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

日剧

【还原神厨】孤独的美食家-亲子丼

视频教程苗条_俊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78 次浏览 • 2018-11-26 09:31 • 来自相关话题

国学关键是方法--图库论语学习法

亲子教育陈鹏文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63 次浏览 • 2018-11-22 10:24 • 来自相关话题

[h3]「论语」是什么?[/h3]课堂笔记!
孔子去世后,学生守孝三年。在老师的坟前,师兄弟们总得做点事,于是各人带来自己的课堂笔记,互相回忆,互相补充......
老师周游列国,游到什么地方,就讲到什么地方;学生太多,根基不同,老师因材施教,见什么人,就讲什么话。






孔陵在山东曲阜
整理出来几十年,上百人(研究生就七十二位)的课堂笔记,Mission Impossible!要方法、时间、金钱,甚至还要一点权威.....
幸好有子路在,他既能干,又是全球首富,一共为老师守孝六年。笔记终于整理出来了,这就是现在的「论语」,约一万五千字。
如果够聪明,够仔细,您甚至还能发现这份笔记仍有瑕疵:有几处重复,可能还有写错误(大不敬了)。
2500年以来,大家都用这份笔记。
偶尔会出现一些学霸、学神级的,如孟子、朱熹、二程、王阳明等,在这份笔记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






每段「论语」是一颗珍珠
[h3]通病:重视内容、轻视方法[/h3]大多人并没从「论语」中明显受益,否则,我们的社会绝对不会是今天这样子。
为什么会这样?
依个人浅见,2500年以来,大家都忙着“理解”笔记的内容,没人研究学习方法,至今没有还没有一套像样的、适合普通人(孔子眼中的“小人”)的使用笔记的方法。
2500年以来,我们的方法除了死背还是死背!
背难,「论语」没有故事情节、逻辑次序;用更难,「论语」缺少应用情景。






需要清洗、抛光与分类
当今,民族要复兴,文化要自信,国学正在热。
毕竟是二十一世纪了,社会、文化、政治、观念、交通,甚至人的阅读习惯,与孔子当年完全不同。你我都是普通人,行色匆匆,亚历山大,也就有一些碎片时间,还的追剧、打游戏。
有没有一种简单、有趣而有效的方式,能把「论语」这类书活学活用、古为今用、现学现用?
现在有了!
[h3]来自珍珠、项链、耳坠的启示[/h3]从珍珠、珍珠项链、珍珠耳坠中得到启发,我研发出一种“图库论语学习法”,图有两层含义,图片与思维导图;库就是数据库。
在我看来,每段「论语」就是一颗珍珠:有大粒、有小粒;有的人人都喜欢,有的少数人才欣赏。而且,经历了2500多年,大多珍珠上都落了一层历史的灰尘。






做成项链提高附加值
[h3]第一步,珍珠的清洗、抛光与分类。[/h3]分类是一切科学的前提。
我把「论语」输进电脑,用数据库的思路,赋诸以各种属性,如名家解释;直接或间接引语(孔子原话、学生转述);话题分类(仁、政、礼、义),属性可修改与增加.......
此步,方法简单,工作量大,属于曾国藩讲的死功夫、笨功夫,一旦基础库建立,用起来则很有效。
如果想找#孔子同时提到君子与小人#的所有原话,自己翻书,最起码半天,而在我的数据库中,只要2-3秒,马上过滤出来。
对基础库不满意?可定制成自己的口味呀!
散珍珠,只能用袋子装,携带不便,谈不上漂亮,价值不高。串起来,变成珍珠项链,附加值才体现出来。一旦大师定制,颗颗精选,组合成特别含义,附加值更高。






大师作品价值更高
[h3]第二步,按话题分类,把论语做成项链。[/h3]“项链”方便用、连带记,例如清明节、重阳节、踏青、孔门学霸、论语与毛泽东家人……此处,我煞费心机,把一些珍珠穿起来,让你用起来得心应手,一次买一串,一串最起码有七颗珍珠。
穿珍珠项链,用什么线自然也很重要,有用金线,有用丝线,我用MM线,版本是imindmap 11,来自英国TONY BUZAN。
凸显耳朵的漂亮,打两个珍珠耳坠;显示脖子修长,做一项链吊坠。不是所有的珍珠都能做坠子的!形状圆,粒要大,色要正,易加工(主要穿孔),能嵌金银。
不是所有的论语都是金句,你要会挑。
[h3]第三步,常用的金句配图画,做出耳坠、胸坠。[/h3]我们是普通人,学「论语」目的是为了“用”,在对的场合、找对圣人当时讲过的话,表达对自己的意思。
找一幅与金句相关的画,看到此画,您马上就能进入类似情景,想到与之对应的这句(段)论语。人毕竟是图像的动物,记图易,识字难;






