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笔记

成长笔记

赢在起跑线,财商教育从娃娃抓起

亲子教育泡末紅茶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869 次浏览 • 2018-11-22 18:00 • 来自相关话题

“影响美国经济的只有200多家企业,而操纵这些企业的只有六七个犹太人。”这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的一句话。占美国人口仅3%的犹太人操纵着美国70%以上的财富,犹太人在美国经济、金融、政治、外交等方面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犹太人被誉为“世界第一商人”,从小就非常重视对孩子的“财商教育”。他们认为,“过去,财富可以通过节俭和储蓄获得;现在,若想让孩子真正富足,父母必须为孩子做出典范。”唯有正确的“财商教育”才可能让家族“富过三代”。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会陪伴孩子的一生;教会孩子合理理财,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一直坚信这样的观点:我们要开启“未来思维模式”,尝试预测未来。努力寻找未来世界中不变的东西或大概率发生的事物,从当下开始准备,未雨绸缪。
比方说,10年20年后,我们的身体机能大概率不如现在,那就从现在开始注意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延缓衰老。待事到临头,往往来不及应对了。
我们的孩子肯定要长大成人,独立生活。他们会组建自己的家庭、拥有自己的同事朋友、经营各自的事业。
那么当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哪些准备?
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成功者具有哪些共性品质?如果孩子具备这些共性能力特长,是否意味今后取得成就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独立、自律、善于思考、行动力强、不断进取、健康幸福、乐于助人、从事公益事业……
谁家的孩子这么优秀,来,先订个娃娃亲。
[h2]01  谁来培育优秀孩子[/h2]现行义务教育批量生产模式化学生,孩子很难培养出上述品质。
有一则故事,教授发给每位学生一块气压表,要求学生拿出某大楼高度数据。有的学生找长绳测量;有的学生通过楼顶气压值,运用公式计算;有的学生将气压表送给楼层管理员,并获得大楼高度的准确数据。
在国内,恐怕只有第2位学生才是标准答案。孩子的创新思考方式如果长期不被肯定,也就逐渐退化了。
有些课外培训机构的确提供了不错的教育,老师耐心细致,环境安全,因材施教。且不说培训费用高昂,一般家庭难以承担,还要考虑接送时间精力成本,以及每周仅一两个小时的课程,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所以,对孩子优秀品质的培养,主要依靠家庭教育。有条件的家庭,辅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h2]02  什么是财商教育[/h2]在家庭教育中,财商教育是重中之重。一个拥有较高财商的人,往往综合能力、品质都表现不凡。可惜的是,莫说孩子,不少成人都十分缺乏财商知识,甚至用一生来补课。
[h3]001  钱究竟是个啥[/h3]《得到》的《李翔知识内参》有过一篇文章,介绍了怎样帮孩子树立金钱观,我觉得讲得很精辟到位,引述过来。
钱是工具,本身没有价值,它的价值在于帮助有价值的东西相互交换。钱的作用是量化事物。而价值是什么?你对别人有用才有价值,无论是造出别人想要的东西,还是帮别人做事。
因此,先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再用“钱”这个中介去交换。钱解决的是,将有价值东西的量化并交换。
钱是好东西,因为它可以交换到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逐金钱,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更无关道德高下。只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遵守党纪国法,赚钱多寡,各凭本事。
[h3]002  钱从哪来[/h3]“不可持续”的意外之财。比如捡到钱、中彩票、突然获得丰厚遗产……这种情况概率极低,据统计,一个人中500万的概率约等于他被雷劈18次。若是为了中奖买彩票,就真成了缴纳“智商税”了。
多数巨奖得主会在5年内破产,因为巨款让他们不知所措,最后会导致他们失去价值感。
西弗吉尼亚州商人杰克·惠特克,2002年他独中3.15亿美元强力球巨奖,10年后他女儿和孙女死于毒品,妻子和他离婚,他吃了无数桩官司。有一次他在脱衣舞夜总会被人下药,放在车内的54.5万美元现金不翼而飞。后来他向记者泣诉:“我真希望自己当时就撕掉那张彩票!”
对于孩子而言,压岁钱、零花钱就是不可持续的。成人后,他们也不大可能伸手要这份钱,否则就成啃老族了。
看来,赚钱还得另寻它路。
前文提到,钱可以交换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说,只要产生有价值的东西,就不愁“持续不断”的钱。
创造价值,既可以生产商品,如培育出苹果、制造出铅笔,也可以是提供服务,如家庭保姆、司机载客、音乐家演奏、提供知识课程、提升效率的软件等。或有形,或无形,但凡能解决别人问题、成为别人需求,就是有价值的。







那么,有没有办法提高创造价值的效率?
1.延长工作时间。付出更多的时间,创造更多价值,对于机器生产当然没有问题,所以很多厂房的机器是24小时运转的。但人的精力有限,延长工作时间意味着牺牲休息时间、交际生活时间,同时对身体也产生影响,因此须量力而行。若能提高效率、质量,提升单位时间内的价值,便可减轻延长工作时间带来的压力。
2.一份时间多次销售。比如演唱会、出书、影视剧、知识产权等,被重复销售的同时,边际成本却没有太多增加。网络的普及,拆除了地域的壁垒,成功的营销,可能创造巨额财富。若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他人的刚需,甚至超出预期产生溢价,都有助于价值增长。当然,这都需要创新能力。
3.购买他人的时间,再高价出售。如企业主雇佣工人,通过销售产品获得利润。再比如,阅读书籍、欣赏影视剧、音乐剧,消费了他人耗费巨大心力和时间创作的作品,提升自己的能力素养,个人创造更大价值收入。又或者,雇佣保姆即购买她的时间,用省下的时间创造出大于保姆产生的价值,也是合算的。
4.扩展人脉。所谓人脉,是你对别人有价值,别人才是你的人脉。不论线上线下,常思如何为别人创造价值,哪些人可能成为你的人脉。人脉有助于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也能促进你的价值得到更广泛传播。
[h3]
003  钱该花到哪

[/h3]分辨资产与负债。简单理解,资产就是能够产生现金流的东西,比如出租的房子带来租金、存在银行的资金产生利息;负债就是消耗现金流的东西,比如自用车辆消耗折旧油费保险停车费等。
先储蓄后消费。强制储蓄,每月收入先存一部分到银行,这是为了日后实现财务自由迈出的第一步。
消费前,分清哪些是想要的,哪些是需要的。理性消费,不盲从、不跟风,列清单购物。实在憋不住,存到购物车,24小时后如果还想买,再下单。
花钱花在刀刃上。何谓刀刃,投资个人成长,对能力培养有帮助的投入都是值得的,比如大量阅读、学习思考,并通过说或写的方式内化于心;投资个人健康,花钱在合理饮食与锻炼身体上,绝对物有所值。有句话说得好“年轻时拿命换钱,老了拿钱换命”。一副健康的好皮囊,就是为自己省钱。
购买保险。这些年大众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需要下一点功夫,建议购买消费型保险,笔者曾写过相关文章,链接放在文末。
提升防骗意识与能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子手段翻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我们都要多学习、多见识。但有一点,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有,也不属于我。贪与贫,只差一点。
[h2]03  培养孩子财商的十点建议[/h2]培养孩子财商的目的,是让他们从小体验成人可能面临的场景,提前接触学习,用最小的代价积累尽可能多的“经验值”。







1.给孩子零花钱,让他购物消费、银行储蓄,帮助孩子认识金钱,体会金钱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用游戏的方式教会孩子,复利、定投、分散风险等经济学基本概念与意义。
3.与孩子共同制定压岁钱、零花钱的使用规则。
4.支持鼓励孩子创造价值。比如,想出好点子帮助妈妈提高家务效率、解决家庭生活中的问题、制定的出行方案节约了开支、帮助老师同学解决问题、义卖捐赠等,家长都可以给予适当金钱或物质奖励。
5.教孩子制作简易会计核算表,学会记帐。
6.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爱好,带孩子近距离体验不同职业(可以从带孩子到父母的工作场所开始),协助找到梦想目标或愿望。
7.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义务,没有奖励;学习成绩好,不给予金钱奖励,个人成长就已经是最好的奖励。
8.教会孩子通过观察、倾听、阅读来吸收知识、见识;通过表达、写作来促进思考深度;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加深理解。多选择需要思考、动手、表达的游戏或玩具。比如魔方、科学小实验、讲故事、唱歌等。
9.上行下效,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多鼓励少批评,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多说“我们一起试试吧”;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赋(比如漂亮、聪明)。
10.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教会孩子学会分享,让更多的人受益。比如,分享有价值的好文章,不妨从现在开始。

相关文章:
逃离贫穷的路上,我们做错了什么?
十分钟搞懂保险
十分钟学会买保险 查看全部

“影响美国经济的只有200多家企业,而操纵这些企业的只有六七个犹太人。”这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的一句话。占美国人口仅3%的犹太人操纵着美国70%以上的财富,犹太人在美国经济、金融、政治、外交等方面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犹太人被誉为“世界第一商人”,从小就非常重视对孩子的“财商教育”。他们认为,“过去,财富可以通过节俭和储蓄获得;现在,若想让孩子真正富足,父母必须为孩子做出典范。”唯有正确的“财商教育”才可能让家族“富过三代”。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会陪伴孩子的一生;教会孩子合理理财,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一直坚信这样的观点:我们要开启“未来思维模式”,尝试预测未来。努力寻找未来世界中不变的东西或大概率发生的事物,从当下开始准备,未雨绸缪。
比方说,10年20年后,我们的身体机能大概率不如现在,那就从现在开始注意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延缓衰老。待事到临头,往往来不及应对了。
我们的孩子肯定要长大成人,独立生活。他们会组建自己的家庭、拥有自己的同事朋友、经营各自的事业。
那么当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哪些准备?
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成功者具有哪些共性品质?如果孩子具备这些共性能力特长,是否意味今后取得成就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独立、自律、善于思考、行动力强、不断进取、健康幸福、乐于助人、从事公益事业……
谁家的孩子这么优秀,来,先订个娃娃亲。
[h2]01  谁来培育优秀孩子[/h2]现行义务教育批量生产模式化学生,孩子很难培养出上述品质。
有一则故事,教授发给每位学生一块气压表,要求学生拿出某大楼高度数据。有的学生找长绳测量;有的学生通过楼顶气压值,运用公式计算;有的学生将气压表送给楼层管理员,并获得大楼高度的准确数据。
在国内,恐怕只有第2位学生才是标准答案。孩子的创新思考方式如果长期不被肯定,也就逐渐退化了。
有些课外培训机构的确提供了不错的教育,老师耐心细致,环境安全,因材施教。且不说培训费用高昂,一般家庭难以承担,还要考虑接送时间精力成本,以及每周仅一两个小时的课程,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所以,对孩子优秀品质的培养,主要依靠家庭教育。有条件的家庭,辅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h2]02  什么是财商教育[/h2]在家庭教育中,财商教育是重中之重。一个拥有较高财商的人,往往综合能力、品质都表现不凡。可惜的是,莫说孩子,不少成人都十分缺乏财商知识,甚至用一生来补课。
[h3]001  钱究竟是个啥[/h3]《得到》的《李翔知识内参》有过一篇文章,介绍了怎样帮孩子树立金钱观,我觉得讲得很精辟到位,引述过来。

钱是工具,本身没有价值,它的价值在于帮助有价值的东西相互交换。钱的作用是量化事物。而价值是什么?你对别人有用才有价值,无论是造出别人想要的东西,还是帮别人做事。

因此,先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再用“钱”这个中介去交换。钱解决的是,将有价值东西的量化并交换。
钱是好东西,因为它可以交换到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逐金钱,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更无关道德高下。只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遵守党纪国法,赚钱多寡,各凭本事。
[h3]002  钱从哪来[/h3]“不可持续”的意外之财。比如捡到钱、中彩票、突然获得丰厚遗产……这种情况概率极低,据统计,一个人中500万的概率约等于他被雷劈18次。若是为了中奖买彩票,就真成了缴纳“智商税”了。
多数巨奖得主会在5年内破产,因为巨款让他们不知所措,最后会导致他们失去价值感。

西弗吉尼亚州商人杰克·惠特克,2002年他独中3.15亿美元强力球巨奖,10年后他女儿和孙女死于毒品,妻子和他离婚,他吃了无数桩官司。有一次他在脱衣舞夜总会被人下药,放在车内的54.5万美元现金不翼而飞。后来他向记者泣诉:“我真希望自己当时就撕掉那张彩票!”

