而不是父母”,或因为“那要求都是孩子自私与顺从肉体的表现”。不从孩子身心发展的理论来了解这些观念,对孩子将有很严重破坏性的影响,一个四个月大的婴儿大声啼哭是她想知道这个世界是否安全。因为她还没学会在四周无人时感到自在,她内心感到恐惧、孤立。依照父母的作息时间却不顺着婴儿的需要来抱她喂她,认为让他哭后,不理他,他就不会再哭了,这或许是真的,可是,哭泣停止也可能是因为婴儿感到沮丧,他放弃希望而退缩了。教导孩子延后对需求的满足应该等到一岁以后,等婴儿与母亲之间安全感的基础建立起来以后,独立分离以前必须先有深情的联系。
二、五到十个月

      婴儿从六到十二个月是“孵化期”,他们正在学习“妈妈和我并不是同一个人”。此时,婴儿正在一步步地爬向外面那个又可怕又美妙的世界。虽然婴儿有很强烈的依赖性,但他们开始慢慢地从与母亲的合为一体中挣脱出来。在这个阶段,父母虽然仍是孩子可以依附的安全锚,为了帮忙孩子发展健全的界线,需要鼓励孩子尝试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允许孩子在父母亲以外,还能被其他人或事物吸引。让你的家成为一个安全的新大陆,让孩子可以探险。帮助你的孩子孵育成长时,你还是不可忽略他们与人的感情联系,那是建立他们内心根基所需要的,因为那毕竟是婴儿最主要的工作。我们必须小心满足孩子跟父母良好关系的需要,让他们在感情上有安全感,同时,也允许孩子在自己的父母以外可以放心地往外发展,可是,在这个转接期,孩子的注意力从母亲的身上转移到外面的大千世界,许多的母亲很难适应。那种失去跟孩子亲密关系的挫伤往往非常强烈,尤其是在怀孕生子阶段过后。一个负责的母亲会设法使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在成人的世界得到满足与慰藉。她会鼓励孩子的“孵化”,深知她正在装备她的孩子“离开与分开”的能力。对“不”这个字,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婴儿还没有能力了解或适当地反应。为了避免孩子陷入危险,把他们抱起来并带他们离开危险的地方是最上策。
三、十到十八个月