大、正、圆做成耳坠、吊坠
珠宝大师挑最好的珍珠,打上孔,嵌金银,做成耳(胸)坠。我把「论语」的金句,做成思维导图,这是第二张图。经常翻翻看,瞬间就知道什么场合使用,有哪些含义,哪些批注、自己感悟……
[h3]能百度的都不是能力,关键在方法[/h3]图库法学论语,一句(金句)、一画(引导)、一图(思维导图)、终身批注,一切都在思维导图的平台上。本人推荐Mac电脑与iMindmap 11。
抛光、分类、项链、耳坠、吊坠……用图库法学论语,不是自己读死书,而是站在常青的肩膀上(1.70CM)、走进常青的脑图世界(约25年历史)与论语世界(1年历史)。






一句一画一图终身批注
顺手牵羊,拿走他定制项链、耳坠、吊坠.....遇到喜欢的,照单全收;不喜欢的,稍做调整……你与常青在同一平台上,用的同一数据库。
常青的「图库法论语」,已经过五个班小学生的验证,孩子喜欢,效果不错,目前仍在疯狂升级中。
欢迎加微信关注!






用图库法给中小学生讲论语 查看全部

[h3]「论语」是什么?[/h3]课堂笔记!
孔子去世后,学生守孝三年。在老师的坟前,师兄弟们总得做点事,于是各人带来自己的课堂笔记,互相回忆,互相补充......
老师周游列国,游到什么地方,就讲到什么地方;学生太多,根基不同,老师因材施教,见什么人,就讲什么话。






孔陵在山东曲阜
整理出来几十年,上百人(研究生就七十二位)的课堂笔记,Mission Impossible!要方法、时间、金钱,甚至还要一点权威.....
幸好有子路在,他既能干,又是全球首富,一共为老师守孝六年。笔记终于整理出来了,这就是现在的「论语」,约一万五千字。
如果够聪明,够仔细,您甚至还能发现这份笔记仍有瑕疵:有几处重复,可能还有写错误(大不敬了)。
2500年以来,大家都用这份笔记。
偶尔会出现一些学霸、学神级的,如孟子、朱熹、二程、王阳明等,在这份笔记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






每段「论语」是一颗珍珠
[h3]通病:重视内容、轻视方法[/h3]大多人并没从「论语」中明显受益,否则,我们的社会绝对不会是今天这样子。
为什么会这样?
依个人浅见,2500年以来,大家都忙着“理解”笔记的内容,没人研究学习方法,至今没有还没有一套像样的、适合普通人(孔子眼中的“小人”)的使用笔记的方法。
2500年以来,我们的方法除了死背还是死背!
背难,「论语」没有故事情节、逻辑次序;用更难,「论语」缺少应用情景。






需要清洗、抛光与分类
当今,民族要复兴,文化要自信,国学正在热。
毕竟是二十一世纪了,社会、文化、政治、观念、交通,甚至人的阅读习惯,与孔子当年完全不同。你我都是普通人,行色匆匆,亚历山大,也就有一些碎片时间,还的追剧、打游戏。
有没有一种简单、有趣而有效的方式,能把「论语」这类书活学活用、古为今用、现学现用?
现在有了!
[h3]来自珍珠、项链、耳坠的启示[/h3]从珍珠、珍珠项链、珍珠耳坠中得到启发,我研发出一种“图库论语学习法”,图有两层含义,图片与思维导图;库就是数据库。
在我看来,每段「论语」就是一颗珍珠:有大粒、有小粒;有的人人都喜欢,有的少数人才欣赏。而且,经历了2500多年,大多珍珠上都落了一层历史的灰尘。