对于孩子而言,压岁钱、零花钱就是不可持续的。成人后,他们也不大可能伸手要这份钱,否则就成啃老族了。
看来,赚钱还得另寻它路。
前文提到,钱可以交换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说,只要产生有价值的东西,就不愁“持续不断”的钱。
创造价值,既可以生产商品,如培育出苹果、制造出铅笔,也可以是提供服务,如家庭保姆、司机载客、音乐家演奏、提供知识课程、提升效率的软件等。或有形,或无形,但凡能解决别人问题、成为别人需求,就是有价值的。







那么,有没有办法提高创造价值的效率?
1.延长工作时间。付出更多的时间,创造更多价值,对于机器生产当然没有问题,所以很多厂房的机器是24小时运转的。但人的精力有限,延长工作时间意味着牺牲休息时间、交际生活时间,同时对身体也产生影响,因此须量力而行。若能提高效率、质量,提升单位时间内的价值,便可减轻延长工作时间带来的压力。
2.一份时间多次销售。比如演唱会、出书、影视剧、知识产权等,被重复销售的同时,边际成本却没有太多增加。网络的普及,拆除了地域的壁垒,成功的营销,可能创造巨额财富。若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他人的刚需,甚至超出预期产生溢价,都有助于价值增长。当然,这都需要创新能力。
3.购买他人的时间,再高价出售。如企业主雇佣工人,通过销售产品获得利润。再比如,阅读书籍、欣赏影视剧、音乐剧,消费了他人耗费巨大心力和时间创作的作品,提升自己的能力素养,个人创造更大价值收入。又或者,雇佣保姆即购买她的时间,用省下的时间创造出大于保姆产生的价值,也是合算的。
4.扩展人脉。所谓人脉,是你对别人有价值,别人才是你的人脉。不论线上线下,常思如何为别人创造价值,哪些人可能成为你的人脉。人脉有助于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也能促进你的价值得到更广泛传播。
[h3]
003  钱该花到哪

[/h3]分辨资产与负债。简单理解,资产就是能够产生现金流的东西,比如出租的房子带来租金、存在银行的资金产生利息;负债就是消耗现金流的东西,比如自用车辆消耗折旧油费保险停车费等。
先储蓄后消费。强制储蓄,每月收入先存一部分到银行,这是为了日后实现财务自由迈出的第一步。
消费前,分清哪些是想要的,哪些是需要的。理性消费,不盲从、不跟风,列清单购物。实在憋不住,存到购物车,24小时后如果还想买,再下单。
花钱花在刀刃上。何谓刀刃,投资个人成长,对能力培养有帮助的投入都是值得的,比如大量阅读、学习思考,并通过说或写的方式内化于心;投资个人健康,花钱在合理饮食与锻炼身体上,绝对物有所值。有句话说得好“年轻时拿命换钱,老了拿钱换命”。一副健康的好皮囊,就是为自己省钱。
购买保险。这些年大众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需要下一点功夫,建议购买消费型保险,笔者曾写过相关文章,链接放在文末。
提升防骗意识与能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子手段翻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我们都要多学习、多见识。但有一点,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有,也不属于我。贪与贫,只差一点。
[h2]03  培养孩子财商的十点建议[/h2]培养孩子财商的目的,是让他们从小体验成人可能面临的场景,提前接触学习,用最小的代价积累尽可能多的“经验值”。







1.给孩子零花钱,让他购物消费、银行储蓄,帮助孩子认识金钱,体会金钱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用游戏的方式教会孩子,复利、定投、分散风险等经济学基本概念与意义。
3.与孩子共同制定压岁钱、零花钱的使用规则。
4.支持鼓励孩子创造价值。比如,想出好点子帮助妈妈提高家务效率、解决家庭生活中的问题、制定的出行方案节约了开支、帮助老师同学解决问题、义卖捐赠等,家长都可以给予适当金钱或物质奖励。
5.教孩子制作简易会计核算表,学会记帐。
6.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爱好,带孩子近距离体验不同职业(可以从带孩子到父母的工作场所开始),协助找到梦想目标或愿望。
7.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义务,没有奖励;学习成绩好,不给予金钱奖励,个人成长就已经是最好的奖励。
8.教会孩子通过观察、倾听、阅读来吸收知识、见识;通过表达、写作来促进思考深度;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加深理解。多选择需要思考、动手、表达的游戏或玩具。比如魔方、科学小实验、讲故事、唱歌等。
9.上行下效,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多鼓励少批评,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多说“我们一起试试吧”;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赋(比如漂亮、聪明)。
10.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教会孩子学会分享,让更多的人受益。比如,分享有价值的好文章,不妨从现在开始。

相关文章:
逃离贫穷的路上,我们做错了什么?
十分钟搞懂保险
十分钟学会买保险

“问题”孩子,你得救了

亲子教育梁南旭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8 次浏览 • 2018-11-22 09:14 • 来自相关话题

爸爸,玫瑰花那么漂亮,为什么要长刺?
妈妈,你不是说长在我身上的,都是有用的吗?为什么要长指甲?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熊孩子”,无数个为什么。
烦燥吧。
所以,答复常常是
“没看我这么忙,别闹了,自己玩去。
哎呀,这些考试又不会考,抓紧做作业去。
别管为什么,这都是经验,照着做肯定不会错。”
作为父母,哪有时间回答无穷又无聊的问题,更何况,有些问题家长也答不上来,多尴尬。
所以一句“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就把孩子给打发了。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则转发的刘润老师(刘润5分钟商学院创始人)的“操作手法”。
供给大家参考。







[h2]01[/h2]
刘润老师的孩子小米三年级,学奥数。老师教孩子解方程。

 比如,X+5=8,求X等于多少。

 老师教了一个方法:把左边的5移动到右边,记住口诀:+号变-号。

 X + 5 = 8

X = 8 - 5

X = 3

 老师还教了完整的口诀:左边移右边,+变-,-变+,×变÷,÷变×。

 小米在那里一边计算一边背诵口诀。

 刘润就问他,你知道这些口诀的原理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口诀呢?

 他说,不知道。他有点困惑。

 刘润对小米说,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有三个东西:WHAT,是本质。WHY,为什么。HOW,怎么办。口诀只是方法,是HOW ,不是本质WHAT。

 老师讲得很好,给你一个让你容易理解的方法和口诀,是HOW。但如果不了解本质WHAT,可能以后就很容易忘记那些口诀。

口诀的本质呢,是这样的:方程的等号意味着两边数值是相等的,那么两个相同的数字同加同减同乘同除,做相同的运算,那么其结果肯定也是相等的。这就是口诀四个方法论的本质。

来看方程式,左边的X+5和右边的8,是相等的。它们同时进行了一个相同的运算,那就是同时减5。

 X + 5 - 5 = 8 - 5

X = 8 - 5

 所以你看,所谓的5从左边移动到了右边,加号变减号,本质上只不过两边做了一个同时减5的操作。

 同样的,再比如,X-5=8,两边同时+5就变成了:

 X - 5 + 5 = 8 + 5

X = 8 + 5

 这时看上去5移动到右边,减号变加号,但本质上是两边进行了一个同加5的运算,结果不变。

 无论是加减还是乘除,其本质并不是移动,而是两边做相同运算,这就是解方程和口诀的本质。

 小米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刘润告诉小米,要记住,方法论只不过是本质推演出来的东西。任何一个问题,你了解了方法论之后,要争取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只要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就往本质多走了一层,再问一个为什么,你就往本质又多走了一层。

 就算老师没有问过,你自己也要主动去想,为什么。

精彩的对话!







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打开脑洞,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对一生都有裨益。
相反,经常得不到答案,孩子便可能失去提问的意愿,不再探究事物背后的原理。
家长可能成为扼杀孩子思考能力的“帮凶”。
[h2]02[/h2]了解为什么,就是探究事物由表及里的过程,帮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记得高中时,物理科代表是我的同桌。同样时间、同样集中精力预习一篇新课后,完成练习题的质量却大相径庭。他全对,我只答出一半。
为什么?思考、理解深度不同。
我只看到浅层,他看到深层以及与过去知识的联结点。
所以他读成了博士研究生,我只是在职研究生,哈哈
从表面认知到深度认知,就是从模仿、联想、思考、理解、顿悟(渐悟)、践行、反馈、修正、再思考、再理解……如此循环往复,不断精进的过程。
探究“为什么”促进思考、帮助理解。豆瓣读书9.3分的经典书籍《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也提到,思考理解有助于记忆。
想想自己学生时代,多羡慕记忆力强的同学,你连下课上厕所的时间都舍不得浪费,他却有空到操场打篮球;你以为别人玩物丧志,他的成绩却比你优异。







如今为人父母,拼命送孩子学这学那,却对孩子提出的“为什么”视而不见。
舍本逐末?
[h2]03[/h2]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可我们更希望孩子比我们更强,过得更好。
复印件,就是模仿。若缺乏联想、思考、理解、顿悟等一系列过程,孩子难以超越父辈。
每个人的注意力、时间都是宝贵的。花在认为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玉不琢不成器。雕琢离不开耐心、细心,家长自然责无旁贷。
人无完人,家长也不是百科全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怕不懂,就怕装懂。
何妨与孩子说——
“来,我们一起查找答案吧。”
“我们一起试试吧。”
顺着兴趣去翻阅书籍、感知万物,学习从网络找寻答案,这不也是一项技能吗?







没有人敢瞧不起好学上进的人,
别让孩子学会糊弄、自以为是、逃避问题!
事事洞明皆学问。陪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是件快乐、幸福的事。
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你的教育方式将决定孩子变得更优秀,还是更糟糕。 查看全部








爸爸,玫瑰花那么漂亮,为什么要长刺?
妈妈,你不是说长在我身上的,都是有用的吗?为什么要长指甲?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熊孩子”,无数个为什么。
烦燥吧。
所以,答复常常是
“没看我这么忙,别闹了,自己玩去。
哎呀,这些考试又不会考,抓紧做作业去。
别管为什么,这都是经验,照着做肯定不会错。”
作为父母,哪有时间回答无穷又无聊的问题,更何况,有些问题家长也答不上来,多尴尬。
所以一句“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就把孩子给打发了。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则转发的刘润老师(刘润5分钟商学院创始人)的“操作手法”。
供给大家参考。







[h2]01[/h2]


刘润老师的孩子小米三年级,学奥数。老师教孩子解方程。

 比如,X+5=8,求X等于多少。

 老师教了一个方法:把左边的5移动到右边,记住口诀:+号变-号。

 X + 5 = 8

X = 8 - 5

X = 3

 老师还教了完整的口诀:左边移右边,+变-,-变+,×变÷,÷变×。

 小米在那里一边计算一边背诵口诀。

 刘润就问他,你知道这些口诀的原理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口诀呢?

 他说,不知道。他有点困惑。

 刘润对小米说,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有三个东西:WHAT,是本质。WHY,为什么。HOW,怎么办。口诀只是方法,是HOW ,不是本质WHAT。

 老师讲得很好,给你一个让你容易理解的方法和口诀,是HOW。但如果不了解本质WHAT,可能以后就很容易忘记那些口诀。

口诀的本质呢,是这样的:方程的等号意味着两边数值是相等的,那么两个相同的数字同加同减同乘同除,做相同的运算,那么其结果肯定也是相等的。这就是口诀四个方法论的本质。

来看方程式,左边的X+5和右边的8,是相等的。它们同时进行了一个相同的运算,那就是同时减5。

 X + 5 - 5 = 8 - 5

X = 8 - 5

 所以你看,所谓的5从左边移动到了右边,加号变减号,本质上只不过两边做了一个同时减5的操作。

 同样的,再比如,X-5=8,两边同时+5就变成了:

 X - 5 + 5 = 8 + 5

X = 8 + 5

 这时看上去5移动到右边,减号变加号,但本质上是两边进行了一个同加5的运算,结果不变。

 无论是加减还是乘除,其本质并不是移动,而是两边做相同运算,这就是解方程和口诀的本质。

 小米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刘润告诉小米,要记住,方法论只不过是本质推演出来的东西。任何一个问题,你了解了方法论之后,要争取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只要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就往本质多走了一层,再问一个为什么,你就往本质又多走了一层。

 就算老师没有问过,你自己也要主动去想,为什么。

精彩的对话!







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打开脑洞,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对一生都有裨益。
相反,经常得不到答案,孩子便可能失去提问的意愿,不再探究事物背后的原理。
家长可能成为扼杀孩子思考能力的“帮凶”。
[h2]02[/h2]了解为什么,就是探究事物由表及里的过程,帮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记得高中时,物理科代表是我的同桌。同样时间、同样集中精力预习一篇新课后,完成练习题的质量却大相径庭。他全对,我只答出一半。
为什么?思考、理解深度不同。
我只看到浅层,他看到深层以及与过去知识的联结点。
所以他读成了博士研究生,我只是在职研究生,哈哈
从表面认知到深度认知,就是从模仿、联想、思考、理解、顿悟(渐悟)、践行、反馈、修正、再思考、再理解……如此循环往复,不断精进的过程。
探究“为什么”促进思考、帮助理解。豆瓣读书9.3分的经典书籍《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也提到,思考理解有助于记忆。
想想自己学生时代,多羡慕记忆力强的同学,你连下课上厕所的时间都舍不得浪费,他却有空到操场打篮球;你以为别人玩物丧志,他的成绩却比你优异。







如今为人父母,拼命送孩子学这学那,却对孩子提出的“为什么”视而不见。
舍本逐末?
[h2]03[/h2]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可我们更希望孩子比我们更强,过得更好。
复印件,就是模仿。若缺乏联想、思考、理解、顿悟等一系列过程,孩子难以超越父辈。
每个人的注意力、时间都是宝贵的。花在认为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玉不琢不成器。雕琢离不开耐心、细心,家长自然责无旁贷。
人无完人,家长也不是百科全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怕不懂,就怕装懂。
何妨与孩子说——
“来,我们一起查找答案吧。”
“我们一起试试吧。”
顺着兴趣去翻阅书籍、感知万物,学习从网络找寻答案,这不也是一项技能吗?







