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显有恋物情结,怎么办?

我的女儿刚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只要是她的东西她整天不离手,比如:书包一直背着,室外课玩热了不让脱掉衣服,睡觉不让脱衣服。总之只要是她的东西都不让别人碰。家长去幼儿园给她脱掉也是哭闹着不让脱掉。我觉得好像是离开父母没有安全感一样,她的东西就是她的依靠。请问老师怎么办?
已邀请:

三联中读

赞同来自:

本文引自三联中读作者薄三郎, 文章来源:《恋物的宝宝们》
一个叫阿文的小老鼠有一条黄色的小毯子,当他还是小宝宝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这条毯子。阿文总是说:“我去哪里,小毯子就跟我去哪里。”邻居的阿婶和阿文的爸爸妈妈想尽了办法也不能让阿文放弃,虽然小毯子有些怪味,但阿文一点也不在乎,每天带着它,披着它,拖着它……每天吸着它,抱着它,扭着它……后来,阿文的妈妈将毯子做成小手帕,再也没有人说什么了。
这是美国作家凯文·汉克斯的儿童书《阿文的小毯子》的故事梗概。仔细回想下,每个宝宝似乎都有钟情的物件,就像阿文一样抱着、吸着、扭着……我家的芦柑小朋友,钟情于枕巾。从出生七八个月后,他就养成了睡觉攥着枕巾的习惯,还会把其中一角嘬在嘴里,腾出一只手拨弄着。饶若哪天换了一块新的,便能立马察觉,给你颜色瞧。
奶瓶、指头、玩具、毛毯……都可能成为宝宝的心爱之物。这些物件犹如孩子的守护天使一般,在生命之河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传统的看法是,这是孩子恋物的表现,由于家人没法全情照顾孩子,使他们不得不寻找可替代的安全物。换句话说,家长们要努力克服孩子的这种习惯。
且慢!按照心理学的新观点,这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心理现象。英国儿科医生唐纳德·温尼科特将这些物件命名为“过渡客体”。它的作用是,部分起到替代母亲的作用。可以发现,过渡客体多以柔软的物体为主,又称作“安全毛毯”,在日语里则叫做“安心毛巾”。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恋物习惯,与“恋物癖”完全不是一回事。后者是一种性变态行为,多见于青春期以后的成年男性。孩子的恋物,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是个体发育的必经阶段。
刚出生的婴儿,将自己与母亲视为一体。当其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相互独立之后,便需要“过渡客体”来度过这段焦虑期。也就是说,母亲没法时刻陪伴左右,孩子最终通过“过渡客体”寻求安慰。这些柔软的物件,意味着部分母爱,代表着被关怀与抚摸,就是安全的保证。
孩子什么时候最需要它呢?答案是,睡觉时、有压力时、被动做某些事情时、出远门时。换言之,当孩子需要独立面对某些事情时,其情感需要被抚慰时,赶紧塞给他最喜欢的那个物件。重点在于,如果将这些物件清洗干净,将大幅度降低抚慰孩子的效果,破坏了“婴儿体验的连贯性”。因此,家中的某些玩具、毯子、毛巾总是脏脏的感觉,似乎才对孩子的“胃口”。
严苛的父母们,会觉得孩子依恋某个物件,是一种奇怪的“毛病”,甚至打上没出息的标签,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如果还一味的去控制孩子,可能加重孩子的沮丧或愤怒。
孩子会依恋到什么时候呢?我并没有查找到准确的答案。仅有的几项研究发现,大部分孩子的恋物在2-5岁消失。一方面,那些被孩子弄到破旧的小玩具或毛巾,有朝一日可能丢失;另一方面,孩子在智能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学习成长,形成新的兴趣点,进而发生注意力转移。因此,家长们无需对孩子的小癖好过于担心。
不过,美国的儿童发育行为学专家芭芭拉·霍华德发现,多达25%的女生在上大学时会带上儿时的“过渡客体”,比如一件毛绒玩具、旧毯子等。无论是宝宝还是成人,当面临某些令人焦虑的复杂时刻时,都会寻找记忆深处的安慰。

育儿专家wendy

赞同来自:

有的宝宝会特别喜欢某一样东西,如某个特定的娃娃,或某一张毛毯……有时候甚至必须抱着这个娃娃才能入睡,这就是宝宝的“恋物情结”。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晓非表示,恋物在年幼的宝宝中是非常常见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贝贝三岁半了,最近妈妈发现她有一个奇怪的“爱好”,就是每次睡觉时都要把她小毯子的一角紧紧地抓着贴着嘴巴,时不时还用嘴巴“嘬嘬”,换了其他地方睡觉时,也一定要把她的那张小毯子抱过去,不给她就哭闹着不肯睡。妈妈实在搞不懂贝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依赖,她很担心孩子长大了之后很难改掉这个毛病。