做成项链提高附加值
[h3]第一步,珍珠的清洗、抛光与分类。[/h3]分类是一切科学的前提。
我把「论语」输进电脑,用数据库的思路,赋诸以各种属性,如名家解释;直接或间接引语(孔子原话、学生转述);话题分类(仁、政、礼、义),属性可修改与增加.......
此步,方法简单,工作量大,属于曾国藩讲的死功夫、笨功夫,一旦基础库建立,用起来则很有效。
如果想找#孔子同时提到君子与小人#的所有原话,自己翻书,最起码半天,而在我的数据库中,只要2-3秒,马上过滤出来。
对基础库不满意?可定制成自己的口味呀!
散珍珠,只能用袋子装,携带不便,谈不上漂亮,价值不高。串起来,变成珍珠项链,附加值才体现出来。一旦大师定制,颗颗精选,组合成特别含义,附加值更高。






大师作品价值更高
[h3]第二步,按话题分类,把论语做成项链。[/h3]“项链”方便用、连带记,例如清明节、重阳节、踏青、孔门学霸、论语与毛泽东家人……此处,我煞费心机,把一些珍珠穿起来,让你用起来得心应手,一次买一串,一串最起码有七颗珍珠。
穿珍珠项链,用什么线自然也很重要,有用金线,有用丝线,我用MM线,版本是imindmap 11,来自英国TONY BUZAN。
凸显耳朵的漂亮,打两个珍珠耳坠;显示脖子修长,做一项链吊坠。不是所有的珍珠都能做坠子的!形状圆,粒要大,色要正,易加工(主要穿孔),能嵌金银。
不是所有的论语都是金句,你要会挑。
[h3]第三步,常用的金句配图画,做出耳坠、胸坠。[/h3]我们是普通人,学「论语」目的是为了“用”,在对的场合、找对圣人当时讲过的话,表达对自己的意思。
找一幅与金句相关的画,看到此画,您马上就能进入类似情景,想到与之对应的这句(段)论语。人毕竟是图像的动物,记图易,识字难;






大、正、圆做成耳坠、吊坠
珠宝大师挑最好的珍珠,打上孔,嵌金银,做成耳(胸)坠。我把「论语」的金句,做成思维导图,这是第二张图。经常翻翻看,瞬间就知道什么场合使用,有哪些含义,哪些批注、自己感悟……
[h3]能百度的都不是能力,关键在方法[/h3]图库法学论语,一句(金句)、一画(引导)、一图(思维导图)、终身批注,一切都在思维导图的平台上。本人推荐Mac电脑与iMindmap 11。
抛光、分类、项链、耳坠、吊坠……用图库法学论语,不是自己读死书,而是站在常青的肩膀上(1.70CM)、走进常青的脑图世界(约25年历史)与论语世界(1年历史)。






一句一画一图终身批注
顺手牵羊,拿走他定制项链、耳坠、吊坠.....遇到喜欢的,照单全收;不喜欢的,稍做调整……你与常青在同一平台上,用的同一数据库。
常青的「图库法论语」,已经过五个班小学生的验证,孩子喜欢,效果不错,目前仍在疯狂升级中。
欢迎加微信关注!






用图库法给中小学生讲论语

关键是方法--常青的学习方法实践

亲子教育刘骏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56 次浏览 • 2018-11-22 10:23 • 来自相关话题

那一辈的人喜欢剪报、写日记
胡适是我最佩服的人!
他是庚子赔款的留学生,26岁就写下《中国哲学史大纲》,30岁不到,就成了学界的泰山北斗。
白话文、五四运动、红楼梦版本......这些都与胡有关;抗日期间,他做过驻美大使,寻求美国援助;胡还当过北大校长。
今天北大的校长,竟把鸿鹄之志的“鹄”读成(hao),不知道有没有在梦中被老校长蔡元培、胡适、傅斯年修理过?
蔡、胡二君是谦谦君子,估计不会;傅就难说了,这厮块头大,山东人,水泊梁山的好汉脾气,动不动左右开弓,打人二个耳光(《南归北渡》的岳南说的)
我读过胡适的《四十自述》,知道他那位了不起的母亲。






胡适是安徽绩溪人
胡妈妈了不起,因为她懂得在什么地方“下功夫”。
那时学生读私塾,一年要给老师两块银元的红包。可胡妈妈第一年就送了六块,第二年起,逐年递增,最后一直送到了十二个银元。
给老师这份厚重的红包,打破了家乡的纪录。之所以这么做,胡妈妈只对老师有一要求:“希望先生您能为胡适单独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
传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当时,有一同学的母亲请先生代写家信。信写成了,先生让同学带回家去。等先生走后,调皮的同学把家信抽出来偷看,忽然问胡适:“这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
胡适在心里惊诧:你也念过《四书》,竟不懂“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此时,他这才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多交那十块,就是想自己能学到真东西,而不是读死书。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学生读死书是没有用的,关键是掌握方法。
家长与其怨天尤人,抱怨世风与师德,不如不妨检讨一下,该下了什么功夫,才能让老师把“方法”抖出来。当然,不是所有老师都有方法的! 查看全部