没有人敢瞧不起好学上进的人,
别让孩子学会糊弄、自以为是、逃避问题!
事事洞明皆学问。陪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是件快乐、幸福的事。

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你的教育方式将决定孩子变得更优秀,还是更糟糕。


对不起,我说多了

家庭教育Gityuan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5 次浏览 • 2018-11-15 11:38 • 来自相关话题

最近觉得自己说话挺啰嗦的。这个问题在老婆口中得到证实,“你上一篇文章有点啰嗦,人家没那么多时间看”。女儿貌似迫于无奈,只能乖乖听我讲“大道理”。







啰嗦。。。这不是老年人的“特殊技能”吗?脑瓜疼。
本意是把事情讲清楚,道理说明白,结果却是惹人烦。问题出在哪?痛定思痛,思考如下:
问题一,你以为的“把事情讲清楚,道理说明白”,是别人需要的吗?
一厢情愿的“为你好”,浪费了彼此的时间。学会换位思考,弄清楚别人“要什么”再开口。
老婆可能在想,“我就问你这支基金能不能买,你用不着从介绍基金有多少类型开始。”
问题二,“举一反三”或拔高理论高度
就事论事,不要事事都引申出一堆大道理,举若干例子。没有人喜欢被人“要求”,哪怕是“建议”也会抵触。
每个人都喜欢给人提建议,提建议是一种心理需求。下次想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应该先问问自己,这到底真的是为了对方好,还是为了让自己的感觉更好。
也许孩子心里想“父皇,够了!有空再教育我吧。儿臣还有三张卷子没完成”。
问题三,你都说完了,听众还需要思考吗?
充分的表达让大脑的知识得以整理复习。由表及里,来龙去脉,知无不言,言者尽兴了。
听众呢?直接获得答案,连思考的权力都被剥夺了。
引导对方思考,用提问的方式。
问题四,表达越多,出错的概率提高。
表达的速度超过思考的速度,容易跑题。当你发现自己越扯越远,收不回来时,面对你的就是一幅异样的眼神。
先思考,后表达,不要自以为是。
问题五,有时候说话,是需要避讳的。
有些话,对方意会即可,无需说透,当心隔墙有耳。比如,你一定不希望家里的事被保姆听得清清楚楚吧。
表达能力好不好,不在于时长、不在于字数,在于质量,在于是否高效地向对方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表达需注意:
1.节约双方时间,可以的话,提前模拟场景,思考对方需求,准备自己表达的观点、内容;
2.言简意赅。对方了解下半句的,就不必说了。如,天网恢恢,下半句留给对方。又如,使用彼此听得懂的代称,只提某人的姓氏或“那件事”。
3.说的慢一点,吐字清晰一点。向说话高手学习,比如主持人。
4.删除不必要的口头禅。比如,嗯、啊、那个、那么……可通过听自己的录音得到反馈、修正。
5.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独立思考,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与表达。
6.减少无效沟通。比如群聊、无主题的吹牛社交。
7.阅读文字更深刻了解表达者的思想;语言更真实立体地拉近与表达者的关系。所以联系好友,条件允许,能面对面就不要电话,能电话就不要发信息。
8.文字比语音更高效。如果与对方不是很熟,少用微信语音,发文字吧。 查看全部

最近觉得自己说话挺啰嗦的。这个问题在老婆口中得到证实,“你上一篇文章有点啰嗦,人家没那么多时间看”。女儿貌似迫于无奈,只能乖乖听我讲“大道理”。







啰嗦。。。这不是老年人的“特殊技能”吗?脑瓜疼。
本意是把事情讲清楚,道理说明白,结果却是惹人烦。问题出在哪?痛定思痛,思考如下:
问题一,你以为的“把事情讲清楚,道理说明白”,是别人需要的吗?
一厢情愿的“为你好”,浪费了彼此的时间。学会换位思考,弄清楚别人“要什么”再开口。
老婆可能在想,“我就问你这支基金能不能买,你用不着从介绍基金有多少类型开始。”
问题二,“举一反三”或拔高理论高度
就事论事,不要事事都引申出一堆大道理,举若干例子。没有人喜欢被人“要求”,哪怕是“建议”也会抵触。
每个人都喜欢给人提建议,提建议是一种心理需求。下次想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应该先问问自己,这到底真的是为了对方好,还是为了让自己的感觉更好。
也许孩子心里想“父皇,够了!有空再教育我吧。儿臣还有三张卷子没完成”。
问题三,你都说完了,听众还需要思考吗?
充分的表达让大脑的知识得以整理复习。由表及里,来龙去脉,知无不言,言者尽兴了。
听众呢?直接获得答案,连思考的权力都被剥夺了。
引导对方思考,用提问的方式。
问题四,表达越多,出错的概率提高。
表达的速度超过思考的速度,容易跑题。当你发现自己越扯越远,收不回来时,面对你的就是一幅异样的眼神。
先思考,后表达,不要自以为是。
问题五,有时候说话,是需要避讳的。
有些话,对方意会即可,无需说透,当心隔墙有耳。比如,你一定不希望家里的事被保姆听得清清楚楚吧。
表达能力好不好,不在于时长、不在于字数,在于质量,在于是否高效地向对方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表达需注意:
1.节约双方时间,可以的话,提前模拟场景,思考对方需求,准备自己表达的观点、内容;
2.言简意赅。对方了解下半句的,就不必说了。如,天网恢恢,下半句留给对方。又如,使用彼此听得懂的代称,只提某人的姓氏或“那件事”。
3.说的慢一点,吐字清晰一点。向说话高手学习,比如主持人。
4.删除不必要的口头禅。比如,嗯、啊、那个、那么……可通过听自己的录音得到反馈、修正。
5.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独立思考,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与表达。
6.减少无效沟通。比如群聊、无主题的吹牛社交。
7.阅读文字更深刻了解表达者的思想;语言更真实立体地拉近与表达者的关系。所以联系好友,条件允许,能面对面就不要电话,能电话就不要发信息。
8.文字比语音更高效。如果与对方不是很熟,少用微信语音,发文字吧。

德有伤,贻亲羞!别把孩子养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家庭教育这是哪还有谁谁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28 次浏览 • 2018-11-13 15:25 • 来自相关话题

有的孩子从不收拾房间,被子不叠、物品随意摆放、使用后的东西未及时归位,出门却打扮得花枝招展,一点想像不出家中的邋遢样;待人冷漠、不关心他人感受,哪怕是亲人忙得不可开交也不会主动提供帮助,一心只顾自己的玩乐,仿佛周遭世界与他无关。
有的孩子自觉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学习、生活不需家长过多操心,对家人邻居热情友好,主动关爱帮助弱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身边还真就有这两类孩子。他们的父母所拥有的幸福感应该相去甚远吧。
我们都是社会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多家长对孩子的文化课教育都足够重视,却常常忽略了基本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培养。
懒家长培养勤孩子,勤家长培养懒孩子。家长做得越多,可能越俎代庖,反而剥夺了孩子劳动学习的机会。







2015年中国教育科学院对北京、黑龙江等4省市2万名家长与小学生进行家庭调查,认为“学习好与做不做家务关系不大”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3.17%,而认为“孩子应该做些家务”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高达56.92%。
孩子的道德意识若不从小培养,可能对其一生都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害人害己。正所谓“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2011年《扬子晚报》的报道:儿子哭闹让母亲买玩具,母亲不买,任性气大的儿子掐住母亲的脖子、扯母亲的头发。母亲憋得满脸通红,有气无力,只得向儿子屈服。
01  对自己
穷则独善其身。若能力有限,至少得管理好自己。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一本书翻阅完毕,只完成1/3的读书任务;还有1/3,是思考;最后1/3,是运用到实践中去。千万别让“读书归与读书,生活归与生活”。死读书,那是书呆子。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益甚微。
三人行必有我师,优秀者多得是。自以为是,拒绝接受不同意见,意味着关闭了来自不同的声音。在讲究相互学习、合作共赢的今天,那就是在用自行车与别人的高铁在竞争。何其愚蠢!
倾听比表达更重要。请教,就要摆出谦逊的姿态,学习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懂装懂。优秀的老师欣赏勤奋好学的学生。
目光短浅之人,常常走一步看一步,缺乏计划。一份可行的计划,是对长远规划的分段安排,对提高效率有莫大的帮助。如果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谈何规划?
成长,不只是学习成绩,还有身体素质、待人接物。学习,不是为了家长,是为了自己获得才能。今天的努力,为的是将来家长放手后,仍可振翅翱翔。







自律,是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情绪、精力。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对时间、精力的合理分配,对情绪的良好掌控。成为时间、情绪的主人,而非仆人。
缺乏专注力的学习,是低效的。记住,不仅要努力争取时间,更要在争取到的时间里努力。
02  对家人
当你的左脚受伤,行走时右脚会自然多撑起身体的重量。它不会计较多出力,更不会说,等左脚好了,你也要多承担一点,补偿右脚多付出的辛苦。
这就是手足之情。
家人,不就是这种关系吗?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在“爱”前面,需要分得那么清楚吗?无数家庭矛盾,就是因为没有搞明白这个关系。
常跟女儿说,我们哪怕多洗一个碗,妈妈也能轻松一点点。
家庭成员之间,如同身体器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唇亡齿寒”的成语总明白吧。
家是共同拥有的,它为我们遮风挡雨,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我们共同爱护、收拾整理,维护它的美好环境,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每个成员都养成好习惯,东西归位,整理内务,这才是减少内耗的高效行为。
亲情,不是讨价还价,不是合同交易,是无条件帮助弱者,是力所能及、尽力而为。
半夜给嗷嗷待哺的幼儿喂奶、清洗呕吐物、手把手教你读书写字、一路教你骑自行车、陪你放风筝、教你游泳、接送你上学……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的一句贴心话,一个微笑,都能让父母释去一身的疲惫。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03  对社会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当然这只是蜘蛛侠说的。下面,介绍另一位兄台给你。
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春光里创始人杨守彬近日在某产投家峰会上为到场的500多位创始人、企业家投资人和媒体进行的分享中说:

经过过去一年的思考,我终于发现一个人和一个企业最为核心不可替代的机密,只要做到这两点就一定可以成功:

第一点,进化力。

第二点,利他心。

如果一个人和一个企业拥有这两个基因,不成功都难。

马云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无数普通人成了商人,带动了多少上下游产业,于是,淘宝成功了。究竟,是店商成就了淘宝,还是淘宝成就了店商?







拥有一颗利他心,与你同路的人会越走越多,成功的概率将越来越高;相反,损人利己,同行人将渐行渐远,直至孤家寡人。
孩子的成长,有家长的责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是否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也有孩子的责任,是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有勇气面对未来,是否拥有独立的思想与行为习惯?还有社会的责任,是否树立正气,伸张正义的英雄是否得到社会肯定与足够的补偿?
电影《寻梦环游记》生活诠释了,有价值的人,人们不会忘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人们都不需要并从记忆中抹去你时,你就失去了价值。
记得“一把伞的哲学”吗?
平常你不为别人遮风挡雨,为何别人要将你高高举起? 查看全部

有的孩子从不收拾房间,被子不叠、物品随意摆放、使用后的东西未及时归位,出门却打扮得花枝招展,一点想像不出家中的邋遢样;待人冷漠、不关心他人感受,哪怕是亲人忙得不可开交也不会主动提供帮助,一心只顾自己的玩乐,仿佛周遭世界与他无关。
有的孩子自觉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学习、生活不需家长过多操心,对家人邻居热情友好,主动关爱帮助弱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身边还真就有这两类孩子。他们的父母所拥有的幸福感应该相去甚远吧。
我们都是社会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多家长对孩子的文化课教育都足够重视,却常常忽略了基本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培养。
懒家长培养勤孩子,勤家长培养懒孩子。家长做得越多,可能越俎代庖,反而剥夺了孩子劳动学习的机会。







2015年中国教育科学院对北京、黑龙江等4省市2万名家长与小学生进行家庭调查,认为“学习好与做不做家务关系不大”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3.17%,而认为“孩子应该做些家务”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高达56.92%。

孩子的道德意识若不从小培养,可能对其一生都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害人害己。正所谓“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2011年《扬子晚报》的报道:儿子哭闹让母亲买玩具,母亲不买,任性气大的儿子掐住母亲的脖子、扯母亲的头发。母亲憋得满脸通红,有气无力,只得向儿子屈服。

01  对自己
穷则独善其身。若能力有限,至少得管理好自己。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一本书翻阅完毕,只完成1/3的读书任务;还有1/3,是思考;最后1/3,是运用到实践中去。千万别让“读书归与读书,生活归与生活”。死读书,那是书呆子。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益甚微。

三人行必有我师,优秀者多得是。自以为是,拒绝接受不同意见,意味着关闭了来自不同的声音。在讲究相互学习、合作共赢的今天,那就是在用自行车与别人的高铁在竞争。何其愚蠢!
倾听比表达更重要。请教,就要摆出谦逊的姿态,学习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懂装懂。优秀的老师欣赏勤奋好学的学生。
目光短浅之人,常常走一步看一步,缺乏计划。一份可行的计划,是对长远规划的分段安排,对提高效率有莫大的帮助。如果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谈何规划?
成长,不只是学习成绩,还有身体素质、待人接物。学习,不是为了家长,是为了自己获得才能。今天的努力,为的是将来家长放手后,仍可振翅翱翔。







自律,是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情绪、精力。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对时间、精力的合理分配,对情绪的良好掌控。成为时间、情绪的主人,而非仆人。
缺乏专注力的学习,是低效的。记住,不仅要努力争取时间,更要在争取到的时间里努力。
02  对家人
当你的左脚受伤,行走时右脚会自然多撑起身体的重量。它不会计较多出力,更不会说,等左脚好了,你也要多承担一点,补偿右脚多付出的辛苦。
这就是手足之情。
家人,不就是这种关系吗?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在“爱”前面,需要分得那么清楚吗?无数家庭矛盾,就是因为没有搞明白这个关系。
常跟女儿说,我们哪怕多洗一个碗,妈妈也能轻松一点点。
家庭成员之间,如同身体器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唇亡齿寒”的成语总明白吧。
家是共同拥有的,它为我们遮风挡雨,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我们共同爱护、收拾整理,维护它的美好环境,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每个成员都养成好习惯,东西归位,整理内务,这才是减少内耗的高效行为。
亲情,不是讨价还价,不是合同交易,是无条件帮助弱者,是力所能及、尽力而为。
半夜给嗷嗷待哺的幼儿喂奶、清洗呕吐物、手把手教你读书写字、一路教你骑自行车、陪你放风筝、教你游泳、接送你上学……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的一句贴心话,一个微笑,都能让父母释去一身的疲惫。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03  对社会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当然这只是蜘蛛侠说的。下面,介绍另一位兄台给你。
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春光里创始人杨守彬近日在某产投家峰会上为到场的500多位创始人、企业家投资人和媒体进行的分享中说:


经过过去一年的思考,我终于发现一个人和一个企业最为核心不可替代的机密,只要做到这两点就一定可以成功:

第一点,进化力。

第二点,利他心。

如果一个人和一个企业拥有这两个基因,不成功都难。

马云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无数普通人成了商人,带动了多少上下游产业,于是,淘宝成功了。究竟,是店商成就了淘宝,还是淘宝成就了店商?