      在这个“练习”的阶段,你的婴儿不只开始讲话,也开始走路了。世界在她面前展开,充满各种希望与可能性。他会很多时间想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她现在已经有情感与认知的能力,可了解与响应“不”这个字了,在这个阶段,界线变得更为重要,无论是拥有还是倾听界限。锻炼“不”那部分的肌肉乃当务之急。“不”,使你的孩子发现:他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将产生好的结果,或“不”只会引起别人感情的内缩。父母要学习以喜乐之心接受幼儿的“不”,同时,你也要小心协助你的孩子了解:宇宙并不是以他为中心的,人生还是有些界限的。随便在门上涂鸦,任意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都有其后果。只是,你也要注意在指正时,不要浇熄孩子对这个世界所产生的新奇感与兴奋感。
四、十八到三十六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务:学习必须将自己与人分开,却又连接。那个在“练习阶段”中的孩子现已更成熟,发现人生是有界限的,可是,即使是一个分开的个体了,也不表示不能有亲密的关系,在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拥有下列的能力:
      1.有能力与别人有感情的联系,却不会因此失去自我,或与人分开的;
      2.有能力对别人说适当的不,却不会担心失去对方的爱;
      3.有能力接受别人向自己说不,并不会因此在感情上退缩;
      十八到三十六个月的孩子需要学习独立自主。问题是他不想被父母控制,却又必须依赖父母。在这个阶段,要教一个孩子学习设立界线,你必须能在适当的时候尊重孩子的不,也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坚持自己的不。你可以很容易就打赢你与孩子之间的小争战,对于在练习阶段的孩子,父母也要同样地、持续地守住那些牢固的界限。在这个阶段,孩子可以学习家规和了解触犯家规的后果。下面列的是一个可行的管教程序:
      1、第一次犯规。告诉孩子不要在床单上着色。试着用其他方法来满足孩子的需要,比如:给孩子着色本子或空白纸张涂鸦,取代涂床单;
      2、第二次犯错。向孩子再一次说不,并说明他不听话的后果:例如蜡笔会被收起来,不让画画;
      3、第三次犯错。执行孩子犯错后的结果,跟他解释为什么,然后给他几分钟生气及与父母分开一下。
      4.安愁与重归旧好。拥抱与安慰孩子,帮助他与你重新和好。这步骤帮他辨别:做错事的后果与失去父母亲的爱是不同的。让他知道:任何痛苦的后果都不应该伤害到亲子;
五、三岁到五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迈进与性别有关系的发展。每个孩子会认同性别相同的父母,小男孩要效仿父亲,小女孩想要跟妈妈一模一样。他们也发展出与同性父母竞争的感觉,想要与异性的父母结婚,而在其过程中打败同性的父母。他们在为长大成年后各自的性别角色做准备,此时,父母的界线任务很重要。当母亲的必须温和却很坚定地允许女儿对自己的认同与竞争,也必须好好处理儿子占有欲的问题,让他们知道:“我知道你很想跟妈妈结婚,但妈妈已嫁给爸爸了。”做父亲的对儿子和女儿也该如此。这样才能帮忙孩子学习跟异性的父母认同,并保有适当的性格。恐惧儿女性观念初长成的父母,因为本身的恐惧,他们可能会批评或羞愧自己的孩子,使得孩子压抑渴望或性趣。另一个极端是,本身的需要没被满足的父母有时会很情绪化,甚至在肉体上引诱异性的孩子。母亲会跟儿子说:“你爸爸不了解我,你是唯一可以了解我的人。”这种话会使她的儿子对自己在性方面的角色困惑多年。成熟的父母需要有条界线允许儿女发展他们在性方面的角色,并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划分清楚。
六、六岁到十一岁
      在这个所谓的潜伏期或耕耘期,孩子正准备为即将来临的青春期做最后的冲刺。这是童年时期的最后几年,他们借着学校的功课或游戏来学习如何处理事物,并学习结交同性的朋友,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段期间,孩子忙着上学与结交朋友,而父母也有其特定的界线必须完成。父母必须协助孩子建立一些基本的界线:做功课、做家务、孩子需要学习做事情有计划、有始有终,也要学习延迟自己需求的满足感,有目标,以及如何调配自已的时间。
七、十一岁-十八岁
      青春期,是孩子成为大人之前最后的阶段,这阶段牵涉到一些很的任务,比如:在性方面的成熟,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处变不惊的自我,事业的野心,与爱的选择。对父母与子女来说,这段时期可以叫人心惊胆战,你和孩子的关系开始有改变。你不是控制他,而是影响她。你必须比较有弹性地重新考量设下的规矩、界限与后果,所有这些改变就好像是太空中心火箭发射前的倒数计时,你准备把即将长大成人的孩子送到外面的世界。明智的父母会把孩子即将跨入社会的事情放在心里,反复思考。他们必须常常挣扎的问题不再是“我要怎样让他们安分一点?”而是,“我要怎样帮他们靠自己生活?十几岁的青少年必须尽可能去设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作息、价值观、金钱上的界线。如果他们越出自己的界线,就应该承受现实生活中的后果。如果一个十七岁的孩子还必须让大人以限制看电视或打电话来管教他,等他一年后去上大学,一定会有严重的问题发生,那时,学校里的校长,老师都不会在这些小事上设限了;他们处置的方式就是重修、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假如你家的青少年没有受过界线上的训练,你也许会感到很迷惘。         
      不管你家的孩子现今情况如何,从现在就开始吧。如果他们无法对人说不,或不能接受人家对他们说不,请现在就把所有超越界线以外的结果向他们说清楚。在他们离家前的最后几年尽你全力补救,对他们仍会有帮助的。
      以下所列举的几个或是征兆意识比较严重的问题:
      将自己孤立起来,不与家人亲近
      忧郁沮丧的心情
      反抗的行为
      与家人老是发生冲突
      结交损友
      在学校老出状况
      饮食失控症
      喝酒
      嗑药
      有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面对这些问题,许多父母的反应不是设下过多的界线,就是设得太少。太严厉的父母可能会跟即将成年的孩子失去亲密的家庭关系,而太宽大的父母则在孩子需要有个可尊敬的对象时,偏偏想要当他最好的朋友。