那一辈的人喜欢剪报、写日记
胡适是我最佩服的人!
他是庚子赔款的留学生,26岁就写下《中国哲学史大纲》,30岁不到,就成了学界的泰山北斗。
白话文、五四运动、红楼梦版本......这些都与胡有关;抗日期间,他做过驻美大使,寻求美国援助;胡还当过北大校长。
今天北大的校长,竟把鸿鹄之志的“鹄”读成(hao),不知道有没有在梦中被老校长蔡元培、胡适、傅斯年修理过?
蔡、胡二君是谦谦君子,估计不会;傅就难说了,这厮块头大,山东人,水泊梁山的好汉脾气,动不动左右开弓,打人二个耳光(《南归北渡》的岳南说的)
我读过胡适的《四十自述》,知道他那位了不起的母亲。






胡适是安徽绩溪人
胡妈妈了不起,因为她懂得在什么地方“下功夫”。
那时学生读私塾,一年要给老师两块银元的红包。可胡妈妈第一年就送了六块,第二年起,逐年递增,最后一直送到了十二个银元。
给老师这份厚重的红包,打破了家乡的纪录。之所以这么做,胡妈妈只对老师有一要求:“希望先生您能为胡适单独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
传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当时,有一同学的母亲请先生代写家信。信写成了,先生让同学带回家去。等先生走后,调皮的同学把家信抽出来偷看,忽然问胡适:“这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
胡适在心里惊诧:你也念过《四书》,竟不懂“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此时,他这才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多交那十块,就是想自己能学到真东西,而不是读死书。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学生读死书是没有用的,关键是掌握方法。
家长与其怨天尤人,抱怨世风与师德,不如不妨检讨一下,该下了什么功夫,才能让老师把“方法”抖出来。当然,不是所有老师都有方法的!

【还原神厨】孤独的美食家-亲子丼

视频教程苗条_俊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78 次浏览 • 2018-11-26 09:31 • 来自相关话题

国学关键是方法--图库论语学习法

亲子教育陈鹏文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63 次浏览 • 2018-11-22 10:24 • 来自相关话题

[h3]「论语」是什么?[/h3]课堂笔记!
孔子去世后,学生守孝三年。在老师的坟前,师兄弟们总得做点事,于是各人带来自己的课堂笔记,互相回忆,互相补充......
老师周游列国,游到什么地方,就讲到什么地方;学生太多,根基不同,老师因材施教,见什么人,就讲什么话。






孔陵在山东曲阜
整理出来几十年,上百人(研究生就七十二位)的课堂笔记,Mission Impossible!要方法、时间、金钱,甚至还要一点权威.....
幸好有子路在,他既能干,又是全球首富,一共为老师守孝六年。笔记终于整理出来了,这就是现在的「论语」,约一万五千字。
如果够聪明,够仔细,您甚至还能发现这份笔记仍有瑕疵:有几处重复,可能还有写错误(大不敬了)。
2500年以来,大家都用这份笔记。
偶尔会出现一些学霸、学神级的,如孟子、朱熹、二程、王阳明等,在这份笔记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






每段「论语」是一颗珍珠
[h3]通病:重视内容、轻视方法[/h3]大多人并没从「论语」中明显受益,否则,我们的社会绝对不会是今天这样子。
为什么会这样?
依个人浅见,2500年以来,大家都忙着“理解”笔记的内容,没人研究学习方法,至今没有还没有一套像样的、适合普通人(孔子眼中的“小人”)的使用笔记的方法。
2500年以来,我们的方法除了死背还是死背!
背难,「论语」没有故事情节、逻辑次序;用更难,「论语」缺少应用情景。