张晓非说,其实,恋物在年幼的宝宝中是非常常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导致宝宝恋物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安全感。还在婴儿期的时候,如果妈妈或者是一些贴近宝宝的照料者能够细心、耐心地抚慰他们时,宝宝们就会与这些密切接触的照料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安全、信任的依恋关系,表现为喜欢偎依着妈妈或者是密切接触的照料者。但一旦孩子与妈妈或者是其他密切接触的照料者分开了,这种安全、信任的依恋关系就会被打破,于是,宝宝就会开始从身边寻找一些物品来代替,通常是一些质地较软的物品如平时盖的毯子、睡的枕头、玩的毛茸茸的玩具等,或者是与妈妈或其他密切照料者相关的物品,如妈妈穿过的衣服、妈妈买的玩具等,将之前的依恋关系转移到这些物品上。当他们感到孤独、焦虑或恐惧时,就会紧紧地抓住这个物品,试图从中寻找到一种安全感,这就是正常幼儿“恋物情结”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对待宝宝这种正常的“恋物情结”时,家长们大可不必过于紧张,也不要强行地夺走他们的“依恋物”,等他们再长成熟一点,自然就会慢慢减退对这些物品的依恋了。

涂墙热心市民c

赞同来自: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在我上班这6年以来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们班有个孩子一进屋就抱个枕头,家人怎么劝说,孩子都不行,在最初的一天里,我也试过,感觉会很激化孩子的情绪,第一天就随着他了,第二天开始用其他玩具及他感兴趣的点尝试让他放下或者缩短他抱着枕头的时间,记得当时他和我一起玩玩具,我就把枕头放在他身边,他偶尔看看,第三天拉远他和枕头的距离,从最初的放在身体到放在教具柜上,他远远的看着也没有烦感,一点点的尝试都是一步步的,第四天在他玩玩具不注意得时候偷偷的将枕头拿出活动室,慢慢的到最后,孩子完全脱离了抱枕头这个习惯,孩子上幼儿园都有焦躁期,孩子通过不同行为对父母做出反抗,希望他们把自己带离幼儿园,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坚定,你不坚强又怎么让孩子坚强呢,可以请老师帮忙,孩子一般在最初对老师都有畏惧之心的,请老师辅助来做比家长硬来要好,这都是入园焦虑的体现,希望你能坚持,过了这个期段就好了!

kaka妈妈

赞同来自:

孩子恋物很正常,无需过于担心。这是一种成长过渡期的"依恋行为",是孩子从"完全依恋"转为"完全独立"的过度期间所产生的行为。依恋是孩子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尤其在白天变成黑夜,孩子想睡又怕失去知觉时,不安全感就会大大增加,此时,某些物品对孩子来说就非常重要。孩子产生依恋行为的时间绝大多数是发生在6个月至3岁之间,其恋物表现在2岁的时候最强烈,这是一种心理需求的体现,并非恋物癖,随着成长会慢慢消失的。但也不意味着父母对此可以不问不管,特别是对于与孩子相处时间较少的家长,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要保证依恋物的卫生和安全,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自然告别他们的依恋物的。

双双爱豆豆

赞同来自:

孩子明显有恋物情节,并不是什么坏事。
我家女儿也有恋物情节。她有她喜欢的一个小被罩当作她的“狗被被”,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在身边。刚上幼儿园时,也要求带去幼儿园。这件东西,让她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里,获得了很多安全感。我认为只要不是必须,不要强行剥夺她与心爱东西共处的自由。接纳孩子的这个行为,并尊重她的心爱之物,这也是对她幼小心灵的爱心呵护。
如果实在不方便,可以引导孩子过渡到别的东西,或者把这件东西改装一下,让她便于携带。我们孩子的小被被,因为比较大,和她协商了几次后,终于同意只在家里时拿着,后来变成只是睡觉时才拿过来。具体的可以读绘本《阿文的小毯子》,非常有爱的一个绘本,展现了孩子的心爱之物给它带来的安全感,以及爸爸妈妈爱的智慧和对孩子的尊重。

手机用户6425907207

赞同来自:

我家继女20岁了,还带着小时候的一块毛茸茸的破布睡觉,没有这个她都睡不着。在她三四岁的时候爸妈离的婚,有奶奶带着。后来发现我婆婆虽然脾气很好,可并不善于表达,更不会对孩子爱抚,这也导致了孩子母爱的缺失。所以我带的时候,经常抱抱她,拍拍她的背,拉拉她的手,刚开始她很僵硬,可后来就经常给我撒娇。虽然习惯还没有改,可明显性格开朗了很多,也很懂事,孝顺,过年的时候还给我发了个红包,虽然我没要。所以说即便孩子有什么情结,也不必紧张,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北京-公司小魔女

赞同来自:

这应该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不知道你家孩子几岁上幼儿园的?我女儿是两岁半上幼儿园的,当时是因为我家老二要出生,考虑到照顾不过来。 到了幼儿园以后自己背的书包不让老师拿下来,衣服也不让老师脱,只要是她的东西都不让别人动。我在监控器里看着她就是自己抱着自己的书包,一直哭,差不多有半个月吧,就不这样了。所以个人感觉不属于恋物癖,就是缺乏安全感。对新的环境陌生害怕或者是对陌生人有一种防备心理,担心别人要她的东西。 若是你女儿小于三岁,建议还是过一段时间再送孩子上去幼儿园吧,若是条件不允许必须送幼儿园的话,就坚持天天送,过些日子就好了,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对孩子更不好。