在健康面前,成绩就是一张废纸

家庭教育joemin92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52 次浏览 • 2018-11-01 15:48 • 来自相关话题

(1)
 不久前,男高中生(小新)来到我的工作室。陪同的是他的一位叔叔。
为了尊重孩子的隐私,访谈前,征询孩子意见,把叔叔请到了等待区。
小新打扮比较得体,样子也招人喜欢。只是坐了很久,也没有说话。
我等了一会,看他脸有点泛红,可能有点紧张,就让他喝了一口水。
因为之前只和他叔叔联系过,不过也没有具体谈,只说是高中生,最近成绩有点下滑,要求过来直接谈。

大概等了六分钟,小新才开口,“老……老师,我有点口……吃。”他不好意思笑了笑。
“没关系,慢慢来,想好什么就可以聊点什么。”我鼓励性地笑了笑。

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经过对话,小新包袱慢慢放下,说话明显比刚进工作室好很多,不时还和我开个玩笑。
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小新说,是他主动要找心理医生的。
在很多城市,心理咨询还不是很普及。大部分家长认为有病了,才去找心理咨询。
所以,平时基本都是家长要求,让我佯装成父母朋友,上门劝说好好读书,少玩游戏……

小新是在小学的时候,学人结巴,渐渐养成了口吃的习惯。
如今,见到陌生人,或者和老师同学说话多了,就会不自然心跳加速,脸红冒汗。
而他的家庭,我也基本了解了一下,父母平时比较忙,在我们这里开了家美容院。
小新从小到大一直外婆照顾。索性,小新性格比较活泼,引导下,渐渐明白了问题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走的时候,小新很开心,他叔叔也在一旁说,在家里怎么说也没用,没想到这里说说,他就理解了。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选择心理咨询,都是因为孩子成绩下降,而不是因为心理疾病,这才是让我痛心的,也是需要家长朋友注意的。
 
还有一点信息我没向小新叔叔讲。小新说,其实他已经有两三次轻生的念头了。
他还在药店旁徘徊过,打算买安眠药。还好,如今的他,对自己的未来,重新充满了自信。








(2)
西安市教委199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达35.99%。而北京的调查表明,每1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1名心理障碍者。
曾让许多人羡慕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据称有三分之一不能完成学业而遭淘汰。
而从全国的调查情况看,中学生有较强自信心的比例只有43%,抗挫折能力强的仅占38%,意志力强者占20%。

小李,男,高中。从小名列前茅,家长都是知识分子,因为还有个小儿子,就对小李比较放心,一直也不怎么管。
高二换文理班的时候,班主任找小李谈心:“你是你们班第一,换走了我们班第一,但是我们班第一的同学年级排名要比你高不少,所以,你要好好努力!……”
总之,那个班主任对小李说了些要求和鼓励性的话。

按普通人讲,这些话比较正常,说明老师关心你。
可因为小李从小没有任何压力,突然老师来了这么几句,让他心里承受不住。
从此,成绩下滑,后来干脆休学在家。
当我去他家的时候,小李在卧室,不肯出来。后来,母亲用钥匙打开门。
一个面黄肌瘦,头发杂乱的年轻人躺在床上。听说他已经几个月没出门了。
突然,他站起来,低着头,歇斯底里地怒吼:“给我滚出去!”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一些异常举动,比如突然对家人冷漠,自己把自己关起来等,都需要家长和孩子,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当下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滚大,以至不可收拾。








(3)
萨提亚心理学创始人级人物约翰•贝曼:
和孩子发生联结。我们现在很少能听到孩子内在的声音,大都是从外在行为上回应他们。如果我们能够听到孩子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才可以和你分享他/她的那些感受。你不见得需要完全接受,但是你至少要能听到他/她的内在发出了哪些声音。
每当看到身边的一些家长,为了事业加班应酬,或者每天泡在麻将馆,健身房,而把孩子丢给补习班,我就替孩子们难过。而这些佛系家长,平时除了供给吃喝,基本不关心孩子,只有家长会后,考好了,就给孩子买这个买那个;考不好,打骂一下,再把责任推给班主任或孩子自己。
殊不知,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成绩永远是其次。
而事实是,与孩子多沟通的家庭,孩子成绩和社交能力长大后往往都不会差。
所以,我建议:
如果孩子成绩很好,可以一起参加活动,通过生活的挫折教育,让他变得自信。
如果孩子成绩一般,可以分析原因,鼓励孩子尽力而为,并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没有孟母三迁,就没有孟子。
同样,孩子有了你的陪伴,才会更加健康快乐。记住:在健康面前,成绩就是一张废纸。 查看全部