需要清洗、抛光与分类
当今,民族要复兴,文化要自信,国学正在热。
毕竟是二十一世纪了,社会、文化、政治、观念、交通,甚至人的阅读习惯,与孔子当年完全不同。你我都是普通人,行色匆匆,亚历山大,也就有一些碎片时间,还的追剧、打游戏。
有没有一种简单、有趣而有效的方式,能把「论语」这类书活学活用、古为今用、现学现用?
现在有了!
[h3]来自珍珠、项链、耳坠的启示[/h3]从珍珠、珍珠项链、珍珠耳坠中得到启发,我研发出一种“图库论语学习法”,图有两层含义,图片与思维导图;库就是数据库。
在我看来,每段「论语」就是一颗珍珠:有大粒、有小粒;有的人人都喜欢,有的少数人才欣赏。而且,经历了2500多年,大多珍珠上都落了一层历史的灰尘。






做成项链提高附加值
[h3]第一步,珍珠的清洗、抛光与分类。[/h3]分类是一切科学的前提。
我把「论语」输进电脑,用数据库的思路,赋诸以各种属性,如名家解释;直接或间接引语(孔子原话、学生转述);话题分类(仁、政、礼、义),属性可修改与增加.......
此步,方法简单,工作量大,属于曾国藩讲的死功夫、笨功夫,一旦基础库建立,用起来则很有效。
如果想找#孔子同时提到君子与小人#的所有原话,自己翻书,最起码半天,而在我的数据库中,只要2-3秒,马上过滤出来。
对基础库不满意?可定制成自己的口味呀!
散珍珠,只能用袋子装,携带不便,谈不上漂亮,价值不高。串起来,变成珍珠项链,附加值才体现出来。一旦大师定制,颗颗精选,组合成特别含义,附加值更高。






大师作品价值更高
[h3]第二步,按话题分类,把论语做成项链。[/h3]“项链”方便用、连带记,例如清明节、重阳节、踏青、孔门学霸、论语与毛泽东家人……此处,我煞费心机,把一些珍珠穿起来,让你用起来得心应手,一次买一串,一串最起码有七颗珍珠。
穿珍珠项链,用什么线自然也很重要,有用金线,有用丝线,我用MM线,版本是imindmap 11,来自英国TONY BUZAN。
凸显耳朵的漂亮,打两个珍珠耳坠;显示脖子修长,做一项链吊坠。不是所有的珍珠都能做坠子的!形状圆,粒要大,色要正,易加工(主要穿孔),能嵌金银。
不是所有的论语都是金句,你要会挑。
[h3]第三步,常用的金句配图画,做出耳坠、胸坠。[/h3]我们是普通人,学「论语」目的是为了“用”,在对的场合、找对圣人当时讲过的话,表达对自己的意思。
找一幅与金句相关的画,看到此画,您马上就能进入类似情景,想到与之对应的这句(段)论语。人毕竟是图像的动物,记图易,识字难;






大、正、圆做成耳坠、吊坠
珠宝大师挑最好的珍珠,打上孔,嵌金银,做成耳(胸)坠。我把「论语」的金句,做成思维导图,这是第二张图。经常翻翻看,瞬间就知道什么场合使用,有哪些含义,哪些批注、自己感悟……
[h3]能百度的都不是能力,关键在方法[/h3]图库法学论语,一句(金句)、一画(引导)、一图(思维导图)、终身批注,一切都在思维导图的平台上。本人推荐Mac电脑与iMindmap 11。
抛光、分类、项链、耳坠、吊坠……用图库法学论语,不是自己读死书,而是站在常青的肩膀上(1.70CM)、走进常青的脑图世界(约25年历史)与论语世界(1年历史)。






一句一画一图终身批注
顺手牵羊,拿走他定制项链、耳坠、吊坠.....遇到喜欢的,照单全收;不喜欢的,稍做调整……你与常青在同一平台上,用的同一数据库。
常青的「图库法论语」,已经过五个班小学生的验证,孩子喜欢,效果不错,目前仍在疯狂升级中。
欢迎加微信关注!