拥有一颗利他心,与你同路的人会越走越多,成功的概率将越来越高;相反,损人利己,同行人将渐行渐远,直至孤家寡人。
孩子的成长,有家长的责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是否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也有孩子的责任,是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有勇气面对未来,是否拥有独立的思想与行为习惯?还有社会的责任,是否树立正气,伸张正义的英雄是否得到社会肯定与足够的补偿?
电影《寻梦环游记》生活诠释了,有价值的人,人们不会忘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人们都不需要并从记忆中抹去你时,你就失去了价值。
记得“一把伞的哲学”吗?
平常你不为别人遮风挡雨,为何别人要将你高高举起?

生娃不是分水岭

亲子教育有点方 。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22 次浏览 • 2018-10-31 09:44 • 来自相关话题

是的。我生娃了。
宝宝在四月里降生。取名澄心。
主要的寓意,是希望她能够在这个繁杂吵闹的世界里,拥有一颗澄明透亮的心。
当然也有另一个意思,是因为她生在南方一座叫做澄海的小城里。因为爹娘还是有那么一点故土情怀,所以也希望她能够认可自己的家乡,哪怕它并不完美。
小澄心的爸爸和小澄心的手
只是,在晒不晒娃这件事情上,都让我纠结。我总觉得她是独立个体,我不应该过早去主宰她的人生,在不经过她的同意的情况下,去发布她的照片。
但是也有朋友说,晒娃才是亲妈。想着生娃也不是一件需要隐瞒的事情,所以也是晒了一晒。但未来应该也不会晒太多。
我们家的小澄心吃饱睡足后的五星好评脸
常常听到一些言论,比如:“有了小孩之后,什么都做不了。”确实,带孩子需要时间和精力。困难肯定是有,不过也是在需要克服,可以克服的范围之内。
对于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来说,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吃喝拉撒睡。照顾宝宝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家里人的帮忙,也离不开家里长辈精心的照顾和无私的奉献。
只是,我还是有点自私地坚信:“生娃不是分水岭。”
如果有一些事情想做,还是可以见缝插针的。像这篇文章虽然在女儿的哭声召唤中中断过三次,但是她终究也有乖乖睡觉的时候,所以终究还是可以写完的。
所以,我会花时间带宝宝,但是并不是24小时陪着她。在宝宝醒时和喂奶时尽量专注陪她。虽然她还小,但其实她可以感受到陪她的人专心不专心,自己淡定了娃就淡定。等她睡着或者有家人帮带时,相信她放下她,专心忙自己的事。
虽然在家里人看来我好像总是不好好坐月子,还是用电脑用手机,但是我的确不想因宝宝而失去自我,并相信女儿也像个小闹钟一样,终归时间到了就会把我拖离电脑和手机。而我其实也已经尽量在用电脑和手机之前提前想好要处理的事情,集中处理。
教养没有公式,并且也没办法重来。很多所谓的教育理念,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博弈,在应用的时候,并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只能把答案交给未来。
比如我会比较建议哭闹的时候不要抱她,不过这么小确实也需要给她一点时间,并且不抱她不代表完全不理她,会尽量牵着她的手,注视她,相信她。
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是每次都有效果。有时候排除了尿、便、困、饿、冷、热、病等因素后,她还是哼唧刷存在感,这个时候确实抱起才是让她停止哭嚎的最好方式。所以其实我也很理解长辈心疼她想多抱抱她。
所以我想如果把抱抱比作甜点的话,吃一下并没有问题的,只要别吃多了高脂高糖就行了。只是这个多与不多,实在没有标准答案。
在我意料之外的,是母乳喂养需要面对的问题。因为我是纯母乳喂养,所以起码在哺乳期间需要2-4小时喂养一次。我相信母乳喂养是建立宝宝安全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也没有过分执迷于母乳。所以目前宝宝是母乳亲喂也可以,母乳瓶喂也可以,喝点开水或者葡萄糖也没有问题。之前偶尔喝过一点奶粉也并没有就因此排斥母乳。但是既然选择纯母乳喂养,接下来确实需要面对哺乳优先的问题。
但好在命运还是自有安排,经过在怀孕期间自己的各种努力和各种缘分的眷顾,接下来的半年时间的工作我已经有了妥当的安排。
我将还是以SOHO为主,并且会加入一个出版集团从事一份童书推广的工作,下半年会有几本新书需要推广,需要和更多的阅读社群和阅读平台进行沟通,欢迎从事儿童教育的朋友联系沟通。
也即将开展一个和自然教育有关的社区营造项目,这个项目将在一个基金会的支持下开展,到时候也会陆续有一些活动和项目设计出来,需要各方的帮助。
谢天谢地这两个工作都是可以相对灵活安排时间,并且有收入的。当时这并不代表可以降低对工作的要求。我不想让孩子成为工作质量的借口。
至于原本的工作,自媒体的工作会零散做,文案策划方面,接下来半年会相对减少一些,在有余力的情况下,集中接母婴类、文创类(茶类、潮汕文化类最佳)、生态农业类的产品或项目,其他的暂时先谢绝。
最后,分享在待产之前写给女儿(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是女儿)的一点文字《写给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你》。希望生娃并非是我人生的分水岭,而可以是无缝链接的一种选择。

感谢上天眷顾,希望小澄心能够健康成长。也希望自己不停止成长的步伐。


《写给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你》
嗯,这几天你有点明星待遇,个个都来关心你到底什么时候出生。
可你还没有动静,也不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除此之外呢,我还根本不知道你的性别,你的喜好是怎么样的,你究竟要选择让自己做白羊座还是金牛座,我不知道你是安静还是好动的,不知道你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我只能清楚地感觉到,你和我不一样。
你小的时候就很乖,作息规律,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点都不像我作息随性。长大了,花样也多了,会打嗝,会挪来挪去,听到音乐会动得更厉害,并且不知道为什么对男的声音会比较有反应。
你也并没有太给我出什么难题。只不过,用你爸的话来说就是我经历了一个从野猫变成家猫的过程。虽然后来这个家猫也渐渐体会出宅家的乐趣。虽然身在宅心不宅,但起码三天不出门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我所能给你的胎教也就是带着你工作,带着你去给别人培训,带着你去谈项目,带着你去做讲座,带着你听课,带着你写文案,带着你P图,带着你画画,带着你看书。
我没有想过要为你去改变什么。因为你是你,我是我。我想接受你本来的样子,也希望你接受我本来的样子。
我唯一担心的,是你不喜欢出门,这样我就没办法拎着你出门了。不过万一你要是真的不喜欢的话,那你就宅吧。我也尊重你的选择。
你妈妈已经被社会上的很多叔叔阿姨教导,等你生完小孩你就知道了。
我不知道到底要我知道什么。是要我知道为了孩子就应该放弃什么,还是从此走上贤妻良母道路,接受身不由己,然后成为炫娃狂魔,朋友圈拉票,每天注意你吃饱了没有穿少了没有便便怎么样体重有没有达标?
我只希望我不会大声地吼你,希望当你和我对着干的时候我尽量说服自己当年我也是这样的,希望你的人生你尽量在自己思考后理性选择我尽量不干涉你。希望你能够具备学习的能力。希望你能够过得开心。

HI,你好啊!
我叫李丽琼,居于潮汕小城,网络ID是“布蕉绿”。
身驻小城,心居四海。半职半闲,不懈不怠。
个人微信号 liliqiong007

订阅号:zhetengbu 布蕉绿工作室

工作联系邮箱328383262@qq.com 查看全部

是的。我生娃了。
宝宝在四月里降生。取名澄心。
主要的寓意,是希望她能够在这个繁杂吵闹的世界里,拥有一颗澄明透亮的心。
当然也有另一个意思,是因为她生在南方一座叫做澄海的小城里。因为爹娘还是有那么一点故土情怀,所以也希望她能够认可自己的家乡,哪怕它并不完美。
小澄心的爸爸和小澄心的手
只是,在晒不晒娃这件事情上,都让我纠结。我总觉得她是独立个体,我不应该过早去主宰她的人生,在不经过她的同意的情况下,去发布她的照片。
但是也有朋友说,晒娃才是亲妈。想着生娃也不是一件需要隐瞒的事情,所以也是晒了一晒。但未来应该也不会晒太多。
我们家的小澄心吃饱睡足后的五星好评脸
常常听到一些言论,比如:“有了小孩之后,什么都做不了。”确实,带孩子需要时间和精力。困难肯定是有,不过也是在需要克服,可以克服的范围之内。
对于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来说,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吃喝拉撒睡。照顾宝宝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家里人的帮忙,也离不开家里长辈精心的照顾和无私的奉献。
只是,我还是有点自私地坚信:“生娃不是分水岭。”
如果有一些事情想做,还是可以见缝插针的。像这篇文章虽然在女儿的哭声召唤中中断过三次,但是她终究也有乖乖睡觉的时候,所以终究还是可以写完的。
所以,我会花时间带宝宝,但是并不是24小时陪着她。在宝宝醒时和喂奶时尽量专注陪她。虽然她还小,但其实她可以感受到陪她的人专心不专心,自己淡定了娃就淡定。等她睡着或者有家人帮带时,相信她放下她,专心忙自己的事。
虽然在家里人看来我好像总是不好好坐月子,还是用电脑用手机,但是我的确不想因宝宝而失去自我,并相信女儿也像个小闹钟一样,终归时间到了就会把我拖离电脑和手机。而我其实也已经尽量在用电脑和手机之前提前想好要处理的事情,集中处理。
教养没有公式,并且也没办法重来。很多所谓的教育理念,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博弈,在应用的时候,并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只能把答案交给未来。
比如我会比较建议哭闹的时候不要抱她,不过这么小确实也需要给她一点时间,并且不抱她不代表完全不理她,会尽量牵着她的手,注视她,相信她。
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是每次都有效果。有时候排除了尿、便、困、饿、冷、热、病等因素后,她还是哼唧刷存在感,这个时候确实抱起才是让她停止哭嚎的最好方式。所以其实我也很理解长辈心疼她想多抱抱她。
所以我想如果把抱抱比作甜点的话,吃一下并没有问题的,只要别吃多了高脂高糖就行了。只是这个多与不多,实在没有标准答案。
在我意料之外的,是母乳喂养需要面对的问题。因为我是纯母乳喂养,所以起码在哺乳期间需要2-4小时喂养一次。我相信母乳喂养是建立宝宝安全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也没有过分执迷于母乳。所以目前宝宝是母乳亲喂也可以,母乳瓶喂也可以,喝点开水或者葡萄糖也没有问题。之前偶尔喝过一点奶粉也并没有就因此排斥母乳。但是既然选择纯母乳喂养,接下来确实需要面对哺乳优先的问题。
但好在命运还是自有安排,经过在怀孕期间自己的各种努力和各种缘分的眷顾,接下来的半年时间的工作我已经有了妥当的安排。
我将还是以SOHO为主,并且会加入一个出版集团从事一份童书推广的工作,下半年会有几本新书需要推广,需要和更多的阅读社群和阅读平台进行沟通,欢迎从事儿童教育的朋友联系沟通。
也即将开展一个和自然教育有关的社区营造项目,这个项目将在一个基金会的支持下开展,到时候也会陆续有一些活动和项目设计出来,需要各方的帮助。
谢天谢地这两个工作都是可以相对灵活安排时间,并且有收入的。当时这并不代表可以降低对工作的要求。我不想让孩子成为工作质量的借口。
至于原本的工作,自媒体的工作会零散做,文案策划方面,接下来半年会相对减少一些,在有余力的情况下,集中接母婴类、文创类(茶类、潮汕文化类最佳)、生态农业类的产品或项目,其他的暂时先谢绝。
最后,分享在待产之前写给女儿(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是女儿)的一点文字《写给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你》。希望生娃并非是我人生的分水岭,而可以是无缝链接的一种选择。

感谢上天眷顾,希望小澄心能够健康成长。也希望自己不停止成长的步伐。


《写给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你》
嗯,这几天你有点明星待遇,个个都来关心你到底什么时候出生。
可你还没有动静,也不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除此之外呢,我还根本不知道你的性别,你的喜好是怎么样的,你究竟要选择让自己做白羊座还是金牛座,我不知道你是安静还是好动的,不知道你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我只能清楚地感觉到,你和我不一样。
你小的时候就很乖,作息规律,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点都不像我作息随性。长大了,花样也多了,会打嗝,会挪来挪去,听到音乐会动得更厉害,并且不知道为什么对男的声音会比较有反应。
你也并没有太给我出什么难题。只不过,用你爸的话来说就是我经历了一个从野猫变成家猫的过程。虽然后来这个家猫也渐渐体会出宅家的乐趣。虽然身在宅心不宅,但起码三天不出门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我所能给你的胎教也就是带着你工作,带着你去给别人培训,带着你去谈项目,带着你去做讲座,带着你听课,带着你写文案,带着你P图,带着你画画,带着你看书。
我没有想过要为你去改变什么。因为你是你,我是我。我想接受你本来的样子,也希望你接受我本来的样子。
我唯一担心的,是你不喜欢出门,这样我就没办法拎着你出门了。不过万一你要是真的不喜欢的话,那你就宅吧。我也尊重你的选择。
你妈妈已经被社会上的很多叔叔阿姨教导,等你生完小孩你就知道了。
我不知道到底要我知道什么。是要我知道为了孩子就应该放弃什么,还是从此走上贤妻良母道路,接受身不由己,然后成为炫娃狂魔,朋友圈拉票,每天注意你吃饱了没有穿少了没有便便怎么样体重有没有达标?
我只希望我不会大声地吼你,希望当你和我对着干的时候我尽量说服自己当年我也是这样的,希望你的人生你尽量在自己思考后理性选择我尽量不干涉你。希望你能够具备学习的能力。希望你能够过得开心。

HI,你好啊!
我叫李丽琼,居于潮汕小城,网络ID是“布蕉绿”。
身驻小城,心居四海。半职半闲,不懈不怠。
个人微信号 liliqiong007

订阅号:zhetengbu 布蕉绿工作室

工作联系邮箱328383262@qq.com


赢在起跑线,财商教育从娃娃抓起

亲子教育泡末紅茶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869 次浏览 • 2018-11-22 18:00 • 来自相关话题