(1)
 不久前,男高中生(小新)来到我的工作室。陪同的是他的一位叔叔。
为了尊重孩子的隐私,访谈前,征询孩子意见,把叔叔请到了等待区。
小新打扮比较得体,样子也招人喜欢。只是坐了很久,也没有说话。
我等了一会,看他脸有点泛红,可能有点紧张,就让他喝了一口水。
因为之前只和他叔叔联系过,不过也没有具体谈,只说是高中生,最近成绩有点下滑,要求过来直接谈。

大概等了六分钟,小新才开口,“老……老师,我有点口……吃。”他不好意思笑了笑。
“没关系,慢慢来,想好什么就可以聊点什么。”我鼓励性地笑了笑。

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经过对话,小新包袱慢慢放下,说话明显比刚进工作室好很多,不时还和我开个玩笑。
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小新说,是他主动要找心理医生的。
在很多城市,心理咨询还不是很普及。大部分家长认为有病了,才去找心理咨询。
所以,平时基本都是家长要求,让我佯装成父母朋友,上门劝说好好读书,少玩游戏……

小新是在小学的时候,学人结巴,渐渐养成了口吃的习惯。
如今,见到陌生人,或者和老师同学说话多了,就会不自然心跳加速,脸红冒汗。
而他的家庭,我也基本了解了一下,父母平时比较忙,在我们这里开了家美容院。
小新从小到大一直外婆照顾。索性,小新性格比较活泼,引导下,渐渐明白了问题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走的时候,小新很开心,他叔叔也在一旁说,在家里怎么说也没用,没想到这里说说,他就理解了。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选择心理咨询,都是因为孩子成绩下降,而不是因为心理疾病,这才是让我痛心的,也是需要家长朋友注意的。
 
还有一点信息我没向小新叔叔讲。小新说,其实他已经有两三次轻生的念头了。
他还在药店旁徘徊过,打算买安眠药。还好,如今的他,对自己的未来,重新充满了自信。








(2)
西安市教委199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达35.99%。而北京的调查表明,每1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1名心理障碍者。
曾让许多人羡慕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据称有三分之一不能完成学业而遭淘汰。
而从全国的调查情况看,中学生有较强自信心的比例只有43%,抗挫折能力强的仅占38%,意志力强者占20%。

小李,男,高中。从小名列前茅,家长都是知识分子,因为还有个小儿子,就对小李比较放心,一直也不怎么管。
高二换文理班的时候,班主任找小李谈心:“你是你们班第一,换走了我们班第一,但是我们班第一的同学年级排名要比你高不少,所以,你要好好努力!……”
总之,那个班主任对小李说了些要求和鼓励性的话。

按普通人讲,这些话比较正常,说明老师关心你。
可因为小李从小没有任何压力,突然老师来了这么几句,让他心里承受不住。
从此,成绩下滑,后来干脆休学在家。
当我去他家的时候,小李在卧室,不肯出来。后来,母亲用钥匙打开门。
一个面黄肌瘦,头发杂乱的年轻人躺在床上。听说他已经几个月没出门了。
突然,他站起来,低着头,歇斯底里地怒吼:“给我滚出去!”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一些异常举动,比如突然对家人冷漠,自己把自己关起来等,都需要家长和孩子,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当下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滚大,以至不可收拾。