优儿学堂

赞同来自:

一些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在某个阶段特别喜欢某一个东西:一个脏兮兮的小熊,一条旧旧的毯子......这是因为,亲子依恋是婴幼儿时期很重要的心理需求。而亲子依恋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儿童需要与母亲身体接触。在舒适的身体接触中,孩子会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放松。但孩子与父母会逐渐分离,分离的过程会产生很多焦虑和不安,这时孩子对于外界的安全感就会转移到一些物品上,比如毛绒玩具、小被子、某件衣服等。这些物品不是妈妈,却给孩子带来温暖、柔软、包容、安慰的感觉,在孩子眼中就如妈妈一样的安全。有了这些物品,孩子就能够忍受与妈妈的分离,逐渐独立,慢慢地产生心理层面的成长。
孩子创造了这些妈妈的替代物,为这些物品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这些物品就有了“妈妈”的意义和功能。这些物品,出现在母婴分离的过程中,被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称之为“过渡性客体”。所谓“过渡”,是指这些物品,随着孩子的长大,终将被孩子抛弃,或者转移到别的对象上。通过过渡客体这样的方式,孩子在其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创造了一个过渡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孩子感到足够安全,并能尝试发展心理功能。
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形成“怪癖”,为了不让孩子把注意集中在特定的物品上,就不断调换着用毛巾、毛毯等,或者不断地打断孩子的癖好、剥夺孩子的“宠物”,这样做给孩子的感觉,就好比不断地把可以安慰自己的“替身妈妈”拿走、把孩子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拿走一样,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成熟,反而可能阻滞其发展,使其受挫而无法忍受分离。

花好月圆134398451

赞同来自:

孩子有恋物情结很正常,孩子太小的时候心里没有安全感,对这个世界完全是陌生的,存在很大的戒备心理。我的两个孩子虽说没这么着迷恋物,但也是经常拿着玩具玩,抱着。特别是不守着妈妈的时候,孩子更厉害。仿佛对她来说,玩具就相当于妈妈吧!孩子抱着玩具玩,睡觉的着迷恋物情结,就相当于相信自己的妈妈一样,一不守着妈妈孩子没了安全感,心里感到恐慌害怕,抱着这个从小熟悉的玩具,心里有安全感,就好像抱着妈妈,又仿佛是认识好久的老朋友。有恋物情结不用管,等大大慢慢就好了。

爱吃糖果的小公主

赞同来自:

我觉得这个孩子是缺乏安全感,刚上幼儿园,离开家里之后之后只有她熟悉的东西才能给她安全感觉。比如说有的小孩刚入园的时候,会在小书包里面放一个小玩偶,放一个喜欢吃的小零食,让孩子感觉到即使在幼儿园陌生的环境中,还是有熟悉的地方。所以说这个”恋物情结“是幼年的孩子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也属于心理问题的一种,但并不等同于心理疾病。孩子只是是一种离开某一样陪伴惯了的东西就忐忑不安的行为,所以这位妈妈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大人越紧张,越在意,孩子就越不知所措,甚至产生罪恶感,这更不利于孩子改正。科学的做法是分析孩子产生恋物现象的原因,给与温和的心理疏导,跟幼儿园老师配合,早点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比较好。
我认为满足她比较好,这样可以缓解她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害怕的感觉。虽然这看上去有一点“纵容”,但没有 办法,面对害怕的感觉,有的孩子可以承受,有的不可以承 受,你的女儿还在需要安慰物的阶段。
孩子3岁前,如果妈妈一直在身边,他就不需要找安慰 物。但事实是,妈妈不可能24小时都在,所以几乎所有孩子 都会去找一些安慰物,当成妈妈不在时的替代品。
一般来说,那些柔软、有毛、有妈妈或者自己气味的东 西比较容易成为安慰物。有些安慰物很容易被发现,有些却不 容易察觉。比如当一个孩子抱着毛绒玩具时,看上去很可爱, 就比较不引人注意。但如果孩子拿的是妈妈的袖子甚至内衣, 那就显得比较怪。
通常孩子满3岁后才开始有独立的自我,在这之前他需要 跟某些东西联结。这样的需求不是安全感够不够的问题,而是 孩子在3岁前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吸收安全感。
等孩子满3周岁差不多准备好可以接受教导,妈妈就可 以试着引导孩子离开安慰物。但这其实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不需要太刻意去训练。孩子觉得安全感够了,自然就分离了。

加油2015耶

赞同来自:

有一本绘本 叫《阿文的小毯子》,可以买回来给孩子读读

A她是梦想1

赞同来自:

我家孩子也有,都破了我不让人扔掉!怎么办!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