“影响美国经济的只有200多家企业,而操纵这些企业的只有六七个犹太人。”这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的一句话。占美国人口仅3%的犹太人操纵着美国70%以上的财富,犹太人在美国经济、金融、政治、外交等方面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犹太人被誉为“世界第一商人”,从小就非常重视对孩子的“财商教育”。他们认为,“过去,财富可以通过节俭和储蓄获得;现在,若想让孩子真正富足,父母必须为孩子做出典范。”唯有正确的“财商教育”才可能让家族“富过三代”。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会陪伴孩子的一生;教会孩子合理理财,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一直坚信这样的观点:我们要开启“未来思维模式”,尝试预测未来。努力寻找未来世界中不变的东西或大概率发生的事物,从当下开始准备,未雨绸缪。
比方说,10年20年后,我们的身体机能大概率不如现在,那就从现在开始注意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延缓衰老。待事到临头,往往来不及应对了。
我们的孩子肯定要长大成人,独立生活。他们会组建自己的家庭、拥有自己的同事朋友、经营各自的事业。
那么当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哪些准备?
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成功者具有哪些共性品质?如果孩子具备这些共性能力特长,是否意味今后取得成就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独立、自律、善于思考、行动力强、不断进取、健康幸福、乐于助人、从事公益事业……
谁家的孩子这么优秀,来,先订个娃娃亲。
[h2]01  谁来培育优秀孩子[/h2]现行义务教育批量生产模式化学生,孩子很难培养出上述品质。
有一则故事,教授发给每位学生一块气压表,要求学生拿出某大楼高度数据。有的学生找长绳测量;有的学生通过楼顶气压值,运用公式计算;有的学生将气压表送给楼层管理员,并获得大楼高度的准确数据。
在国内,恐怕只有第2位学生才是标准答案。孩子的创新思考方式如果长期不被肯定,也就逐渐退化了。
有些课外培训机构的确提供了不错的教育,老师耐心细致,环境安全,因材施教。且不说培训费用高昂,一般家庭难以承担,还要考虑接送时间精力成本,以及每周仅一两个小时的课程,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所以,对孩子优秀品质的培养,主要依靠家庭教育。有条件的家庭,辅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h2]02  什么是财商教育[/h2]在家庭教育中,财商教育是重中之重。一个拥有较高财商的人,往往综合能力、品质都表现不凡。可惜的是,莫说孩子,不少成人都十分缺乏财商知识,甚至用一生来补课。
[h3]001  钱究竟是个啥[/h3]《得到》的《李翔知识内参》有过一篇文章,介绍了怎样帮孩子树立金钱观,我觉得讲得很精辟到位,引述过来。
钱是工具,本身没有价值,它的价值在于帮助有价值的东西相互交换。钱的作用是量化事物。而价值是什么?你对别人有用才有价值,无论是造出别人想要的东西,还是帮别人做事。
因此,先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再用“钱”这个中介去交换。钱解决的是,将有价值东西的量化并交换。
钱是好东西,因为它可以交换到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逐金钱,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更无关道德高下。只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遵守党纪国法,赚钱多寡,各凭本事。
[h3]002  钱从哪来[/h3]“不可持续”的意外之财。比如捡到钱、中彩票、突然获得丰厚遗产……这种情况概率极低,据统计,一个人中500万的概率约等于他被雷劈18次。若是为了中奖买彩票,就真成了缴纳“智商税”了。
多数巨奖得主会在5年内破产,因为巨款让他们不知所措,最后会导致他们失去价值感。
西弗吉尼亚州商人杰克·惠特克,2002年他独中3.15亿美元强力球巨奖,10年后他女儿和孙女死于毒品,妻子和他离婚,他吃了无数桩官司。有一次他在脱衣舞夜总会被人下药,放在车内的54.5万美元现金不翼而飞。后来他向记者泣诉:“我真希望自己当时就撕掉那张彩票!”
对于孩子而言,压岁钱、零花钱就是不可持续的。成人后,他们也不大可能伸手要这份钱,否则就成啃老族了。
看来,赚钱还得另寻它路。
前文提到,钱可以交换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说,只要产生有价值的东西,就不愁“持续不断”的钱。
创造价值,既可以生产商品,如培育出苹果、制造出铅笔,也可以是提供服务,如家庭保姆、司机载客、音乐家演奏、提供知识课程、提升效率的软件等。或有形,或无形,但凡能解决别人问题、成为别人需求,就是有价值的。







那么,有没有办法提高创造价值的效率?
1.延长工作时间。付出更多的时间,创造更多价值,对于机器生产当然没有问题,所以很多厂房的机器是24小时运转的。但人的精力有限,延长工作时间意味着牺牲休息时间、交际生活时间,同时对身体也产生影响,因此须量力而行。若能提高效率、质量,提升单位时间内的价值,便可减轻延长工作时间带来的压力。
2.一份时间多次销售。比如演唱会、出书、影视剧、知识产权等,被重复销售的同时,边际成本却没有太多增加。网络的普及,拆除了地域的壁垒,成功的营销,可能创造巨额财富。若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他人的刚需,甚至超出预期产生溢价,都有助于价值增长。当然,这都需要创新能力。
3.购买他人的时间,再高价出售。如企业主雇佣工人,通过销售产品获得利润。再比如,阅读书籍、欣赏影视剧、音乐剧,消费了他人耗费巨大心力和时间创作的作品,提升自己的能力素养,个人创造更大价值收入。又或者,雇佣保姆即购买她的时间,用省下的时间创造出大于保姆产生的价值,也是合算的。
4.扩展人脉。所谓人脉,是你对别人有价值,别人才是你的人脉。不论线上线下,常思如何为别人创造价值,哪些人可能成为你的人脉。人脉有助于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也能促进你的价值得到更广泛传播。
[h3]
003  钱该花到哪

[/h3]分辨资产与负债。简单理解,资产就是能够产生现金流的东西,比如出租的房子带来租金、存在银行的资金产生利息;负债就是消耗现金流的东西,比如自用车辆消耗折旧油费保险停车费等。
先储蓄后消费。强制储蓄,每月收入先存一部分到银行,这是为了日后实现财务自由迈出的第一步。
消费前,分清哪些是想要的,哪些是需要的。理性消费,不盲从、不跟风,列清单购物。实在憋不住,存到购物车,24小时后如果还想买,再下单。
花钱花在刀刃上。何谓刀刃,投资个人成长,对能力培养有帮助的投入都是值得的,比如大量阅读、学习思考,并通过说或写的方式内化于心;投资个人健康,花钱在合理饮食与锻炼身体上,绝对物有所值。有句话说得好“年轻时拿命换钱,老了拿钱换命”。一副健康的好皮囊,就是为自己省钱。
购买保险。这些年大众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需要下一点功夫,建议购买消费型保险,笔者曾写过相关文章,链接放在文末。
提升防骗意识与能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子手段翻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我们都要多学习、多见识。但有一点,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有,也不属于我。贪与贫,只差一点。
[h2]03  培养孩子财商的十点建议[/h2]培养孩子财商的目的,是让他们从小体验成人可能面临的场景,提前接触学习,用最小的代价积累尽可能多的“经验值”。







1.给孩子零花钱,让他购物消费、银行储蓄,帮助孩子认识金钱,体会金钱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用游戏的方式教会孩子,复利、定投、分散风险等经济学基本概念与意义。
3.与孩子共同制定压岁钱、零花钱的使用规则。
4.支持鼓励孩子创造价值。比如,想出好点子帮助妈妈提高家务效率、解决家庭生活中的问题、制定的出行方案节约了开支、帮助老师同学解决问题、义卖捐赠等,家长都可以给予适当金钱或物质奖励。
5.教孩子制作简易会计核算表,学会记帐。
6.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爱好,带孩子近距离体验不同职业(可以从带孩子到父母的工作场所开始),协助找到梦想目标或愿望。
7.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义务,没有奖励;学习成绩好,不给予金钱奖励,个人成长就已经是最好的奖励。
8.教会孩子通过观察、倾听、阅读来吸收知识、见识;通过表达、写作来促进思考深度;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加深理解。多选择需要思考、动手、表达的游戏或玩具。比如魔方、科学小实验、讲故事、唱歌等。
9.上行下效,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多鼓励少批评,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多说“我们一起试试吧”;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赋(比如漂亮、聪明)。
10.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教会孩子学会分享,让更多的人受益。比如,分享有价值的好文章,不妨从现在开始。

相关文章:
逃离贫穷的路上,我们做错了什么?
十分钟搞懂保险
十分钟学会买保险 查看全部

“影响美国经济的只有200多家企业,而操纵这些企业的只有六七个犹太人。”这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的一句话。占美国人口仅3%的犹太人操纵着美国70%以上的财富,犹太人在美国经济、金融、政治、外交等方面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犹太人被誉为“世界第一商人”,从小就非常重视对孩子的“财商教育”。他们认为,“过去,财富可以通过节俭和储蓄获得;现在,若想让孩子真正富足,父母必须为孩子做出典范。”唯有正确的“财商教育”才可能让家族“富过三代”。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会陪伴孩子的一生;教会孩子合理理财,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一直坚信这样的观点:我们要开启“未来思维模式”,尝试预测未来。努力寻找未来世界中不变的东西或大概率发生的事物,从当下开始准备,未雨绸缪。
比方说,10年20年后,我们的身体机能大概率不如现在,那就从现在开始注意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延缓衰老。待事到临头,往往来不及应对了。
我们的孩子肯定要长大成人,独立生活。他们会组建自己的家庭、拥有自己的同事朋友、经营各自的事业。
那么当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哪些准备?
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成功者具有哪些共性品质?如果孩子具备这些共性能力特长,是否意味今后取得成就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独立、自律、善于思考、行动力强、不断进取、健康幸福、乐于助人、从事公益事业……
谁家的孩子这么优秀,来,先订个娃娃亲。
[h2]01  谁来培育优秀孩子[/h2]现行义务教育批量生产模式化学生,孩子很难培养出上述品质。
有一则故事,教授发给每位学生一块气压表,要求学生拿出某大楼高度数据。有的学生找长绳测量;有的学生通过楼顶气压值,运用公式计算;有的学生将气压表送给楼层管理员,并获得大楼高度的准确数据。
在国内,恐怕只有第2位学生才是标准答案。孩子的创新思考方式如果长期不被肯定,也就逐渐退化了。
有些课外培训机构的确提供了不错的教育,老师耐心细致,环境安全,因材施教。且不说培训费用高昂,一般家庭难以承担,还要考虑接送时间精力成本,以及每周仅一两个小时的课程,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所以,对孩子优秀品质的培养,主要依靠家庭教育。有条件的家庭,辅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h2]02  什么是财商教育[/h2]在家庭教育中,财商教育是重中之重。一个拥有较高财商的人,往往综合能力、品质都表现不凡。可惜的是,莫说孩子,不少成人都十分缺乏财商知识,甚至用一生来补课。
[h3]001  钱究竟是个啥[/h3]《得到》的《李翔知识内参》有过一篇文章,介绍了怎样帮孩子树立金钱观,我觉得讲得很精辟到位,引述过来。

钱是工具,本身没有价值,它的价值在于帮助有价值的东西相互交换。钱的作用是量化事物。而价值是什么?你对别人有用才有价值,无论是造出别人想要的东西,还是帮别人做事。

因此,先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再用“钱”这个中介去交换。钱解决的是,将有价值东西的量化并交换。
钱是好东西,因为它可以交换到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逐金钱,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更无关道德高下。只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遵守党纪国法,赚钱多寡,各凭本事。
[h3]002  钱从哪来[/h3]“不可持续”的意外之财。比如捡到钱、中彩票、突然获得丰厚遗产……这种情况概率极低,据统计,一个人中500万的概率约等于他被雷劈18次。若是为了中奖买彩票,就真成了缴纳“智商税”了。
多数巨奖得主会在5年内破产,因为巨款让他们不知所措,最后会导致他们失去价值感。

西弗吉尼亚州商人杰克·惠特克,2002年他独中3.15亿美元强力球巨奖,10年后他女儿和孙女死于毒品,妻子和他离婚,他吃了无数桩官司。有一次他在脱衣舞夜总会被人下药,放在车内的54.5万美元现金不翼而飞。后来他向记者泣诉:“我真希望自己当时就撕掉那张彩票!”