(3)
萨提亚心理学创始人级人物约翰•贝曼:
和孩子发生联结。我们现在很少能听到孩子内在的声音,大都是从外在行为上回应他们。如果我们能够听到孩子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才可以和你分享他/她的那些感受。你不见得需要完全接受,但是你至少要能听到他/她的内在发出了哪些声音。
每当看到身边的一些家长,为了事业加班应酬,或者每天泡在麻将馆,健身房,而把孩子丢给补习班,我就替孩子们难过。而这些佛系家长,平时除了供给吃喝,基本不关心孩子,只有家长会后,考好了,就给孩子买这个买那个;考不好,打骂一下,再把责任推给班主任或孩子自己。
殊不知,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成绩永远是其次。
而事实是,与孩子多沟通的家庭,孩子成绩和社交能力长大后往往都不会差。
所以,我建议:
如果孩子成绩很好,可以一起参加活动,通过生活的挫折教育,让他变得自信。
如果孩子成绩一般,可以分析原因,鼓励孩子尽力而为,并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没有孟母三迁,就没有孟子。
同样,孩子有了你的陪伴,才会更加健康快乐。记住:在健康面前,成绩就是一张废纸。

尊重天性,敬畏生命

亲子教育一个健身爱好者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40 次浏览 • 2018-10-26 15:54 • 来自相关话题

      强迫者是如何成为强迫者,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呢?

一 、强迫型人格的成因

      1、驱力-肛欲期
      其中有个过时的解释叫肛欲期,之所以称过时,是因为后来的许多研究发现对所谓的肛欲期、口欲期等解释有所诟病,但在强迫型人格的研究上,不少理论证实了强迫的驱力和肛欲期阶段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弗洛伊德在1908-1913年的论文里面说到:“强迫型人格的典型行为和小时候如厕训练的过程是有关的,所谓的如厕训练是指小时候怎么学习上厕所的,从一开始的想拉就拉,想尿就尿,慢慢的知道我要自己去上厕所,有便意的时候尝试去控制,然后决定什么时候上厕所,什么时候不上厕所,它是小孩学习自我控制感的一个过程。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他所接触到的大多数强迫型人格都是因为过早和过度的接受了父母严格的大小便训练,其实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有历史原因的,大概在20世纪初期,有相关的育儿理论要求婴儿要在1岁左右开始大小便训练,但从身体的发育来看,1岁之前婴儿的直肠括约肌还未成熟,大致要到18个月左右才能发育成熟,所以1岁左右的婴儿控制大小便的功能还不熟练,在这个阶段进行大小便训练是非常错误的行为,而父母过度的严格要求会让婴儿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自我控制感的阶段成为一种斗争,即控制和顺从的斗争,弗洛伊德推断这通常会构成儿童第一个困难的情形,在这之后的人生里还会面临各种各样控制和顺从的斗争,例如“我要不要听父母的话,我要不要遵守一些社会规则”,长大后他们会面临“是满足社会规则的期待,还是顺从自己的天性愿望的冲突”。
      如果父母过早持续的让孩子感受到严苛,那么孩子就会过早的失去控制感,当外部驱力控制了孩子应该如何做的时候,孩子会陷入一种强迫的状态,很多事情在孩子眼里就变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始终会有一个“如果我不这么做,我就是坏孩子” 的自我评价和恐惧感,害怕遭受来自于别人的惩罚,这就使得长大成人后他们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极高,不允许自己犯错,同时也没有什么乐趣。例如:对于钢琴的喜欢本来是许多孩子源于天然的兴趣,然而父母对弹钢琴这件事赋予了很多意义,比如一定要练多少遍、考过什么等级,学会什么谱子….这使得很多小孩子被迫练琴,久而久之,本该是享受音乐和乐趣的过程,变成了一件应该和必须去做的事,并陷入控制和反抗的斗争,他们害怕不这样做,会遭受惩罚,其实有时候未必是真的惩罚,而只是来自于小时候内心相同情形的恐惧感。