用图库法给中小学生讲论语 查看全部

[h3]「论语」是什么?[/h3]课堂笔记!
孔子去世后,学生守孝三年。在老师的坟前,师兄弟们总得做点事,于是各人带来自己的课堂笔记,互相回忆,互相补充......
老师周游列国,游到什么地方,就讲到什么地方;学生太多,根基不同,老师因材施教,见什么人,就讲什么话。






孔陵在山东曲阜
整理出来几十年,上百人(研究生就七十二位)的课堂笔记,Mission Impossible!要方法、时间、金钱,甚至还要一点权威.....
幸好有子路在,他既能干,又是全球首富,一共为老师守孝六年。笔记终于整理出来了,这就是现在的「论语」,约一万五千字。
如果够聪明,够仔细,您甚至还能发现这份笔记仍有瑕疵:有几处重复,可能还有写错误(大不敬了)。
2500年以来,大家都用这份笔记。
偶尔会出现一些学霸、学神级的,如孟子、朱熹、二程、王阳明等,在这份笔记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






每段「论语」是一颗珍珠
[h3]通病:重视内容、轻视方法[/h3]大多人并没从「论语」中明显受益,否则,我们的社会绝对不会是今天这样子。
为什么会这样?
依个人浅见,2500年以来,大家都忙着“理解”笔记的内容,没人研究学习方法,至今没有还没有一套像样的、适合普通人(孔子眼中的“小人”)的使用笔记的方法。
2500年以来,我们的方法除了死背还是死背!
背难,「论语」没有故事情节、逻辑次序;用更难,「论语」缺少应用情景。






需要清洗、抛光与分类
当今,民族要复兴,文化要自信,国学正在热。
毕竟是二十一世纪了,社会、文化、政治、观念、交通,甚至人的阅读习惯,与孔子当年完全不同。你我都是普通人,行色匆匆,亚历山大,也就有一些碎片时间,还的追剧、打游戏。
有没有一种简单、有趣而有效的方式,能把「论语」这类书活学活用、古为今用、现学现用?
现在有了!
[h3]来自珍珠、项链、耳坠的启示[/h3]从珍珠、珍珠项链、珍珠耳坠中得到启发,我研发出一种“图库论语学习法”,图有两层含义,图片与思维导图;库就是数据库。
在我看来,每段「论语」就是一颗珍珠:有大粒、有小粒;有的人人都喜欢,有的少数人才欣赏。而且,经历了2500多年,大多珍珠上都落了一层历史的灰尘。






做成项链提高附加值
[h3]第一步,珍珠的清洗、抛光与分类。[/h3]分类是一切科学的前提。
我把「论语」输进电脑,用数据库的思路,赋诸以各种属性,如名家解释;直接或间接引语(孔子原话、学生转述);话题分类(仁、政、礼、义),属性可修改与增加.......
此步,方法简单,工作量大,属于曾国藩讲的死功夫、笨功夫,一旦基础库建立,用起来则很有效。
如果想找#孔子同时提到君子与小人#的所有原话,自己翻书,最起码半天,而在我的数据库中,只要2-3秒,马上过滤出来。
对基础库不满意?可定制成自己的口味呀!
散珍珠,只能用袋子装,携带不便,谈不上漂亮,价值不高。串起来,变成珍珠项链,附加值才体现出来。一旦大师定制,颗颗精选,组合成特别含义,附加值更高。






大师作品价值更高
[h3]第二步,按话题分类,把论语做成项链。[/h3]“项链”方便用、连带记,例如清明节、重阳节、踏青、孔门学霸、论语与毛泽东家人……此处,我煞费心机,把一些珍珠穿起来,让你用起来得心应手,一次买一串,一串最起码有七颗珍珠。
穿珍珠项链,用什么线自然也很重要,有用金线,有用丝线,我用MM线,版本是imindmap 11,来自英国TONY BUZAN。
凸显耳朵的漂亮,打两个珍珠耳坠;显示脖子修长,做一项链吊坠。不是所有的珍珠都能做坠子的!形状圆,粒要大,色要正,易加工(主要穿孔),能嵌金银。
不是所有的论语都是金句,你要会挑。
[h3]第三步,常用的金句配图画,做出耳坠、胸坠。[/h3]我们是普通人,学「论语」目的是为了“用”,在对的场合、找对圣人当时讲过的话,表达对自己的意思。
找一幅与金句相关的画,看到此画,您马上就能进入类似情景,想到与之对应的这句(段)论语。人毕竟是图像的动物,记图易,识字难;






大、正、圆做成耳坠、吊坠
珠宝大师挑最好的珍珠,打上孔,嵌金银,做成耳(胸)坠。我把「论语」的金句,做成思维导图,这是第二张图。经常翻翻看,瞬间就知道什么场合使用,有哪些含义,哪些批注、自己感悟……
[h3]能百度的都不是能力,关键在方法[/h3]图库法学论语,一句(金句)、一画(引导)、一图(思维导图)、终身批注,一切都在思维导图的平台上。本人推荐Mac电脑与iMindmap 11。
抛光、分类、项链、耳坠、吊坠……用图库法学论语,不是自己读死书,而是站在常青的肩膀上(1.70CM)、走进常青的脑图世界(约25年历史)与论语世界(1年历史)。






一句一画一图终身批注
顺手牵羊,拿走他定制项链、耳坠、吊坠.....遇到喜欢的,照单全收;不喜欢的,稍做调整……你与常青在同一平台上,用的同一数据库。
常青的「图库法论语」,已经过五个班小学生的验证,孩子喜欢,效果不错,目前仍在疯狂升级中。
欢迎加微信关注!