对于孩子而言,压岁钱、零花钱就是不可持续的。成人后,他们也不大可能伸手要这份钱,否则就成啃老族了。
看来,赚钱还得另寻它路。
前文提到,钱可以交换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说,只要产生有价值的东西,就不愁“持续不断”的钱。
创造价值,既可以生产商品,如培育出苹果、制造出铅笔,也可以是提供服务,如家庭保姆、司机载客、音乐家演奏、提供知识课程、提升效率的软件等。或有形,或无形,但凡能解决别人问题、成为别人需求,就是有价值的。







那么,有没有办法提高创造价值的效率?
1.延长工作时间。付出更多的时间,创造更多价值,对于机器生产当然没有问题,所以很多厂房的机器是24小时运转的。但人的精力有限,延长工作时间意味着牺牲休息时间、交际生活时间,同时对身体也产生影响,因此须量力而行。若能提高效率、质量,提升单位时间内的价值,便可减轻延长工作时间带来的压力。
2.一份时间多次销售。比如演唱会、出书、影视剧、知识产权等,被重复销售的同时,边际成本却没有太多增加。网络的普及,拆除了地域的壁垒,成功的营销,可能创造巨额财富。若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他人的刚需,甚至超出预期产生溢价,都有助于价值增长。当然,这都需要创新能力。
3.购买他人的时间,再高价出售。如企业主雇佣工人,通过销售产品获得利润。再比如,阅读书籍、欣赏影视剧、音乐剧,消费了他人耗费巨大心力和时间创作的作品,提升自己的能力素养,个人创造更大价值收入。又或者,雇佣保姆即购买她的时间,用省下的时间创造出大于保姆产生的价值,也是合算的。
4.扩展人脉。所谓人脉,是你对别人有价值,别人才是你的人脉。不论线上线下,常思如何为别人创造价值,哪些人可能成为你的人脉。人脉有助于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也能促进你的价值得到更广泛传播。
[h3]
003  钱该花到哪

[/h3]分辨资产与负债。简单理解,资产就是能够产生现金流的东西,比如出租的房子带来租金、存在银行的资金产生利息;负债就是消耗现金流的东西,比如自用车辆消耗折旧油费保险停车费等。
先储蓄后消费。强制储蓄,每月收入先存一部分到银行,这是为了日后实现财务自由迈出的第一步。
消费前,分清哪些是想要的,哪些是需要的。理性消费,不盲从、不跟风,列清单购物。实在憋不住,存到购物车,24小时后如果还想买,再下单。
花钱花在刀刃上。何谓刀刃,投资个人成长,对能力培养有帮助的投入都是值得的,比如大量阅读、学习思考,并通过说或写的方式内化于心;投资个人健康,花钱在合理饮食与锻炼身体上,绝对物有所值。有句话说得好“年轻时拿命换钱,老了拿钱换命”。一副健康的好皮囊,就是为自己省钱。
购买保险。这些年大众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需要下一点功夫,建议购买消费型保险,笔者曾写过相关文章,链接放在文末。
提升防骗意识与能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子手段翻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我们都要多学习、多见识。但有一点,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有,也不属于我。贪与贫,只差一点。
[h2]03  培养孩子财商的十点建议[/h2]培养孩子财商的目的,是让他们从小体验成人可能面临的场景,提前接触学习,用最小的代价积累尽可能多的“经验值”。







1.给孩子零花钱,让他购物消费、银行储蓄,帮助孩子认识金钱,体会金钱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用游戏的方式教会孩子,复利、定投、分散风险等经济学基本概念与意义。
3.与孩子共同制定压岁钱、零花钱的使用规则。
4.支持鼓励孩子创造价值。比如,想出好点子帮助妈妈提高家务效率、解决家庭生活中的问题、制定的出行方案节约了开支、帮助老师同学解决问题、义卖捐赠等,家长都可以给予适当金钱或物质奖励。
5.教孩子制作简易会计核算表,学会记帐。
6.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爱好,带孩子近距离体验不同职业(可以从带孩子到父母的工作场所开始),协助找到梦想目标或愿望。
7.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义务,没有奖励;学习成绩好,不给予金钱奖励,个人成长就已经是最好的奖励。
8.教会孩子通过观察、倾听、阅读来吸收知识、见识;通过表达、写作来促进思考深度;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加深理解。多选择需要思考、动手、表达的游戏或玩具。比如魔方、科学小实验、讲故事、唱歌等。
9.上行下效,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多鼓励少批评,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多说“我们一起试试吧”;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赋(比如漂亮、聪明)。
10.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教会孩子学会分享,让更多的人受益。比如,分享有价值的好文章,不妨从现在开始。

相关文章:
逃离贫穷的路上,我们做错了什么?
十分钟搞懂保险
十分钟学会买保险

“问题”孩子,你得救了

亲子教育梁南旭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8 次浏览 • 2018-11-22 09:14 • 来自相关话题

爸爸,玫瑰花那么漂亮,为什么要长刺?
妈妈,你不是说长在我身上的,都是有用的吗?为什么要长指甲?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熊孩子”,无数个为什么。
烦燥吧。
所以,答复常常是
“没看我这么忙,别闹了,自己玩去。
哎呀,这些考试又不会考,抓紧做作业去。
别管为什么,这都是经验,照着做肯定不会错。”
作为父母,哪有时间回答无穷又无聊的问题,更何况,有些问题家长也答不上来,多尴尬。
所以一句“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就把孩子给打发了。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则转发的刘润老师(刘润5分钟商学院创始人)的“操作手法”。
供给大家参考。







[h2]01[/h2]
刘润老师的孩子小米三年级,学奥数。老师教孩子解方程。

 比如,X+5=8,求X等于多少。

 老师教了一个方法:把左边的5移动到右边,记住口诀:+号变-号。

 X + 5 = 8

X = 8 - 5

X = 3

 老师还教了完整的口诀:左边移右边,+变-,-变+,×变÷,÷变×。

 小米在那里一边计算一边背诵口诀。

 刘润就问他,你知道这些口诀的原理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口诀呢?

 他说,不知道。他有点困惑。

 刘润对小米说,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有三个东西:WHAT,是本质。WHY,为什么。HOW,怎么办。口诀只是方法,是HOW ,不是本质WHAT。

 老师讲得很好,给你一个让你容易理解的方法和口诀,是HOW。但如果不了解本质WHAT,可能以后就很容易忘记那些口诀。

口诀的本质呢,是这样的:方程的等号意味着两边数值是相等的,那么两个相同的数字同加同减同乘同除,做相同的运算,那么其结果肯定也是相等的。这就是口诀四个方法论的本质。

来看方程式,左边的X+5和右边的8,是相等的。它们同时进行了一个相同的运算,那就是同时减5。

 X + 5 - 5 = 8 - 5

X = 8 - 5

 所以你看,所谓的5从左边移动到了右边,加号变减号,本质上只不过两边做了一个同时减5的操作。

 同样的,再比如,X-5=8,两边同时+5就变成了:

 X - 5 + 5 = 8 + 5

X = 8 + 5

 这时看上去5移动到右边,减号变加号,但本质上是两边进行了一个同加5的运算,结果不变。

 无论是加减还是乘除,其本质并不是移动,而是两边做相同运算,这就是解方程和口诀的本质。

 小米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刘润告诉小米,要记住,方法论只不过是本质推演出来的东西。任何一个问题,你了解了方法论之后,要争取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只要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就往本质多走了一层,再问一个为什么,你就往本质又多走了一层。

 就算老师没有问过,你自己也要主动去想,为什么。

精彩的对话!







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打开脑洞,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对一生都有裨益。
相反,经常得不到答案,孩子便可能失去提问的意愿,不再探究事物背后的原理。
家长可能成为扼杀孩子思考能力的“帮凶”。
[h2]02[/h2]了解为什么,就是探究事物由表及里的过程,帮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记得高中时,物理科代表是我的同桌。同样时间、同样集中精力预习一篇新课后,完成练习题的质量却大相径庭。他全对,我只答出一半。
为什么?思考、理解深度不同。
我只看到浅层,他看到深层以及与过去知识的联结点。
所以他读成了博士研究生,我只是在职研究生,哈哈
从表面认知到深度认知,就是从模仿、联想、思考、理解、顿悟(渐悟)、践行、反馈、修正、再思考、再理解……如此循环往复,不断精进的过程。
探究“为什么”促进思考、帮助理解。豆瓣读书9.3分的经典书籍《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也提到,思考理解有助于记忆。
想想自己学生时代,多羡慕记忆力强的同学,你连下课上厕所的时间都舍不得浪费,他却有空到操场打篮球;你以为别人玩物丧志,他的成绩却比你优异。







如今为人父母,拼命送孩子学这学那,却对孩子提出的“为什么”视而不见。
舍本逐末?
[h2]03[/h2]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可我们更希望孩子比我们更强,过得更好。
复印件,就是模仿。若缺乏联想、思考、理解、顿悟等一系列过程,孩子难以超越父辈。
每个人的注意力、时间都是宝贵的。花在认为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玉不琢不成器。雕琢离不开耐心、细心,家长自然责无旁贷。
人无完人,家长也不是百科全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怕不懂,就怕装懂。
何妨与孩子说——
“来,我们一起查找答案吧。”
“我们一起试试吧。”
顺着兴趣去翻阅书籍、感知万物,学习从网络找寻答案,这不也是一项技能吗?







没有人敢瞧不起好学上进的人,
别让孩子学会糊弄、自以为是、逃避问题!
事事洞明皆学问。陪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是件快乐、幸福的事。
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你的教育方式将决定孩子变得更优秀,还是更糟糕。 查看全部








爸爸,玫瑰花那么漂亮,为什么要长刺?
妈妈,你不是说长在我身上的,都是有用的吗?为什么要长指甲?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熊孩子”,无数个为什么。
烦燥吧。
所以,答复常常是
“没看我这么忙,别闹了,自己玩去。
哎呀,这些考试又不会考,抓紧做作业去。
别管为什么,这都是经验,照着做肯定不会错。”
作为父母,哪有时间回答无穷又无聊的问题,更何况,有些问题家长也答不上来,多尴尬。
所以一句“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就把孩子给打发了。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则转发的刘润老师(刘润5分钟商学院创始人)的“操作手法”。
供给大家参考。







[h2]01[/h2]


刘润老师的孩子小米三年级,学奥数。老师教孩子解方程。

 比如,X+5=8,求X等于多少。

 老师教了一个方法:把左边的5移动到右边,记住口诀:+号变-号。

 X + 5 = 8

X = 8 - 5

X = 3

 老师还教了完整的口诀:左边移右边,+变-,-变+,×变÷,÷变×。

 小米在那里一边计算一边背诵口诀。

 刘润就问他,你知道这些口诀的原理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口诀呢?

 他说,不知道。他有点困惑。

 刘润对小米说,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有三个东西:WHAT,是本质。WHY,为什么。HOW,怎么办。口诀只是方法,是HOW ,不是本质WHAT。

 老师讲得很好,给你一个让你容易理解的方法和口诀,是HOW。但如果不了解本质WHAT,可能以后就很容易忘记那些口诀。

口诀的本质呢,是这样的:方程的等号意味着两边数值是相等的,那么两个相同的数字同加同减同乘同除,做相同的运算,那么其结果肯定也是相等的。这就是口诀四个方法论的本质。

来看方程式,左边的X+5和右边的8,是相等的。它们同时进行了一个相同的运算,那就是同时减5。

 X + 5 - 5 = 8 - 5

X = 8 - 5

 所以你看,所谓的5从左边移动到了右边,加号变减号,本质上只不过两边做了一个同时减5的操作。

 同样的,再比如,X-5=8,两边同时+5就变成了:

 X - 5 + 5 = 8 + 5

X = 8 + 5

 这时看上去5移动到右边,减号变加号,但本质上是两边进行了一个同加5的运算,结果不变。

 无论是加减还是乘除,其本质并不是移动,而是两边做相同运算,这就是解方程和口诀的本质。

 小米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刘润告诉小米,要记住,方法论只不过是本质推演出来的东西。任何一个问题,你了解了方法论之后,要争取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只要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就往本质多走了一层,再问一个为什么,你就往本质又多走了一层。

 就算老师没有问过,你自己也要主动去想,为什么。

精彩的对话!







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打开脑洞,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对一生都有裨益。
相反,经常得不到答案,孩子便可能失去提问的意愿,不再探究事物背后的原理。
家长可能成为扼杀孩子思考能力的“帮凶”。
[h2]02[/h2]了解为什么,就是探究事物由表及里的过程,帮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记得高中时,物理科代表是我的同桌。同样时间、同样集中精力预习一篇新课后,完成练习题的质量却大相径庭。他全对,我只答出一半。
为什么?思考、理解深度不同。
我只看到浅层,他看到深层以及与过去知识的联结点。
所以他读成了博士研究生,我只是在职研究生,哈哈
从表面认知到深度认知,就是从模仿、联想、思考、理解、顿悟(渐悟)、践行、反馈、修正、再思考、再理解……如此循环往复,不断精进的过程。
探究“为什么”促进思考、帮助理解。豆瓣读书9.3分的经典书籍《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也提到,思考理解有助于记忆。
想想自己学生时代,多羡慕记忆力强的同学,你连下课上厕所的时间都舍不得浪费,他却有空到操场打篮球;你以为别人玩物丧志,他的成绩却比你优异。







如今为人父母,拼命送孩子学这学那,却对孩子提出的“为什么”视而不见。
舍本逐末?
[h2]03[/h2]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可我们更希望孩子比我们更强,过得更好。
复印件,就是模仿。若缺乏联想、思考、理解、顿悟等一系列过程,孩子难以超越父辈。
每个人的注意力、时间都是宝贵的。花在认为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玉不琢不成器。雕琢离不开耐心、细心,家长自然责无旁贷。
人无完人,家长也不是百科全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怕不懂,就怕装懂。
何妨与孩子说——
“来,我们一起查找答案吧。”
“我们一起试试吧。”
顺着兴趣去翻阅书籍、感知万物,学习从网络找寻答案,这不也是一项技能吗?