    2、父母严苛的教养方式

      如果父母采用没有弹性的、没有情感理解的教养方式,可能会使儿童对自己产生过高的期待,出现强迫型人格。
      严苛的父母奖罚分明,对好的行为大嘉赞赏,对差的行为不由分说的严加指责,这种没有情感的,没有弹性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同时无法和父母建立深层次的亲密关系,例如面对孩子讲话这件事,严苛的父母会认为“你上课一句话不说,就是乖小孩,但是只要你说一句话,就是坏孩子”;但是从更真诚和亲密的育儿角度来说,“如果你今天上课守规则了,父母可以和孩子谈谈他的感受,譬如,你今天上课都没说话,有没有忍得很辛苦?你上课想说的话,你下课有没有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呀?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和妈妈说说等等”,如果小孩子上课讲话被老师批评了,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来面对这个困难,譬如“你上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了,让你忍不住说话了,你想说的是什么?下次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起想想可以怎么办”。
      3、“人”与“行为”的混淆
      父母通常容易把人和行为混淆,例如面对孩子犯错,父母会说“你是个让我失望的孩子”或者“这么大的人,你应该更懂事”诸如此类的话语,我们能理解父母有时候情绪上来,偶尔会丢一些情绪包袱,但是如果作为一种日常和孩子沟通的主要方式,这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控制和被惩罚的恐惧感,其实人和行为应该被区分开,例如“你今天不按时睡觉,只是今天做错了”,但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个糟糕的人。
      4、相反情形下的强迫行为
      如果一个人生长在一个完全相反、非常混乱的环境中,也可能会促使强迫的行为出现,例如爸爸是个酒鬼,母亲情绪混乱,生活环境一团糟,于是有些人就用自己的想象设定了条理分明的理想状态来保护自己,这个就是典型的从环境衍生出来的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二、 与强迫型人格相处的方式
      其实强迫者的症状有许多的表现形式,例如拖延,进食障碍、成瘾,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是强迫者,那我们给出5点建议:
      1、 和他谈论感受,不要思辨;
      2、 接纳羞耻感,让他知道表达脆弱感也是有力量的;
      3、 放纵自己,例如不想加班、不想上班这些想法,都是人性的正常表达,偶尔出去游玩也不一定要带上电脑和书,不是每件事都要赋予它意义感;
      4、 避免指责或者苛责导致的再给他建立一个更高的标准,而是要帮助他体验放松的乐趣,例如你可以和他说,我今天休假一天,我没干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儿;
      5、 多去确认自己感受,自己是有掌控感的,展示生活的其他可能性,不必和社会规则和道德束缚较劲。
三、 如果自己是强迫者,如何照顾自己?
      1、 在自己身上区分人和行为,人人都会犯错,犯错不意味着你就是个糟糕的人;
      2、 允许自己更像个普通人,我们是人不是神,放下过高的标准,允许自己不完美;
      3、 多体验和享受自己的情感,特别是愤怒的情绪,因为强迫型人格的愤怒通常是指向自己的无力感,陷入被控制和被惩罚的循环里,因此要多去表达和感受这种有力量的情绪。
      希望更多的强迫型人格在责任感和乐趣感之间找到平衡点! 查看全部

      强迫者是如何成为强迫者,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呢?

一 、强迫型人格的成因

      1、驱力-肛欲期
      其中有个过时的解释叫肛欲期,之所以称过时,是因为后来的许多研究发现对所谓的肛欲期、口欲期等解释有所诟病,但在强迫型人格的研究上,不少理论证实了强迫的驱力和肛欲期阶段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弗洛伊德在1908-1913年的论文里面说到:“强迫型人格的典型行为和小时候如厕训练的过程是有关的,所谓的如厕训练是指小时候怎么学习上厕所的,从一开始的想拉就拉,想尿就尿,慢慢的知道我要自己去上厕所,有便意的时候尝试去控制,然后决定什么时候上厕所,什么时候不上厕所,它是小孩学习自我控制感的一个过程。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他所接触到的大多数强迫型人格都是因为过早和过度的接受了父母严格的大小便训练,其实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有历史原因的,大概在20世纪初期,有相关的育儿理论要求婴儿要在1岁左右开始大小便训练,但从身体的发育来看,1岁之前婴儿的直肠括约肌还未成熟,大致要到18个月左右才能发育成熟,所以1岁左右的婴儿控制大小便的功能还不熟练,在这个阶段进行大小便训练是非常错误的行为,而父母过度的严格要求会让婴儿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自我控制感的阶段成为一种斗争,即控制和顺从的斗争,弗洛伊德推断这通常会构成儿童第一个困难的情形,在这之后的人生里还会面临各种各样控制和顺从的斗争,例如“我要不要听父母的话,我要不要遵守一些社会规则”,长大后他们会面临“是满足社会规则的期待,还是顺从自己的天性愿望的冲突”。
      如果父母过早持续的让孩子感受到严苛,那么孩子就会过早的失去控制感,当外部驱力控制了孩子应该如何做的时候,孩子会陷入一种强迫的状态,很多事情在孩子眼里就变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始终会有一个“如果我不这么做,我就是坏孩子” 的自我评价和恐惧感,害怕遭受来自于别人的惩罚,这就使得长大成人后他们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极高,不允许自己犯错,同时也没有什么乐趣。例如:对于钢琴的喜欢本来是许多孩子源于天然的兴趣,然而父母对弹钢琴这件事赋予了很多意义,比如一定要练多少遍、考过什么等级,学会什么谱子….这使得很多小孩子被迫练琴,久而久之,本该是享受音乐和乐趣的过程,变成了一件应该和必须去做的事,并陷入控制和反抗的斗争,他们害怕不这样做,会遭受惩罚,其实有时候未必是真的惩罚,而只是来自于小时候内心相同情形的恐惧感。