用图库法给中小学生讲论语

关键是方法--常青的学习方法实践

亲子教育刘骏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56 次浏览 • 2018-11-22 10:23 • 来自相关话题

那一辈的人喜欢剪报、写日记
胡适是我最佩服的人!
他是庚子赔款的留学生,26岁就写下《中国哲学史大纲》,30岁不到,就成了学界的泰山北斗。
白话文、五四运动、红楼梦版本......这些都与胡有关;抗日期间,他做过驻美大使,寻求美国援助;胡还当过北大校长。
今天北大的校长,竟把鸿鹄之志的“鹄”读成(hao),不知道有没有在梦中被老校长蔡元培、胡适、傅斯年修理过?
蔡、胡二君是谦谦君子,估计不会;傅就难说了,这厮块头大,山东人,水泊梁山的好汉脾气,动不动左右开弓,打人二个耳光(《南归北渡》的岳南说的)
我读过胡适的《四十自述》,知道他那位了不起的母亲。






胡适是安徽绩溪人
胡妈妈了不起,因为她懂得在什么地方“下功夫”。
那时学生读私塾,一年要给老师两块银元的红包。可胡妈妈第一年就送了六块,第二年起,逐年递增,最后一直送到了十二个银元。
给老师这份厚重的红包,打破了家乡的纪录。之所以这么做,胡妈妈只对老师有一要求:“希望先生您能为胡适单独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
传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当时,有一同学的母亲请先生代写家信。信写成了,先生让同学带回家去。等先生走后,调皮的同学把家信抽出来偷看,忽然问胡适:“这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
胡适在心里惊诧:你也念过《四书》,竟不懂“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此时,他这才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多交那十块,就是想自己能学到真东西,而不是读死书。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学生读死书是没有用的,关键是掌握方法。
家长与其怨天尤人,抱怨世风与师德,不如不妨检讨一下,该下了什么功夫,才能让老师把“方法”抖出来。当然,不是所有老师都有方法的! 查看全部







那一辈的人喜欢剪报、写日记
胡适是我最佩服的人!
他是庚子赔款的留学生,26岁就写下《中国哲学史大纲》,30岁不到,就成了学界的泰山北斗。
白话文、五四运动、红楼梦版本......这些都与胡有关;抗日期间,他做过驻美大使,寻求美国援助;胡还当过北大校长。
今天北大的校长,竟把鸿鹄之志的“鹄”读成(hao),不知道有没有在梦中被老校长蔡元培、胡适、傅斯年修理过?
蔡、胡二君是谦谦君子,估计不会;傅就难说了,这厮块头大,山东人,水泊梁山的好汉脾气,动不动左右开弓,打人二个耳光(《南归北渡》的岳南说的)
我读过胡适的《四十自述》,知道他那位了不起的母亲。






胡适是安徽绩溪人
胡妈妈了不起,因为她懂得在什么地方“下功夫”。
那时学生读私塾,一年要给老师两块银元的红包。可胡妈妈第一年就送了六块,第二年起,逐年递增,最后一直送到了十二个银元。
给老师这份厚重的红包,打破了家乡的纪录。之所以这么做,胡妈妈只对老师有一要求:“希望先生您能为胡适单独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
传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当时,有一同学的母亲请先生代写家信。信写成了,先生让同学带回家去。等先生走后,调皮的同学把家信抽出来偷看,忽然问胡适:“这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
胡适在心里惊诧:你也念过《四书》,竟不懂“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此时,他这才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多交那十块,就是想自己能学到真东西,而不是读死书。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学生读死书是没有用的,关键是掌握方法。
家长与其怨天尤人,抱怨世风与师德,不如不妨检讨一下,该下了什么功夫,才能让老师把“方法”抖出来。当然,不是所有老师都有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