没有人敢瞧不起好学上进的人,
别让孩子学会糊弄、自以为是、逃避问题!
事事洞明皆学问。陪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是件快乐、幸福的事。

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你的教育方式将决定孩子变得更优秀,还是更糟糕。


对不起,我说多了

家庭教育Gityuan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35 次浏览 • 2018-11-15 11:38 • 来自相关话题

最近觉得自己说话挺啰嗦的。这个问题在老婆口中得到证实,“你上一篇文章有点啰嗦,人家没那么多时间看”。女儿貌似迫于无奈,只能乖乖听我讲“大道理”。







啰嗦。。。这不是老年人的“特殊技能”吗?脑瓜疼。
本意是把事情讲清楚,道理说明白,结果却是惹人烦。问题出在哪?痛定思痛,思考如下:
问题一,你以为的“把事情讲清楚,道理说明白”,是别人需要的吗?
一厢情愿的“为你好”,浪费了彼此的时间。学会换位思考,弄清楚别人“要什么”再开口。
老婆可能在想,“我就问你这支基金能不能买,你用不着从介绍基金有多少类型开始。”
问题二,“举一反三”或拔高理论高度
就事论事,不要事事都引申出一堆大道理,举若干例子。没有人喜欢被人“要求”,哪怕是“建议”也会抵触。
每个人都喜欢给人提建议,提建议是一种心理需求。下次想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应该先问问自己,这到底真的是为了对方好,还是为了让自己的感觉更好。
也许孩子心里想“父皇,够了!有空再教育我吧。儿臣还有三张卷子没完成”。
问题三,你都说完了,听众还需要思考吗?
充分的表达让大脑的知识得以整理复习。由表及里,来龙去脉,知无不言,言者尽兴了。
听众呢?直接获得答案,连思考的权力都被剥夺了。
引导对方思考,用提问的方式。
问题四,表达越多,出错的概率提高。
表达的速度超过思考的速度,容易跑题。当你发现自己越扯越远,收不回来时,面对你的就是一幅异样的眼神。
先思考,后表达,不要自以为是。
问题五,有时候说话,是需要避讳的。
有些话,对方意会即可,无需说透,当心隔墙有耳。比如,你一定不希望家里的事被保姆听得清清楚楚吧。
表达能力好不好,不在于时长、不在于字数,在于质量,在于是否高效地向对方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表达需注意:
1.节约双方时间,可以的话,提前模拟场景,思考对方需求,准备自己表达的观点、内容;
2.言简意赅。对方了解下半句的,就不必说了。如,天网恢恢,下半句留给对方。又如,使用彼此听得懂的代称,只提某人的姓氏或“那件事”。
3.说的慢一点,吐字清晰一点。向说话高手学习,比如主持人。
4.删除不必要的口头禅。比如,嗯、啊、那个、那么……可通过听自己的录音得到反馈、修正。
5.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独立思考,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与表达。
6.减少无效沟通。比如群聊、无主题的吹牛社交。
7.阅读文字更深刻了解表达者的思想;语言更真实立体地拉近与表达者的关系。所以联系好友,条件允许,能面对面就不要电话,能电话就不要发信息。
8.文字比语音更高效。如果与对方不是很熟,少用微信语音,发文字吧。 查看全部

最近觉得自己说话挺啰嗦的。这个问题在老婆口中得到证实,“你上一篇文章有点啰嗦,人家没那么多时间看”。女儿貌似迫于无奈,只能乖乖听我讲“大道理”。







啰嗦。。。这不是老年人的“特殊技能”吗?脑瓜疼。
本意是把事情讲清楚,道理说明白,结果却是惹人烦。问题出在哪?痛定思痛,思考如下:
问题一,你以为的“把事情讲清楚,道理说明白”,是别人需要的吗?
一厢情愿的“为你好”,浪费了彼此的时间。学会换位思考,弄清楚别人“要什么”再开口。
老婆可能在想,“我就问你这支基金能不能买,你用不着从介绍基金有多少类型开始。”
问题二,“举一反三”或拔高理论高度
就事论事,不要事事都引申出一堆大道理,举若干例子。没有人喜欢被人“要求”,哪怕是“建议”也会抵触。
每个人都喜欢给人提建议,提建议是一种心理需求。下次想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应该先问问自己,这到底真的是为了对方好,还是为了让自己的感觉更好。
也许孩子心里想“父皇,够了!有空再教育我吧。儿臣还有三张卷子没完成”。
问题三,你都说完了,听众还需要思考吗?
充分的表达让大脑的知识得以整理复习。由表及里,来龙去脉,知无不言,言者尽兴了。
听众呢?直接获得答案,连思考的权力都被剥夺了。
引导对方思考,用提问的方式。
问题四,表达越多,出错的概率提高。
表达的速度超过思考的速度,容易跑题。当你发现自己越扯越远,收不回来时,面对你的就是一幅异样的眼神。
先思考,后表达,不要自以为是。
问题五,有时候说话,是需要避讳的。
有些话,对方意会即可,无需说透,当心隔墙有耳。比如,你一定不希望家里的事被保姆听得清清楚楚吧。
表达能力好不好,不在于时长、不在于字数,在于质量,在于是否高效地向对方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表达需注意:
1.节约双方时间,可以的话,提前模拟场景,思考对方需求,准备自己表达的观点、内容;
2.言简意赅。对方了解下半句的,就不必说了。如,天网恢恢,下半句留给对方。又如,使用彼此听得懂的代称,只提某人的姓氏或“那件事”。
3.说的慢一点,吐字清晰一点。向说话高手学习,比如主持人。
4.删除不必要的口头禅。比如,嗯、啊、那个、那么……可通过听自己的录音得到反馈、修正。
5.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独立思考,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与表达。
6.减少无效沟通。比如群聊、无主题的吹牛社交。
7.阅读文字更深刻了解表达者的思想;语言更真实立体地拉近与表达者的关系。所以联系好友,条件允许,能面对面就不要电话,能电话就不要发信息。
8.文字比语音更高效。如果与对方不是很熟,少用微信语音,发文字吧。

德有伤,贻亲羞!别把孩子养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家庭教育这是哪还有谁谁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28 次浏览 • 2018-11-13 15:25 • 来自相关话题

有的孩子从不收拾房间,被子不叠、物品随意摆放、使用后的东西未及时归位,出门却打扮得花枝招展,一点想像不出家中的邋遢样;待人冷漠、不关心他人感受,哪怕是亲人忙得不可开交也不会主动提供帮助,一心只顾自己的玩乐,仿佛周遭世界与他无关。
有的孩子自觉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学习、生活不需家长过多操心,对家人邻居热情友好,主动关爱帮助弱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身边还真就有这两类孩子。他们的父母所拥有的幸福感应该相去甚远吧。
我们都是社会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多家长对孩子的文化课教育都足够重视,却常常忽略了基本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培养。
懒家长培养勤孩子,勤家长培养懒孩子。家长做得越多,可能越俎代庖,反而剥夺了孩子劳动学习的机会。







2015年中国教育科学院对北京、黑龙江等4省市2万名家长与小学生进行家庭调查,认为“学习好与做不做家务关系不大”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3.17%,而认为“孩子应该做些家务”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高达56.92%。
孩子的道德意识若不从小培养,可能对其一生都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害人害己。正所谓“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2011年《扬子晚报》的报道:儿子哭闹让母亲买玩具,母亲不买,任性气大的儿子掐住母亲的脖子、扯母亲的头发。母亲憋得满脸通红,有气无力,只得向儿子屈服。
01  对自己
穷则独善其身。若能力有限,至少得管理好自己。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一本书翻阅完毕,只完成1/3的读书任务;还有1/3,是思考;最后1/3,是运用到实践中去。千万别让“读书归与读书,生活归与生活”。死读书,那是书呆子。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益甚微。
三人行必有我师,优秀者多得是。自以为是,拒绝接受不同意见,意味着关闭了来自不同的声音。在讲究相互学习、合作共赢的今天,那就是在用自行车与别人的高铁在竞争。何其愚蠢!
倾听比表达更重要。请教,就要摆出谦逊的姿态,学习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懂装懂。优秀的老师欣赏勤奋好学的学生。
目光短浅之人,常常走一步看一步,缺乏计划。一份可行的计划,是对长远规划的分段安排,对提高效率有莫大的帮助。如果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谈何规划?
成长,不只是学习成绩,还有身体素质、待人接物。学习,不是为了家长,是为了自己获得才能。今天的努力,为的是将来家长放手后,仍可振翅翱翔。







自律,是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情绪、精力。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对时间、精力的合理分配,对情绪的良好掌控。成为时间、情绪的主人,而非仆人。
缺乏专注力的学习,是低效的。记住,不仅要努力争取时间,更要在争取到的时间里努力。
02  对家人
当你的左脚受伤,行走时右脚会自然多撑起身体的重量。它不会计较多出力,更不会说,等左脚好了,你也要多承担一点,补偿右脚多付出的辛苦。
这就是手足之情。
家人,不就是这种关系吗?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在“爱”前面,需要分得那么清楚吗?无数家庭矛盾,就是因为没有搞明白这个关系。
常跟女儿说,我们哪怕多洗一个碗,妈妈也能轻松一点点。
家庭成员之间,如同身体器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唇亡齿寒”的成语总明白吧。
家是共同拥有的,它为我们遮风挡雨,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我们共同爱护、收拾整理,维护它的美好环境,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每个成员都养成好习惯,东西归位,整理内务,这才是减少内耗的高效行为。
亲情,不是讨价还价,不是合同交易,是无条件帮助弱者,是力所能及、尽力而为。
半夜给嗷嗷待哺的幼儿喂奶、清洗呕吐物、手把手教你读书写字、一路教你骑自行车、陪你放风筝、教你游泳、接送你上学……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的一句贴心话,一个微笑,都能让父母释去一身的疲惫。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03  对社会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当然这只是蜘蛛侠说的。下面,介绍另一位兄台给你。
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春光里创始人杨守彬近日在某产投家峰会上为到场的500多位创始人、企业家投资人和媒体进行的分享中说:

经过过去一年的思考,我终于发现一个人和一个企业最为核心不可替代的机密,只要做到这两点就一定可以成功:

第一点,进化力。

第二点,利他心。

如果一个人和一个企业拥有这两个基因,不成功都难。

马云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无数普通人成了商人,带动了多少上下游产业,于是,淘宝成功了。究竟,是店商成就了淘宝,还是淘宝成就了店商?







拥有一颗利他心,与你同路的人会越走越多,成功的概率将越来越高;相反,损人利己,同行人将渐行渐远,直至孤家寡人。
孩子的成长,有家长的责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是否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也有孩子的责任,是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有勇气面对未来,是否拥有独立的思想与行为习惯?还有社会的责任,是否树立正气,伸张正义的英雄是否得到社会肯定与足够的补偿?
电影《寻梦环游记》生活诠释了,有价值的人,人们不会忘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人们都不需要并从记忆中抹去你时,你就失去了价值。
记得“一把伞的哲学”吗?
平常你不为别人遮风挡雨,为何别人要将你高高举起? 查看全部

有的孩子从不收拾房间,被子不叠、物品随意摆放、使用后的东西未及时归位,出门却打扮得花枝招展,一点想像不出家中的邋遢样;待人冷漠、不关心他人感受,哪怕是亲人忙得不可开交也不会主动提供帮助,一心只顾自己的玩乐,仿佛周遭世界与他无关。
有的孩子自觉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学习、生活不需家长过多操心,对家人邻居热情友好,主动关爱帮助弱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身边还真就有这两类孩子。他们的父母所拥有的幸福感应该相去甚远吧。
我们都是社会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多家长对孩子的文化课教育都足够重视,却常常忽略了基本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培养。
懒家长培养勤孩子,勤家长培养懒孩子。家长做得越多,可能越俎代庖,反而剥夺了孩子劳动学习的机会。







2015年中国教育科学院对北京、黑龙江等4省市2万名家长与小学生进行家庭调查,认为“学习好与做不做家务关系不大”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3.17%,而认为“孩子应该做些家务”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高达56.92%。

孩子的道德意识若不从小培养,可能对其一生都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害人害己。正所谓“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2011年《扬子晚报》的报道:儿子哭闹让母亲买玩具,母亲不买,任性气大的儿子掐住母亲的脖子、扯母亲的头发。母亲憋得满脸通红,有气无力,只得向儿子屈服。

01  对自己
穷则独善其身。若能力有限,至少得管理好自己。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一本书翻阅完毕,只完成1/3的读书任务;还有1/3,是思考;最后1/3,是运用到实践中去。千万别让“读书归与读书,生活归与生活”。死读书,那是书呆子。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益甚微。

三人行必有我师,优秀者多得是。自以为是,拒绝接受不同意见,意味着关闭了来自不同的声音。在讲究相互学习、合作共赢的今天,那就是在用自行车与别人的高铁在竞争。何其愚蠢!
倾听比表达更重要。请教,就要摆出谦逊的姿态,学习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懂装懂。优秀的老师欣赏勤奋好学的学生。
目光短浅之人,常常走一步看一步,缺乏计划。一份可行的计划,是对长远规划的分段安排,对提高效率有莫大的帮助。如果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谈何规划?
成长,不只是学习成绩,还有身体素质、待人接物。学习,不是为了家长,是为了自己获得才能。今天的努力,为的是将来家长放手后,仍可振翅翱翔。







自律,是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情绪、精力。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对时间、精力的合理分配,对情绪的良好掌控。成为时间、情绪的主人,而非仆人。
缺乏专注力的学习,是低效的。记住,不仅要努力争取时间,更要在争取到的时间里努力。
02  对家人
当你的左脚受伤,行走时右脚会自然多撑起身体的重量。它不会计较多出力,更不会说,等左脚好了,你也要多承担一点,补偿右脚多付出的辛苦。
这就是手足之情。
家人,不就是这种关系吗?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在“爱”前面,需要分得那么清楚吗?无数家庭矛盾,就是因为没有搞明白这个关系。
常跟女儿说,我们哪怕多洗一个碗,妈妈也能轻松一点点。
家庭成员之间,如同身体器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唇亡齿寒”的成语总明白吧。
家是共同拥有的,它为我们遮风挡雨,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我们共同爱护、收拾整理,维护它的美好环境,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每个成员都养成好习惯,东西归位,整理内务,这才是减少内耗的高效行为。
亲情,不是讨价还价,不是合同交易,是无条件帮助弱者,是力所能及、尽力而为。
半夜给嗷嗷待哺的幼儿喂奶、清洗呕吐物、手把手教你读书写字、一路教你骑自行车、陪你放风筝、教你游泳、接送你上学……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的一句贴心话,一个微笑,都能让父母释去一身的疲惫。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03  对社会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当然这只是蜘蛛侠说的。下面,介绍另一位兄台给你。
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春光里创始人杨守彬近日在某产投家峰会上为到场的500多位创始人、企业家投资人和媒体进行的分享中说:


经过过去一年的思考,我终于发现一个人和一个企业最为核心不可替代的机密,只要做到这两点就一定可以成功:

第一点,进化力。

第二点,利他心。

如果一个人和一个企业拥有这两个基因,不成功都难。

马云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无数普通人成了商人,带动了多少上下游产业,于是,淘宝成功了。究竟,是店商成就了淘宝,还是淘宝成就了店商?