    2、父母严苛的教养方式

      如果父母采用没有弹性的、没有情感理解的教养方式,可能会使儿童对自己产生过高的期待,出现强迫型人格。
      严苛的父母奖罚分明,对好的行为大嘉赞赏,对差的行为不由分说的严加指责,这种没有情感的,没有弹性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同时无法和父母建立深层次的亲密关系,例如面对孩子讲话这件事,严苛的父母会认为“你上课一句话不说,就是乖小孩,但是只要你说一句话,就是坏孩子”;但是从更真诚和亲密的育儿角度来说,“如果你今天上课守规则了,父母可以和孩子谈谈他的感受,譬如,你今天上课都没说话,有没有忍得很辛苦?你上课想说的话,你下课有没有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呀?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和妈妈说说等等”,如果小孩子上课讲话被老师批评了,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来面对这个困难,譬如“你上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了,让你忍不住说话了,你想说的是什么?下次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起想想可以怎么办”。
      3、“人”与“行为”的混淆
      父母通常容易把人和行为混淆,例如面对孩子犯错,父母会说“你是个让我失望的孩子”或者“这么大的人,你应该更懂事”诸如此类的话语,我们能理解父母有时候情绪上来,偶尔会丢一些情绪包袱,但是如果作为一种日常和孩子沟通的主要方式,这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控制和被惩罚的恐惧感,其实人和行为应该被区分开,例如“你今天不按时睡觉,只是今天做错了”,但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个糟糕的人。
      4、相反情形下的强迫行为
      如果一个人生长在一个完全相反、非常混乱的环境中,也可能会促使强迫的行为出现,例如爸爸是个酒鬼,母亲情绪混乱,生活环境一团糟,于是有些人就用自己的想象设定了条理分明的理想状态来保护自己,这个就是典型的从环境衍生出来的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二、 与强迫型人格相处的方式
      其实强迫者的症状有许多的表现形式,例如拖延,进食障碍、成瘾,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是强迫者,那我们给出5点建议:
      1、 和他谈论感受,不要思辨;
      2、 接纳羞耻感,让他知道表达脆弱感也是有力量的;
      3、 放纵自己,例如不想加班、不想上班这些想法,都是人性的正常表达,偶尔出去游玩也不一定要带上电脑和书,不是每件事都要赋予它意义感;
      4、 避免指责或者苛责导致的再给他建立一个更高的标准,而是要帮助他体验放松的乐趣,例如你可以和他说,我今天休假一天,我没干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儿;
      5、 多去确认自己感受,自己是有掌控感的,展示生活的其他可能性,不必和社会规则和道德束缚较劲。
三、 如果自己是强迫者,如何照顾自己?
      1、 在自己身上区分人和行为,人人都会犯错,犯错不意味着你就是个糟糕的人;
      2、 允许自己更像个普通人,我们是人不是神,放下过高的标准,允许自己不完美;
      3、 多体验和享受自己的情感,特别是愤怒的情绪,因为强迫型人格的愤怒通常是指向自己的无力感,陷入被控制和被惩罚的循环里,因此要多去表达和感受这种有力量的情绪。
      希望更多的强迫型人格在责任感和乐趣感之间找到平衡点!

【宇哥】一只男鞋引发了一场不可思议的血案《9号秘事:致命儿歌》

视频教程biocell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12 次浏览 • 2018-10-24 10:09 • 来自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