拥有一颗利他心,与你同路的人会越走越多,成功的概率将越来越高;相反,损人利己,同行人将渐行渐远,直至孤家寡人。
孩子的成长,有家长的责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是否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也有孩子的责任,是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有勇气面对未来,是否拥有独立的思想与行为习惯?还有社会的责任,是否树立正气,伸张正义的英雄是否得到社会肯定与足够的补偿?
电影《寻梦环游记》生活诠释了,有价值的人,人们不会忘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人们都不需要并从记忆中抹去你时,你就失去了价值。
记得“一把伞的哲学”吗?
平常你不为别人遮风挡雨,为何别人要将你高高举起?

生娃不是分水岭

亲子教育有点方 。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22 次浏览 • 2018-10-31 09:44 • 来自相关话题

是的。我生娃了。
宝宝在四月里降生。取名澄心。
主要的寓意,是希望她能够在这个繁杂吵闹的世界里,拥有一颗澄明透亮的心。
当然也有另一个意思,是因为她生在南方一座叫做澄海的小城里。因为爹娘还是有那么一点故土情怀,所以也希望她能够认可自己的家乡,哪怕它并不完美。
小澄心的爸爸和小澄心的手
只是,在晒不晒娃这件事情上,都让我纠结。我总觉得她是独立个体,我不应该过早去主宰她的人生,在不经过她的同意的情况下,去发布她的照片。
但是也有朋友说,晒娃才是亲妈。想着生娃也不是一件需要隐瞒的事情,所以也是晒了一晒。但未来应该也不会晒太多。
我们家的小澄心吃饱睡足后的五星好评脸
常常听到一些言论,比如:“有了小孩之后,什么都做不了。”确实,带孩子需要时间和精力。困难肯定是有,不过也是在需要克服,可以克服的范围之内。
对于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来说,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吃喝拉撒睡。照顾宝宝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家里人的帮忙,也离不开家里长辈精心的照顾和无私的奉献。
只是,我还是有点自私地坚信:“生娃不是分水岭。”
如果有一些事情想做,还是可以见缝插针的。像这篇文章虽然在女儿的哭声召唤中中断过三次,但是她终究也有乖乖睡觉的时候,所以终究还是可以写完的。
所以,我会花时间带宝宝,但是并不是24小时陪着她。在宝宝醒时和喂奶时尽量专注陪她。虽然她还小,但其实她可以感受到陪她的人专心不专心,自己淡定了娃就淡定。等她睡着或者有家人帮带时,相信她放下她,专心忙自己的事。
虽然在家里人看来我好像总是不好好坐月子,还是用电脑用手机,但是我的确不想因宝宝而失去自我,并相信女儿也像个小闹钟一样,终归时间到了就会把我拖离电脑和手机。而我其实也已经尽量在用电脑和手机之前提前想好要处理的事情,集中处理。
教养没有公式,并且也没办法重来。很多所谓的教育理念,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博弈,在应用的时候,并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只能把答案交给未来。
比如我会比较建议哭闹的时候不要抱她,不过这么小确实也需要给她一点时间,并且不抱她不代表完全不理她,会尽量牵着她的手,注视她,相信她。
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是每次都有效果。有时候排除了尿、便、困、饿、冷、热、病等因素后,她还是哼唧刷存在感,这个时候确实抱起才是让她停止哭嚎的最好方式。所以其实我也很理解长辈心疼她想多抱抱她。
所以我想如果把抱抱比作甜点的话,吃一下并没有问题的,只要别吃多了高脂高糖就行了。只是这个多与不多,实在没有标准答案。
在我意料之外的,是母乳喂养需要面对的问题。因为我是纯母乳喂养,所以起码在哺乳期间需要2-4小时喂养一次。我相信母乳喂养是建立宝宝安全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也没有过分执迷于母乳。所以目前宝宝是母乳亲喂也可以,母乳瓶喂也可以,喝点开水或者葡萄糖也没有问题。之前偶尔喝过一点奶粉也并没有就因此排斥母乳。但是既然选择纯母乳喂养,接下来确实需要面对哺乳优先的问题。
但好在命运还是自有安排,经过在怀孕期间自己的各种努力和各种缘分的眷顾,接下来的半年时间的工作我已经有了妥当的安排。
我将还是以SOHO为主,并且会加入一个出版集团从事一份童书推广的工作,下半年会有几本新书需要推广,需要和更多的阅读社群和阅读平台进行沟通,欢迎从事儿童教育的朋友联系沟通。
也即将开展一个和自然教育有关的社区营造项目,这个项目将在一个基金会的支持下开展,到时候也会陆续有一些活动和项目设计出来,需要各方的帮助。
谢天谢地这两个工作都是可以相对灵活安排时间,并且有收入的。当时这并不代表可以降低对工作的要求。我不想让孩子成为工作质量的借口。
至于原本的工作,自媒体的工作会零散做,文案策划方面,接下来半年会相对减少一些,在有余力的情况下,集中接母婴类、文创类(茶类、潮汕文化类最佳)、生态农业类的产品或项目,其他的暂时先谢绝。
最后,分享在待产之前写给女儿(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是女儿)的一点文字《写给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你》。希望生娃并非是我人生的分水岭,而可以是无缝链接的一种选择。

感谢上天眷顾,希望小澄心能够健康成长。也希望自己不停止成长的步伐。


《写给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你》
嗯,这几天你有点明星待遇,个个都来关心你到底什么时候出生。
可你还没有动静,也不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除此之外呢,我还根本不知道你的性别,你的喜好是怎么样的,你究竟要选择让自己做白羊座还是金牛座,我不知道你是安静还是好动的,不知道你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我只能清楚地感觉到,你和我不一样。
你小的时候就很乖,作息规律,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点都不像我作息随性。长大了,花样也多了,会打嗝,会挪来挪去,听到音乐会动得更厉害,并且不知道为什么对男的声音会比较有反应。
你也并没有太给我出什么难题。只不过,用你爸的话来说就是我经历了一个从野猫变成家猫的过程。虽然后来这个家猫也渐渐体会出宅家的乐趣。虽然身在宅心不宅,但起码三天不出门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我所能给你的胎教也就是带着你工作,带着你去给别人培训,带着你去谈项目,带着你去做讲座,带着你听课,带着你写文案,带着你P图,带着你画画,带着你看书。
我没有想过要为你去改变什么。因为你是你,我是我。我想接受你本来的样子,也希望你接受我本来的样子。
我唯一担心的,是你不喜欢出门,这样我就没办法拎着你出门了。不过万一你要是真的不喜欢的话,那你就宅吧。我也尊重你的选择。
你妈妈已经被社会上的很多叔叔阿姨教导,等你生完小孩你就知道了。
我不知道到底要我知道什么。是要我知道为了孩子就应该放弃什么,还是从此走上贤妻良母道路,接受身不由己,然后成为炫娃狂魔,朋友圈拉票,每天注意你吃饱了没有穿少了没有便便怎么样体重有没有达标?
我只希望我不会大声地吼你,希望当你和我对着干的时候我尽量说服自己当年我也是这样的,希望你的人生你尽量在自己思考后理性选择我尽量不干涉你。希望你能够具备学习的能力。希望你能够过得开心。

HI,你好啊!
我叫李丽琼,居于潮汕小城,网络ID是“布蕉绿”。
身驻小城,心居四海。半职半闲,不懈不怠。
个人微信号 liliqiong007

订阅号:zhetengbu 布蕉绿工作室

工作联系邮箱328383262@qq.com 查看全部

是的。我生娃了。
宝宝在四月里降生。取名澄心。
主要的寓意,是希望她能够在这个繁杂吵闹的世界里,拥有一颗澄明透亮的心。
当然也有另一个意思,是因为她生在南方一座叫做澄海的小城里。因为爹娘还是有那么一点故土情怀,所以也希望她能够认可自己的家乡,哪怕它并不完美。
小澄心的爸爸和小澄心的手
只是,在晒不晒娃这件事情上,都让我纠结。我总觉得她是独立个体,我不应该过早去主宰她的人生,在不经过她的同意的情况下,去发布她的照片。
但是也有朋友说,晒娃才是亲妈。想着生娃也不是一件需要隐瞒的事情,所以也是晒了一晒。但未来应该也不会晒太多。
我们家的小澄心吃饱睡足后的五星好评脸
常常听到一些言论,比如:“有了小孩之后,什么都做不了。”确实,带孩子需要时间和精力。困难肯定是有,不过也是在需要克服,可以克服的范围之内。
对于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来说,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吃喝拉撒睡。照顾宝宝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家里人的帮忙,也离不开家里长辈精心的照顾和无私的奉献。
只是,我还是有点自私地坚信:“生娃不是分水岭。”
如果有一些事情想做,还是可以见缝插针的。像这篇文章虽然在女儿的哭声召唤中中断过三次,但是她终究也有乖乖睡觉的时候,所以终究还是可以写完的。
所以,我会花时间带宝宝,但是并不是24小时陪着她。在宝宝醒时和喂奶时尽量专注陪她。虽然她还小,但其实她可以感受到陪她的人专心不专心,自己淡定了娃就淡定。等她睡着或者有家人帮带时,相信她放下她,专心忙自己的事。
虽然在家里人看来我好像总是不好好坐月子,还是用电脑用手机,但是我的确不想因宝宝而失去自我,并相信女儿也像个小闹钟一样,终归时间到了就会把我拖离电脑和手机。而我其实也已经尽量在用电脑和手机之前提前想好要处理的事情,集中处理。
教养没有公式,并且也没办法重来。很多所谓的教育理念,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博弈,在应用的时候,并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只能把答案交给未来。
比如我会比较建议哭闹的时候不要抱她,不过这么小确实也需要给她一点时间,并且不抱她不代表完全不理她,会尽量牵着她的手,注视她,相信她。
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是每次都有效果。有时候排除了尿、便、困、饿、冷、热、病等因素后,她还是哼唧刷存在感,这个时候确实抱起才是让她停止哭嚎的最好方式。所以其实我也很理解长辈心疼她想多抱抱她。
所以我想如果把抱抱比作甜点的话,吃一下并没有问题的,只要别吃多了高脂高糖就行了。只是这个多与不多,实在没有标准答案。
在我意料之外的,是母乳喂养需要面对的问题。因为我是纯母乳喂养,所以起码在哺乳期间需要2-4小时喂养一次。我相信母乳喂养是建立宝宝安全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也没有过分执迷于母乳。所以目前宝宝是母乳亲喂也可以,母乳瓶喂也可以,喝点开水或者葡萄糖也没有问题。之前偶尔喝过一点奶粉也并没有就因此排斥母乳。但是既然选择纯母乳喂养,接下来确实需要面对哺乳优先的问题。
但好在命运还是自有安排,经过在怀孕期间自己的各种努力和各种缘分的眷顾,接下来的半年时间的工作我已经有了妥当的安排。
我将还是以SOHO为主,并且会加入一个出版集团从事一份童书推广的工作,下半年会有几本新书需要推广,需要和更多的阅读社群和阅读平台进行沟通,欢迎从事儿童教育的朋友联系沟通。
也即将开展一个和自然教育有关的社区营造项目,这个项目将在一个基金会的支持下开展,到时候也会陆续有一些活动和项目设计出来,需要各方的帮助。
谢天谢地这两个工作都是可以相对灵活安排时间,并且有收入的。当时这并不代表可以降低对工作的要求。我不想让孩子成为工作质量的借口。
至于原本的工作,自媒体的工作会零散做,文案策划方面,接下来半年会相对减少一些,在有余力的情况下,集中接母婴类、文创类(茶类、潮汕文化类最佳)、生态农业类的产品或项目,其他的暂时先谢绝。
最后,分享在待产之前写给女儿(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是女儿)的一点文字《写给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你》。希望生娃并非是我人生的分水岭,而可以是无缝链接的一种选择。

感谢上天眷顾,希望小澄心能够健康成长。也希望自己不停止成长的步伐。


《写给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你》
嗯,这几天你有点明星待遇,个个都来关心你到底什么时候出生。
可你还没有动静,也不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除此之外呢,我还根本不知道你的性别,你的喜好是怎么样的,你究竟要选择让自己做白羊座还是金牛座,我不知道你是安静还是好动的,不知道你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我只能清楚地感觉到,你和我不一样。
你小的时候就很乖,作息规律,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点都不像我作息随性。长大了,花样也多了,会打嗝,会挪来挪去,听到音乐会动得更厉害,并且不知道为什么对男的声音会比较有反应。
你也并没有太给我出什么难题。只不过,用你爸的话来说就是我经历了一个从野猫变成家猫的过程。虽然后来这个家猫也渐渐体会出宅家的乐趣。虽然身在宅心不宅,但起码三天不出门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我所能给你的胎教也就是带着你工作,带着你去给别人培训,带着你去谈项目,带着你去做讲座,带着你听课,带着你写文案,带着你P图,带着你画画,带着你看书。
我没有想过要为你去改变什么。因为你是你,我是我。我想接受你本来的样子,也希望你接受我本来的样子。
我唯一担心的,是你不喜欢出门,这样我就没办法拎着你出门了。不过万一你要是真的不喜欢的话,那你就宅吧。我也尊重你的选择。
你妈妈已经被社会上的很多叔叔阿姨教导,等你生完小孩你就知道了。
我不知道到底要我知道什么。是要我知道为了孩子就应该放弃什么,还是从此走上贤妻良母道路,接受身不由己,然后成为炫娃狂魔,朋友圈拉票,每天注意你吃饱了没有穿少了没有便便怎么样体重有没有达标?
我只希望我不会大声地吼你,希望当你和我对着干的时候我尽量说服自己当年我也是这样的,希望你的人生你尽量在自己思考后理性选择我尽量不干涉你。希望你能够具备学习的能力。希望你能够过得开心。

HI,你好啊!
我叫李丽琼,居于潮汕小城,网络ID是“布蕉绿”。
身驻小城,心居四海。半职半闲,不懈不怠。
个人微信号 liliqiong007

订阅号:zhetengbu 布蕉绿工作室

工作联系邮箱328383262@qq.com